?

短長肥瘦各有態

2019-04-15 05:27朱倩
作文通訊·高中版 2019年1期
關鍵詞:記敘文

世間從不缺少故事,只是在等一個會講故事的人。記敘文的核心便是講故事。自2015年開始,北京高考作文每年均是記敘文和議論文題目二選一。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要求以“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撰寫一篇記敘文,試題立意高遠,又力避空泛,可惜現實中仍遭遇了英雄無覓的窘境??忌恼轮?,兩個面目模糊的“幽靈”在蒼??臻煹奶斓亻g展開一段毫無生氣的對話,結尾處再蓋棺論定為其貼上標簽,完全沒有英雄的風采,也沒有“我”的情感成長。如此講故事,實令人扼腕長嘆。

在故事中,“人”始終應該占據中心位置。若沒有人的甘苦冷暖,情節再跌宕生姿,也難讓讀者受到感染、產生共鳴。因此,講故事,實際上是講人的故事。上演著人的悲歡離合,流動著人的情感溫度,這才是好故事。耄耋老人、閨閣少女、戰場英豪、普通百姓……一切人物皆可入筆。但如何讓這些人物在類型特征的基礎上仍保有鮮活的個性呢?這既需要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深沉悲憫,也離不開日常寫作教學中的技法點撥。

一、給“幽靈”以面目

2017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期中考試要求以“喚醒”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學生以乞丐為取材對象。其中,我校一名學生在初稿中刻畫乞丐出場的片段如下:

去年冬天,春節將至,一處地鐵口卻稀奇地圍了不少人。我湊上前去看,是一名老人。老人旁邊有個牌子,大致意思是希望賣字賺取生活費。

文中寫,老人在寒風中握緊筆穩穩地寫著《勸學》,喚醒了考場失意的“我”:無懼未來,堅守理想,便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文章符合題意,主題明確,敘事清晰,可惜人物形象不夠飽滿,老人始終形象模糊,恍若幽靈。

戲曲表演重視上場亮相,記敘文寫作也不例外。在人物出場時描繪其外形容貌,甚至突出其中的重要細節,無疑比只說出人物名字更使讀者印象深刻。發色、發型、皺紋、眉眼、身材等都能推測人物的年齡及境遇;衣著和穿戴方式可以看出身份和生活條件,進而反映性情及品位的高低;隨身配飾等道具的添加則可以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如若再加以傷疤、一字須等明顯細節描寫,人物形象便更加鮮活生動。

以《祝?!窞槔?,魯迅在祥林嫂出場時便對其展開了一番外貌描寫:

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痩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發色、臉色暗示境遇,神情透露心情,“竹籃”“破碗”"竹竿”等道具揭示身份。魯迅抓住人物鮮明的外貌特征簡筆勾勒,不加烘托,巧妙留白,祥林嫂貧病交加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除了簡筆勾勒,我們還可以通過工筆細描的方法刻畫人物形象。選擇工筆細描來刻畫人物,尤其需要注意順序得當、詳略有致,萬不可東拼西湊、不分主次地全面描述。

以《故鄉》中對中年閏土的刻畫為例: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毯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這段文字既寫了閏土的身材,又寫了五官細節;既寫了衣著穿戴,又寫了手中物件,有條不紊地將中年閏土窮苦、麻木的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簡筆勾勒、工筆細描的基礎上,巧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也能使人物形象妙趣橫生、活靈活現。

經過以上技法點撥,該學生又撰寫了二稿,在人物出場處添加了一段肖像描寫:

那是一個老人,有著瘦削的臉頰,皺似樹皮,眼窩深陷,干涸如枯泉,一叢灰白的胡子不規則地長著,彎彎曲曲的,估計從未打理過。他身穿一件落了灰的軍大衣,腳踩一雙老式黑布鞋,破舊,卻不臟。沒有吹拉彈唱,沒有跪倒作楫,更沒有隨意編造的感人故事,他只是端坐著,安靜地揮毫潑墨。

二稿先抓住臉頰、眼窩、胡子三個具有鮮明特征的部位簡筆勾勒了老人的面容,再細致描繪老人的穿著,并巧用比喻展開想象。與初稿相比,二稿中老人貧寒而不屈、落魄卻有氣節的形象更加鮮活生動,令人印象深刻。

二、給“蠟像”以生機

外貌描寫是一個好的開端,但我們絕不能止步于此。故事主人公不是一尊蠟像,而是現實生活中呼吸著的、行動著的、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在外貌描寫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把人物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給予其刺激,賦予其生機。在具體情境中,人物的額頭、眉毛、眼神、笑容等面部表情會有變化,手勢、坐姿、站姿、步態等動作會有變化,只有描寫出人物對敏感因素的細微反應,才可以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以《子夜》中對吳老太爺初到上海的描寫為例:

吳老太爺閉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覺得他的頭顱仿佛是在頸脖子上旋轉;他眼前是紅的,黃的,綠的,黑的,發光的,立方體的,圓錐形的,——混雜的一團,在那里跳,在那里轉;他耳朵里灌滿了轟,轟,轟!軋,軋,軋!啵,啵,啵!猛烈嘈雜的聲浪會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茅盾通過“閉”“抖”“旋轉”“灌”等詞,鮮明生動地寫出了吳老太爺初到上海的強烈不適,從而創造出一個愚頑不化的舊社會“僵尸”形象。

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陬^禪凸顯著人物性格,如《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別里科夫常說"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來”,通過這句口頭禪,一個因循守舊、害怕變革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稱呼揭示了人物關系,其前后變化也能塑造人物的性格,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當于勒身無分文時,菲利普夫婦稱他"壞蛋”“流氓”"無賴”,而當于勒"發財”后,他們又改稱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這對夫婦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征在前后稱呼的變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另外,對同一敏感因素,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反應。攫取人物的細微反應,通過對比更能凸顯人物鮮明的個性。

以《紅樓夢》第四十回為例,在劉姥姥鬧了笑話之后,曹雪芹描寫了眾人的反應: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噴出來……寶玉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姐妹換衣服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掌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湘云生來豪爽豁達,所以笑得無所顧忌,近乎放肆;寶玉尚在總角,且倍受賈母疼愛,“滾”字寫活了祖孫的親昵……這段文字有主有次,一人一態,比較中更彰顯了人物個性,令人拍案叫絕。

2017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二模記敘文寫作為看圖作文,圖中一人立于彈簧上跳躍,旁有一行小字:“沒走過彎路的人生,缺乏彈性?!蔽倚R幻麑W生取材韓愈的《祭鱷魚文》,講述了韓愈被貶官后從個人得失的考量走向了為民謀福的大愛。文章取材獨到,敘事也清晰完整,可惜寫到韓愈被貶潮州飽受奚落之處,卻一筆帶過,導致人物形象不夠豐滿,“彎路”體現得不夠充分。經技法點撥后,二稿補充如下:

“給我調往年潮州的案卷來!”

小吏懶懶地站在下首,眼皮未曾抬起一下:“老爺呀,您是貴人,動不動講究個什么案卷、律法,咱們潮州這兒是小地方,連識字的都沒幾個,哪兒講究那些個虛頭巴腦的。大伙兒說,是不是呀?”接著便是一片哄笑聲,小吏們洋洋自得,眼里是對他這個貶官無盡的鄙夷。

他的臉面再也掛不住,一甩袖子,負氣而去。他走后,衙門里又傳來一陣令人惡心的笑聲。

“懶懶地”"眼皮未曾抬起一下”“哄笑”"一甩袖子”“負氣而去”等動作描寫,以及在莊重和俚俗間自然轉換的語言描寫,都使得人物形象鮮活起來。小吏趨炎附勢,韓愈錚錚鐵骨,兩相對照,更顯得人物棱角分明,躍然紙上。

三、給“傀儡”以個性

社會越復雜,人為的約束便越多,這些約束會使人物隱瞞促使自己做出反應的內在動機。因此,言行本身并不總是真正指明了人物的個性。若要彰顯個性,有時還需要插入恰當的動機分析。當然,直接揭示人物動機的分析有時也需要警惕。言行是訴諸感官的,而分析是訴諸理性的。記敘文不是新聞,我們感興趣的不是某件事發生了,而是要看到這件事正在發生。因此,動機分析必須恰如其分,萬不可長篇累牘,減緩了人物的言行,從而打亂了故事發展的節奏。

以《射雕英雄傳》為例,面對洪七公的突然出現,郭靖和黃蓉都不敢怠慢,心思卻各不相同:

郭靖心想此人好生無禮,但見他行動奇特,心知有異,不敢怠慢,說道:“我不喝酒,您老人家喝罷?!毖韵律跏枪е?。那乞丐向黃蓉道:“女娃娃,你喝不喝?”黃蓉搖了搖頭,突然見他握住葫蘆的右手只有四根手指,一根食指齊掌而缺,心中一凜,想起了當日在客店窗外聽丘處機、王處一所說的九指神丐之事,心想:“難道今日機緣巧合,逢上了前輩高人?且探探他口風再說?!币娝约菏种械姆孰u,喉頭一動一動,口呑饞誕,心里暗笑,當下撕下半只,果然連著雞屁股一起給了他。

黃蓉機靈聰明,又見多識廣,一眼就把洪七公的身份猜了個大概,態度自然謙和。郭靖雖不及黃蓉伶例,但仁厚重禮,也不敢怠慢。金庸在這里插入兩段心理分析,寥寥幾筆,就把兩人的個性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若刪去這兩段分析,僅依賴語言動作描寫,人物之間不同的個性便難以彰顯。

任何人的性格都是多重性格特征的總和。人物能表現出的性格特征越多,讀者就越能全面了解這個人物。在一篇記敘文中,次要人物展現一種性格特征足矣,但主要人物則不同。在每一場危局中,主要人物的多重性格特征互相沖突,最終某一種性格特征占了上風,主導了人物的行為。因此,在分析動機時,我們應該表現多重相互沖突的性格特征,從而塑造出更加飽滿鮮活的人物形象。

2017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期末語文試卷要求以“都是為了你”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我校一位學生講述了可可西里人民警察緝捕盜獵分子的故事,表現了人民警察為了藏羚羊奉獻生命的大愛情懷。文章符合題意,警察與盜獵分子之間的較量也寫得跌宕起伏,然而,警匪的形象都比較單薄。經技法點撥后,二稿修改如下:

拉開保險,瞄準目標,達杰愣住了,雖然家境貧寒時他也動過家中的獵槍,可他從來沒把槍口對準過人。透過瞄準鏡他看見了身著藏族服飾的盜獵者,仿佛看到了之前走投無路的自己。藏羚羊保護區建立之后,他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若不是政府“招安”,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禁得住暴利的誘惑。天空越發昏暗,風兒變得躁動不安,槍的扳機被達杰手中的汗浸得滑膩不堪。一聲巨響突然炸裂在達杰耳旁,自己走火了嗎?還是盜獵者先開槍了?一聲炸雷嚇得達杰寒毛直立,再看盜獵者已經在上膛了,羊群發出陣陣悲鳴,大公羊站在羊群外圍,深深地低下頭,用匕首一樣鋒利的尖角直指著盜獵者的槍口,做著無謂的抵抗。霎時間,許多假想閃過達杰的腦海:這一槍下去未必會出人命,或許只要朝天鳴一槍唬住他們,羊群就有逃生的機會。然后呢?一群荷槍實彈的盜獵者就會把槍口對向我?達杰越想越發慌,他到底為了什么把槍口指向了人,活生生的人呀!他開始后悔剛才獨自追擊,后悔自己沒早點兒拉下盜獵者的車,他甚至后悔佩戴了警徽。太多事后悔,可眼下盜獵者已經把手指放在了扳機上。

作文二稿將警匪合于達杰一人身上。達杰原是可可西里的牧民,若沒有這份工作,為了生計,他也有可能走上盜獵之路。這種身份使他多了一層對盜獵分子的悲憫,也突出了達杰為藏羚羊奉獻的可貴,從而使文章主題得以升華。同時,文章重點也從槍戰轉為心理戰,將筆墨集中于開槍射擊一瞬間達杰的心理變化。二稿通過心理分析展現了達杰的多重性格特征,并將己對人性、責任、生命等思考納入其中,使得整篇文章內容充實、立意高遠、大氣厚重!二稿在結尾處留下了懸念,等待讀者回味、思考。

人物是故事的靈魂,他們不該是沒有面目的幽靈,不該是毫無生氣的蠟像,也不該是缺乏個性的傀儡。人物若不鮮活,故事也就不生動?!岸涕L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那些鮮活的靈魂無處不在,或顧盼于歷史的河畔,或守望在我們的身邊。如果我們獨具慧眼且心懷慈悲,他們定會穿過時間、空間的限制來到我們的筆下,與我們共舞一曲時代的華爾茲!

喚醒

北大附中高三 張筱淇

在黃山曲折狹長的山道旁,一面是豎直高聳的巖壁,一面是幽深莫測的峽谷。沿著山道望去,是一座白色的石亭。

“真倒霉!剛才還是惠風和暢的好天氣,怎么轉了個彎,便黑云壓境了呢?幸好前面有個石亭,快進去躲一下!”我這個登山客自言自語道。剛進入那個石亭,峽谷中的陰風便呼嘯而來,就連那堅韌的黃山松也被壓彎了腰。陽光被烏云遮蓋,氣溫驟降,一串突如其來的轟鳴聲回蕩在山谷中。我呆在亭中,不知所措。雨來了,不,那不是雨,那是掙脫天庭束縛的天河,從云中奔涌而來。碩大的雨滴在風的推動下,斜著射入亭中。我滿頭是冰冷的雨水,整個人顫抖著、恐懼著,眼眶里涌出一股熱流,那是我軟弱的眼淚!我大哭起來。在無人的山谷中,難道我的生命就會喪失于這無情的天河之下?

“好雨!好大的雨!”一聲狂喜的大笑讓我以為遇到了山神。那是一位年過半百、腳穿草鞋、身披雨衣的老先生。他沒有帶任何登山用品,只有手中的一個木畫板、一支毛筆和一個墨盒。只見他坐于石壁之下,揮毫潑墨,讓狂風吹散濃墨,讓雨水打散墨滴,加上幾筆蒼勁的勾勒,一幅山水圖呈現于畫板上。在暴雨的洗禮下,這畫面生于瞬間,滅于瞬間。時刻變化的畫板讓老畫師全然不懼山雨的威脅,反而一臉享受的模樣,與畫作、自然融為一體。我心驀地一顫,那無聲的畫作、山雨的狂吼喚醒了我內心對山雨的渴望。

我要踏出石亭,踏入那山水畫與暴雨的洗禮中!生命的渺小又怎能束縛人與自然的交融?

我剛踏出石亭,斜陽趕走了烏云,山雨無影無蹤,只留水跡于石壁。再看那位老畫師,狂喜不再,一臉失落!我內心的懊悔同樣無以言表。剛才尋求石亭的庇護,凸顯我當初的軟弱!

再次登臨黃山,再難遇見那陣山雨。而城市的雨,整夜淅淅瀝瀝,又怎能比得上山雨瞬間的傾瀉而下!但我內心深處對無拘無束、暢快淋漓的境界的向往及對自然的追求已被喚醒,再也不會因軟弱而恐懼,甚至逃避。

名師點評

一場突如其來的山雨,一位揮毫潑墨的老畫師,偶然又短暫地出現于生命中,喚醒了小作者內心對生命的澎湃激情。行文跌宕起伏,初遇山雨的驚恐,突聞狂笑的詫異,觀畫時的嘆賞,欲與山雨擁抱的悸動,云消雨霽的失落,難遇山雨的悔恨……敘事一波三折,文章搖曳生姿,引人入勝。人物形象塑造是文章的一大亮點,通過語言、肖像、動作等描寫使老畫師的形象躍然紙上,神韻畢現。剛柔相濟之美躍然紙上,粗獷蒼涼之感撲面而來。讀罷此文,不得不為小作者的才情擊節贊嘆!

(朱倩)

回家的路

北大附中高三 程欣然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當我解甲歸田,身著素衣返家時,心中正如這天氣般混沌不清。我曾以為歸來時會艷陽高照,親人相擁,然而戰亂讓我同家人斷絕了音訊,迎接我的,將是怎樣的家呢?二十載過去,我的父母不知是否安好?心愛的人還是滿頭青絲嗎?我的孩子是否已經成家生子?焦急與抗拒兩相逼迫,我的腳步陡然停下來。

忽然,一陣騷動打斷了我的愁緒。這是怎么了?為什么這么多人慌不擇路地跑?為什么……他們奔跑著逃離的是家鄉的村莊?剎那間,我成了人群中孤身抵御著潮水的海巖。

我的心立刻提起來。然而他們的臉色似乎并不悲切,不同于往昔攻城略地后城中難民的臉色。然而這并不能使我心安。曾有一個孩子,其父戰死沙場,其母痛絕而亡,他坐在空蕩蕩的院中,面無表情。這些人的面孔不和那個麻木的孩子一樣嗎?難道我不在時,家中遭遇了變故?

我加快了腳步,不時與周圍的人相撞。然而我不敢問任何人,因為我害怕。家對于我這樣的士兵來說,是戰斗的意義,也是戰勝死亡掙扎著活下來的動力。多少士兵在戰場上拼命廝殺,憧憬著殺敵立功,然而從戰場上歸來時企盼的無非是一個“家”。戰爭卻讓很多家庭不再完整,那么戰爭的意義何在?

我的心激烈地跳動起來,我不顧一切地狂奔。我第一次如此痛恨戰爭,更痛恨我自己。我殺了多少人,就意味著有多少家庭破碎了。然而我也是無奈的。我堅定地幻想著未來不再有戰爭,不再有渺茫的等待,不再有充滿痛苦的、回家的路。

轉眼,我來到那座空蕩蕩的村莊,來到熟悉的柵欄前。我站立良久不敢走進去。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名師點評

與大部分考場作文陷入有“家”無“路”、的尷尬不同,本文展開故事始終發生在“路”上,不僅符合題意,而且立意深刻,情節曲折,人物鮮活,是難得一見的考場佳作。僅就人物塑造而言,小作者并未將筆墨過多地放在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上,而是細膩地展現了“我”在歸家途中的所思所感,焦急、忐忑、疑惑、害怕、懊悔、苦痛、哀傷……種種情思翻涌不止。通過展示豐富的心理活動,一個解甲歸田、厭惡戰爭的老兵形象躍然紙上,令人印象深刻。

(朱倩)

猜你喜歡
記敘文
努力寫出“高像素”的記敘文
記敘文閱讀專練
SOLO分類理論在初中記敘文寫作評價中的運用
初中記敘文寫作指導的有效策略
高中記敘文寫作的困境和出路
高中記敘文寫作技巧的思考
高中記敘文寫作技巧
詳略得當 凸顯中心——初中記敘文寫作之詳略安排教學指導
初中作文中提高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三點嘗試
從記敘文到記敘性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