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荊棘叢生的國際化道路

2019-04-15 08:33賀斌鮑安琪
讀書文摘·經典 2019年3期
關鍵詞:吳曉波全球化華為

賀斌 鮑安琪

最近堪稱華為的艱難時刻。

走出國門20年后,已經將自己定位為“全球公司”的華為,正面臨著一次巨大的考驗。

?“全球公司”

根據華為2017年年報,目前華為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2017年,華為銷售收入實現6036.21億元,其中,受益于企業業務數字化轉型加速和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提升,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638.54億元,同比增長4.7%;亞太地區實現銷售收入744.27億元,同比增長10.3%。只有美洲區域受拉丁美洲運營商業務市場投資周期波動影響,銷售收入有所下滑,為人民幣392.85億元。

任正非曾在一次采訪中將華為定位為一家“全球企業”,因為“超過70%的員工來自當地”。朱恒源認為,企業的全球化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僅提供產品;二是在海外建立公司,由企業本國的管理者去管理;三是當地人管理當地人。世界上知名的跨國企業都經過了“管理者的天花板”,但現在很多企業都已經由當地人管理,甚至已經接受外國人進入企業的核心管理層。在這一點上,華為盡管還停留在第二層次,但“已經是全球化程度相當高的中國企業”。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專家吳曉波對“全球公司”則有另一番解讀。他表示,全球公司是近年來崛起的一種新公司形式,它在DMS,即研發設計-制造-服務三大價值創造環節上實現更完全的全球經營,即全球研發、全球制造、全球服務,其員工及各戰略資源和市場上也實現了高度的全球化。

“華為是中國改革開放后崛起的‘全球公司。它與西方原來意義上的基于本國的核心資源,尤其是技術資源,在世界各地開展經營的‘跨國公司(MNC)不同?!眳菚圆ń榻B。

吳曉波曾訪問過在埃及、英國、加納等各地的華為公司,為其嚴格的、制度化的合規管理所折服?!翱缭絺鹘y的國界和超越自我中心的全球運營是全球公司最大的特色,因而合規是其管理運營的核心——不僅遵循本國的法律法規,更應符合各國際組織的各種規范?!痹谒磥?,華為是中國最早實行“合規經營”的公司之一,在全球各地與當地的法律法規制度有著嚴密的遵從體系和制度化的管理。

然而,就這樣一個遵從當地法規、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的中國企業,目前正面臨著被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圍剿”的命運。

全球化進程中的成人禮

盡管很早就開始在美國設立研究中心和分支機構,但華為一直沒能真正進入美國市場。即便如此,華為一直謹守美國法律,特別是2007年,孟晚舟主導與美國IBM公司合作,開始長達八年的華為IFS(集成財經服務)變革,構建了數據系統,并在資源配置、運營效率、流程優化和內控建設等方面建立規則,使華為開啟了精細化管理之路。

這套源自美國的管理流程和制度,使得華為在全球化視野上更具有西方的管理思維,一直以來都將合規、安全作為管理紅線。

2018年4月,華為本欲憑借mate10系列手機進入美國市場,卻因“中興事件”不得不暫時擱置。

4月16日晚,美國商務部以中興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把自己的產品銷售給伊朗為由宣布對中興的禁令。美方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p>

而據《華爾街日報》2018年4月的報道,美國當時也在調查華為是否因“技術緊張局勢升級而違反對伊朗的制裁”,卻一直沒有發布確鑿的證據。對此,華為回應稱,“我們希望美國不要采取可能進一步損害投資者對美國商業環境的信心,損害其國內經濟以及正常、公開、透明和雙贏的國際關系的行動?!?/p>

業內人士分析,美國制裁中興,背后折射的是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的問題。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主流產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基礎能力上的欠缺,強烈依賴第三方的先進IP核、先進工藝和外包設計服務,最終行業將受制于人。

借由“中興事件”,美國運營商拒絕了與華為的合作,甚至宣稱華為手機存在“安全”問題。

5個月后,即2018年9月,華為子公司海思半導有限公司推出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80,主要用于華為手機。這一只給“自家用”的麒麟芯片一經發布,便引起強烈關注。此前,華為的手機芯片供應商主要是美國的高通和中國臺灣的聯發科。

盡管華為高層在多個場合強調,榮耀手機采用多芯片策略,即使華為有能力持續開發芯片,也并沒有完全自產自用。然而在公布的2018年度核心供應商名單中,來自美國的企業有33家,在芯片供應商中,高通和聯發科依然在列。

華為顯然是打破了這種多年來被發達國家公司維護的利益平衡。但朱恒源認為這是技術進步的必然,“技術進步需要沖突,一套貿易結構的改變,需要經歷風雨的歷程,任何一個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創新在全球崛起時,都要經歷這樣一個成人禮?!敝旌阍幢硎?,這是一個顛覆式創新的過程。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華為動的奶酪不光是IC領域,更是未來有著巨大發展空間的5G。隨著5G時代的到來,各國展開激烈的競爭,其中中國和美國的競爭最為激烈。

這正是美國所擔憂的。此前,美國提出禁止華為產品在五眼情報聯盟之間使用,特別是五眼情報共享網絡。作為五眼情報聯盟成員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已經禁止華為進入其5G網絡。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很早就和華為開展合作的英國,以及和華為一直合作良好的加拿大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在此節骨眼上,美國以華為使用非官方子公司SkyCom來促進與伊朗的交易,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為由,要求加拿大拘押并引渡孟晚舟,更是將這一沖突充分暴露。

對于華為而言,雖然聲譽和市場都會受到較大損失,一方面要通過正當的法律手段去應對,另一方面,也要展現出企業的獨立性?!爸袊谌魏螘r候都應該保護自己的國民,企業也是國民,但華為和政府是兩個個體,雙方不必配合,要展現出各自的角色?!蓖踅陮Α吨袊侣勚芸繁硎?。

但朱恒源并不認為華為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某些國家以侵犯國家安全為由,勸說或禁止別國使用華為的產品,這是政治決策,但從長遠來看,政治的權力不可能深入到所有領域,最后扼殺商業的機會?!?/p>

在朱恒源看來,如果中國企業要推全球化,就要相信互惠互利的商業決策是推動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全球化退潮的時候,中國和中國企業要扛起合作、共贏的全球化旗幟,而不是保護主義的旗幟。

吳曉波并不同意華為受到“阻擊”“圍剿”的說法,他認為這是“逆全球化”的一部分。在他看來,某些西方國家出于其某些方面的共同利益而對中國企業的采取競爭手段上的“逆全球化”措施,是違背了它們在長期的優勢期中所一直標榜的“自由競爭”原則,不利于全球利益的最大化。

“相信華為堅持合規經營的做法不會變,也相信中國政府會依法做好對此事件的理性處置,更相信全球文明體系的理性力量?!眳菚圆ū硎?,在新一輪產業革命崛起的“范式轉變期”,更需要各國政治家們理性溝通,站在時代的新起點上,站在人類命運共同利益之上,攜手共進,走出逆全球化的混沌。

猜你喜歡
吳曉波全球化華為
現在的余華為誰寫作?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
華為承諾函的批評話語分析
吳曉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雙面吳曉波:最有錢的文人,最糾結的商人
吳曉波的“IP證券化”?
明星人物以商業化透支聲譽得不償失
華為:暢享8系列
馬云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 協助中小企業全球化
從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選擇的全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