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力《古代漢語》中“薄言”注釋的商榷

2019-04-16 10:32李雋琪
速讀·下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薄言詞頭王力

李雋琪

《芣苢》是《詩經·國風·周南》中的一篇,王力《古代漢語》將之選入了第六單元的文選部分。其中“薄言”二字,王力給予它的注釋是“都是動詞詞頭”。

這是十分可疑的。詞綴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可類推性,“薄言”在《詩經》中出現18次,涉及篇目有《芣苢》《柏舟》《出車》等共8篇,卻不見于《尚書》《論語》《孟子》《莊子》等先秦文獻,這說明“薄言”在先秦漢語里并沒有呈現出可類推的特點。例不十則法不立,簡單地將“薄言”處理為動詞詞頭顯然是不妥的。

本文將把對于這一問題的各種看法作一個簡單的歸納整理,并分析“薄言”當作何解。

目前,對于“薄言”的看法主要有四種。一是都將之處理為語助辭,為句首發語之助。這種觀點的代表有劉淇《助字辨略》:“詩國風‘薄言采之,毛傳云:‘薄,辭也……愚案:薄,辭也;言亦辭也。薄言,重言之也。詩凡言薄言,皆是發語之辭?!睏顦溥_在他所著的《詞詮》中同樣將“薄言”釋為“語首助詞”。

第二種觀點以“言”為“我”,這種說法同樣來自于毛亨,“言,我也?!编嵭^承之,“薄言,我薄也?!笨追f達《正義》贊同這一解釋。然而這種觀點在今天看來不僅沒有依據,而且從句義上去理解也并不通。

第三種觀點認為“薄言”都是動詞詞頭,以王力先生為代表。這一觀點的內涵在于,“薄”“言”都是動詞詞頭,兩者構成一個詞綴。在《詩經》中,“薄”有《六月》的“薄伐獫狁”以及《出車》的“薄伐西戎”,這兩處“薄”都用在動詞前面;“言”則用得更多,例如《葛覃》“言告言歸”、《大樂》“睦言顧之”還有《氓》中的“靜言思之”等等,絕大多數的例子里“言”都出現在動詞的前面。將“薄”“言”處理為動詞詞頭似乎有它的道理,但先秦漢語里兩個動詞詞頭連用的情況實在罕見,無法為這一觀點提供旁證。

第四種觀點將“薄言”解釋為“急匆匆的樣子”,把“薄”看作“急迫”,把“言”看作類似于“然”的后綴?!稘h語大字典》在釋“薄言采之”的“薄言”一詞時根據此觀點作了主要釋義,并引高亨注“薄,急急忙忙;言,讀為焉或然?!弊鳛橹握摀?。

從語言運用的實際情況來看,第四種觀點是最具有合理性的。

先從“薄”的本義進行考察,《說文·艸部》:“薄,林薄也?!薄墩f文解字注》:“按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蝕皆是?!笨梢钥吹?,“薄”的詞義變化路線大約如此:“薄”最初用以指稱草木叢生繁茂;人若走入草木叢生處會有枝丫相迫,“薄”是故有了“迫”義,“迫”起初是接近、迫近的意思,如《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益稷》“外薄四?!?;“逼近”引申出“急迫”義,王力《古漢語字典》里也引了《戰國策》“吾得為役之日淺,事今薄,奚敢有請”證此義項。既然把“薄”當“急迫”解是成立的,我們再來看《詩經》中“薄”單獨用于動詞前的例子?!读隆贰氨》オ濁?,以奏膚公”里“伐”即征伐,“獫狁”作“伐”的賓語,“奏”本義奉獻、送上,“膚功”即大功;把這里的“薄”解釋為快、急迫的意思,在句義上是完全解得通的?!冻鲕嚒贰氨》ノ魅帧币彩峭?。此外,牛申那(1996)也指出:“在古代的訓詁典籍和眾多作品中,除《詩經》的注釋外,‘薄始終是一個具有實際內涵的單音詞,主要作形容詞、名詞,是實詞。后世工具書中,指出其有虛詞用法的不算少,但所引例證均出自《詩經》?!比绱丝磥?,把“薄”處理為一個實詞是有其合理性的。

有了“薄”在《詩經》中可作“急迫”解這一認識后,我們再來看“薄言”中“言”究竟是什么樣的成分?!把浴弊畛S玫脑~義為動詞性的“說話”與名詞性的“言論”?!氨⊙浴敝把浴蹦芊癖豢醋饕粋€實詞呢?這可以從《詩經》“言”的使用情況里找答案?!稘h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結合句義理解我們可以分析,“言”在此處不能夠是“說”或“話語”的意思。再看結構與“薄言采之”相似的《氓》中的“靜言思之”,無論把“言”解成“說話”還是“話語”,都是不通的。下面將《詩經》中類似于《芣苢》將“薄言”用于動詞前的情況挑出具代表性的列下來:①薄言往訴,逢彼之怒。(《柏舟》)②執訊獲丑,薄言還歸。(《出車》)③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畝。(《采芑》)④予發曲局,薄言歸沐。(《采綠》)⑤薄言震之,莫不震疊。(《時邁》)⑥薄言追之,左右綏之。(《有客》)

這些情況主要能分成兩類,一類是“薄言”+動詞+動詞,如例①、②與④;另一類是“薄言”+動詞+賓語,如例③、⑤與⑥。在這些情況里,“薄言”構成了句子的狀語,要是將“薄言”理解成“急迫地說話”“急迫的言語”,句義不通,語法上也不成立。

如此,“言”只好是一個虛字了?!氨⊙圆芍迸c“靜言思之”里“薄”和“靜”都是形容詞,“言”字非實詞,極有可能是像“囷囷焉”里的“焉”、“惠然肯來”里的“然”那樣的形容詞的詞尾,表示狀態。眾多學者指出,“言”“焉”“然”存在語音上的聯系。在王力構擬的上古音聲韻系統里,“言”“然”皆是“元”部的,雖然他這一研究沒有涉及到“焉”,但董同龢、鄭張尚芳等都認為“焉”也是“元”部的。此外,在今天的粵方言里,“言”“然”同音,“焉”只有聲調上的不同。支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不在少數,高亨就在《詩經今注》將形容詞后的“言”都訓為“讀焉或然”。

據此觀點,“薄言采之”“薄言歸沐”都可以解釋得通了,為“急急地采車前草”“急急地回家洗頭發”。

經此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王力《古代漢語》中將“薄言”注為“都是動詞詞頭”并不妥當,“薄”當解為“急”,“言”作形容詞詞尾,“薄言”應該是“急迫的樣子”。

參考文獻

[1]柏順生.“薄”“言”“薄言”詞性之眾家考辨[J].中學文科:教研論壇,2007(3):77-77.

[2]陳德宏.“薄言”新釋[J].江海學刊,1998(06):89.

[3]牛申那.《詩經》“薄”、“薄言”索隱鉤沉[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04):89-91.

[4]肖旭.《詩經》“言”“薄”“薄言”釋義探討[J].古漢語研究,1992(03):83-84+24.

[5]謝奉生.《詩經》“薄言”質疑[J].零陵學院學報,1987(1):97-100+39.

[6]楊合鳴.《詩經》“薄言”解[J].辭書研究,2001(4):146-148.

猜你喜歡
薄言詞頭王力
王力手跡
《周南·芣苢》
大具納西語的詞頭a-
正確書寫計算機系統內部使用的二進制倍數詞頭符號
法定單位升的符號“L”前添加S I詞頭后需改為“l”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