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雜儲層綜合評價與開發挖潛研究

2019-04-27 01:40姜嘉誠
科學與技術 2019年21期

姜嘉誠

摘要:油田開發過程中由于注采井網不完善、層間矛盾等導致剩余油的分散。油田為大型鼻狀構造,內部斷裂復雜、構造破碎。砂體規模受沉積微相控制,內部非均質性強。應用數據體屬性處理和多體多屬性和變速成圖等技術開展油層復查,對地下體的認識精度進一步加深,重新落實區塊構造,刻畫含油砂體,配套水平側鉆井立體挖潛,優化井網流場調整,細分優質注水,深度調剖調驅,有效改善了油田開發效果。

關鍵詞:油氣藏類型;構造油氣藏;儲層潛力;精細構造解釋

油氣藏類型以構造油氣藏為主,縱向含油井段長,油水關系復雜,儲層平面分布變化大,單個砂體面積小。通過精細構造解釋,儲層潛力的研究,重建地下認識體系,來指導油田目標區帶優選及井位部署。結合二次開發,根據不同油藏特點,依靠復雜結構井型,挖潛剩余油,配套油水井措施。開展注水工程,提升水井分注水平,酸化解堵治理欠注井,調剖調驅緩解水淹狀況,完善注采系統,有效改善油田開發效果。

1 開發存在問題

目前水驅控制程度僅為 33.8%。平均井距為 420 m,井距最小的為 186 m;井距最大平均井距為 622 m。砂體剩余油分布復雜,長期注水開發致使主力砂體水淹程度高,剩余油零星分布,非主力砂體尖滅快,油層分布復雜、動用程度差;急需加強砂體展布規律認識和砂體分布預測研究。老井井況復雜,不可利用井比例大。在已完鉆的井中,因地面或井況不能再利用的井占總鉆井數的41.2%,嚴重影響井網完善與重建。

2 精細地質研究,重建地下認識體系

2.1 利用新資料、新方法,精細解釋構造

利用“兩寬一高”資料的頻寬優勢,應用數據體屬性處理技術,結合井-震-動態綜合預測與分析技術,對地下體的認識精度進一步加深。通過重新落實區塊構造,刻畫含油砂體,分斷塊建立單砂層骨架剖面,通過目標處理目的層分辨率由 10~15 Hz 提高至 25~35 Hz 左右;通過提高目的層段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將地層的識別厚度由原來的 20 m 提高到 10 m 左右,滿足儲層預測需要;應用多體多屬性和變速成圖技術,開展構造研究,研究精度:表現幅度≥5 m的構造,微構造圖等值線≤10 m;表現斷距≥15 m,長度<100 m 的斷層。重新認識構造,斷裂結構趨于簡單。北部:單斜背景客觀存在,只是斷層走向和組合有所變化。南部:原構造斷層多、形態破碎,新構造形態完整,更有利于整體評價,新的斷裂體系更符合區域引力體系,斷層組合更加合理。

2.2 油藏潛力研究

采用容積法計算單砂體儲量,在此基礎上計算分斷塊分油組的地質儲量。儲量計算單元細化到單砂體,近幾年通過加密及擴邊新井對油層展布及發育有了深入的認識,使油層有效厚度發生變化,利用精細構造研究結果圈定含油面積,結合生產動態資料來落實含油級別,使儲量復算參考了更多的資料,計算結果趨于合理。地質儲量較復算前增加382 萬噸??刹蓛α?757 萬噸,采收率 19.4%。

2.3 開展油層復查,采取多種技術方法評價低阻油層

低阻油層分布普遍,多為由巖性因素、咸水泥漿侵入引起的低阻,結合油田勘探部署,以地質綜合研究為基礎,以油氣層識別技術為手段,利用錄井資料,測井、取芯資料、鄰井生產動態,采用圖版法、微分法、電阻率測井動態模擬法評價低阻油層,多井地層對比,進行平面追蹤分析,深化低阻油層認識。斷塊中油層電阻較低井區,測井解釋為含油水層和油水同層,沉積特征水道側翼和水道間湖盆泥弱水動力沉積,通過單井曲線縱向變化分析再結合鄰井生產情況,分析該套層因厚度較薄受泥巖影響造成低阻,A井補孔投產初期日產 5 t,含水 55.4%。

3 實施二次開發建井網,挖潛剩余油

二次開發以大幅提高采收率為目標,以單砂體為基本單元,根據砂體的動用程度和剩余油的分布規律,采取相應的井網、井型,完善注采井網,在具體的實施中,通過先導試驗井組、單井效益再評價等手段,優選實施區塊,重建井網結構。

3.1 采用分斷塊分層系進行井網部署

二次開發在重構地下認識體系的基礎上,參照層系重組因素(生產井段、注水層間干擾、儲層物性及原油性質差異、砂體采出程度及含水差異、剩余可采儲量豐度要求),進行分斷塊、分層系的井網部署。斷塊分三套層系開發,覆蓋地質儲量 560 萬噸。

3.2 利用多種復雜結構井型完善井網,挖潛剩余油

通過分析各斷塊高含水開發中后期不同地質特征及開發特點利用多種復雜結構井型,挖潛剩余油。斷塊由于井況和地面原因,主力砂體基本停采,井網亟待恢復。以油藏描述為依托,刻畫富油砂體分布規律,對斷塊開展先導試驗,針對復雜斷塊油藏受構造巖性的影響,剩余油零星分布,打直井經濟效益差,側鉆井中靶率高,優選有一定的剩余儲量,井間滯留區,井況不允許的構造有利部位,整體部署側鉆井、水平井進行井網完善,有效挖潛剩余油。

3.3 根據砂體的規模和形態,優選注采井網

復雜斷塊油藏,砂體破碎,因此平面上多種注采形式相結合,結合儲層發育特點,充分利用斷層,巖性邊界作為有利封閉條件,最大程度上擴大水驅范圍,增加水驅方向,提高最終采收率。斷塊中B井區砂體發育穩定且范圍較廣,砂體連通性好,滲透率高,構造形態較規則,剩余可采儲量高,已有井網因井況及地面原因都已停注停采,該區塊采取行列切割注水,間隔分布三排水井三排油井,分區進行注水開發。北三斷塊,潛力區為靠近斷層夾角區域,靠近斷層高部位部署新井,低部位部署注水井,利用斷層的封閉性,采取單向注水。對于斷塊內部零星分布的不規則條帶狀小砂體,平行于構造線方向高部位采油井排,低部位注水井排,向砂體巖性尖滅的方向驅油,目前北二斷塊沙三油組為排狀注采井網。

4 實施注水工程,提高注水開發效果

以“注好水、注夠水、精細注水、有效注水”為中心,以提高注水波及體積和驅替效率為手段,根據不同油藏特點和不同開發階段的主要矛盾,踐行“提高采收率”開發理念。分析注水現狀,加大老區完善注采井網、深化細分注、深部調剖,動態調水,努力挖掘老油田水驅潛力。

4.1 完善井網,提高采收率

應用地震、動態監測等技術手段,深化復雜斷塊油層連通關系研究,完善井網,提高油水井注采對應率及雙多向受益率。共實施補層措施 29 口、增加受益方向38 口,提高雙多向受益率 8.3%。依托疑難井修復工程,開展注水井疑難修復,共實施疑難井 10 口。低滲透油藏近井地帶因導流能力低,壓力損失大,通過解堵、徑向射孔等增注手段改善井底滲流能力,達到在近井地帶推流線的目的。實施 12 口,增加日注水能力 350 m 3,受益井控遞減增油 0.9 萬噸。

4.2 擴大分注技術應用規模,提升分注水平

利用橋式注聚偏心及其配套測調聯動技術,可配套測調聯動及電動驗封,具備了注聚井測調聯動測試能力。應用橋式偏心配聚器,初期試驗應用節流芯智能測調 8 口,目前在 5 口井上應用,均能正常投撈、測調。為了滿足薄油層、薄隔層條件下的多級細分注,試驗應用封配一體化技術,實現精細注水開發目標,已實施 6 口。通過注水工藝技術的不斷完善和升級,總井分注率和分注合格率提升顯著。

4.3 優化實施深部調剖,提高水驅波及體積

圍繞水驅效果明顯,長期注水形成大孔道的,層間矛盾突出的井區,優選強度大,對地層傷害小的調剖劑,利用優勢前緣測試結果,針對注水方向接近裂縫方向的,優選油井見效明顯,含水上升快,注水壓力低的井區規模實施調剖治理工作,改變水流方向,進一步擴大注水波及體積,減少無效循環注水量,改善水驅開發效果。

參考文獻

[1] 水驅優勢通道下微觀潛力分布及改變流線挖潛[J]. 肖康,穆龍新,姜漢橋,李威.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5)

(作者單位:中石化勝利油田東勝精攻石油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