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扶貧戰略下貴州薄弱學校教育扶貧策略探究

2019-04-27 01:40余飛
科學與技術 2019年21期
關鍵詞:薄弱學校教育扶貧支教

余飛

摘要:教育扶貧是大扶貧戰略的核心環節之一,高校教師的基層支教為薄弱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公平起到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在師范生培養上需要結合薄弱學?!疤貚彙闭衅脯F狀與需求,改進培養體系、夯實教育理論與教學技能,由專業培養向全科培養理念轉變,并構建“高校教師基層支教體系——薄弱學校教師職前培養體系——薄弱學校教師職后培養體系——地方高師頂崗實習體系”相互支撐的四維教育支教格局,以實現“全面改薄”目標,適應教育脫貧的現實要求。

關鍵詞:大扶貧;教育扶貧;薄弱學校;支教;核心素養

大扶貧,是指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構建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的大扶貧格局,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通過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全力、全面幫助本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增強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1]

一、大扶貧戰略與貴州教育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指導思想,明確了通過教育扶貧提高貧困人口文化素質是脫貧的根本舉措。[2]貴州是全國扶貧的主戰場,扶貧先扶志,通過教育資源向扶貧方向傾斜,是大扶貧的核心環節之一。教育是阻斷貧困蔓延的最有效手段,是落實“造血自救”的有效手段,實施教育扶貧意義深遠。[3]

二、貴州高校教師教育扶貧的現狀

(一)貴州教育扶貧的政策保障

大扶貧要求市場協同與行業、社會扶貧結合,社會上的人才、技術等資源全面參與,高校位于教育行業的金字塔頂端,是社會高端人才與高水平教育資源的聚集高地,也是各類學校師資的搖籃,是教育扶貧的主要力量,在大扶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了黔人社通〔2017〕260號文件緊扣“大扶貧”戰略,對于高校教師在職稱晉升前開展基層服務有明確要求。各高校也在教師社會服務條例中加入了“支教”形式的社會服務,特別是體現教學服務型大學建設目標與“引社會服務之水,灌人才培養之田”宗旨的地方院校,以服務地方社會發展與科技應用為主要職能與定位,其人才服務,提升各級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是實現其社會價值的最主要領域。至此,貴州地方院校教育扶貧在制度上有了堅實保障。

(二)貴州教育扶貧的現狀與問題

薄弱學校是教育扶貧的主要對象,貴州高校教師在薄弱學校支教主要為日常教學、教育教學講座、示范課、指導薄弱學校課題申報與各級教師技能比賽等幾個方面。

從2015年貴州省教育廳公布的“全面改薄”項目規劃學校名單,薄弱學校共有5308所(不包括一些薄弱學校在農村山區開辦的教學點)[4]。由于數量龐大,開展扶貧支教的高校教師數量相對不足。從筆者走訪調查的情況分析,部分鄰近市區的薄弱學校軟硬件資源尚可,高校教師社會服務(支教)的教學與講座能給他們帶來積極的影響。處于偏遠鄉鎮的薄弱學校以及他們在農村山區開辦的教學點位置偏遠、規模小,學生僅幾十人至幾百人不等;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有的僅五六個教師維持所有年級的教學運轉;教師專業背景不合理,多為英語教育、體育教育、數學教育等學科教學專業,存在著普通教育學理論基礎與教學技能薄弱、對某些科目教學理論與方法不熟悉的情況。由于一些學校教師缺乏藝術專業課程學習背景,筆者與團隊成員開展的藝術核心素養培育教學講座和示范課,短時間內對其教學產生的實質效果有限,教師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急缺小學教育、初等教育、藝術教育專業等教育理論與教學技能扎實,能在薄弱學校義務教育階段開展多門課程教學與實現全面核心素養培育的全科教師。少數薄弱學校領導存在官本位思想、教育觀念落后,對當今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缺乏更高維度的視角與認知。習慣于“依葫蘆畫瓢”的經驗主義與感性認識層次,對教育原理、教學模式的學習與研究缺乏自覺,造成支教教師無所適從。扶貧支教力量不足、薄弱學校教師學科背景不合理是薄弱學校教育扶貧的主要問題。

2017年貴州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人數為8566人,2018年為8983人,??茖W歷具有相應學科類別的教師資格證即可報考初中與小學崗位,崗位需求巨大。然而,很多畢業生由于種種原因從事其他工作,是教育資源與人才的巨大流失。應聘到特崗教師的一些畢業生由于種種原因,教授課程與所學專業不符,完全另起爐灶,前期學習積累難以為續。

三、貴州薄弱學校教育扶貧策略

(一)地方高師人才培養策略——四年制與六年制師范教育結合

目前貴州地方高校四年制師范教育培養缺乏“全科”理念,注重專業知識技能而忽視教育理論與技能,教育學學科意識尚未覺醒,畢業生難以適應教師崗位。針對特崗需求與生源質量現狀,減少學科教育專業并增加小學教育專業招生數量,實施小學教師全科培養理念與模式,能有效滿足薄弱學校的特崗需求。

顧明遠先生曾指出師范教育改革造成教師專業化水平停滯不前、師范教育體系被削弱的問題。湖南省于2010年率先啟動六年制本科農村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工作,培養模式具有生源質量優、長學制便于強化師范技能、年齡小可塑性強、學歷層次高、優惠政策多五大優勢,成功破解“就業”難題[5]。貴州省可以在這種模式上,將文化科目、藝術科目、體育與健康科目“三個領域選二、每個領域1-2門”的形式開展“全科小學教師”培養模式,解決藝術教師缺乏、教師專業背景單一的問題。畢業生學科背景豐富,教學理論與教學技能完備,能勝任多門課程的教學,有效滿足小學教育需求。

(二)完善高校教師支教服務體系——輪崗制

政策僅要求職稱參評教師義務支教2年,對不參評教師缺乏導向。支教服務體系長久持續開展,需要政府、高校共同制定合理的激勵制度,與政策相結合完善支教體系。如高校將支教教師課時計入全年課時量與工作量、對完成一定任務的支教教師免除高校教學任務并進行高聘,省、市財政對支教教師給予交通補助與其他補助傾斜等,并嘗試對中青年與初、中級職稱教師實施輪崗支教制度。

(三)地方高師頂崗實習體系——頂崗實習與教育實習整合

頂崗實習是形成教師實踐性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是支教的有效有段。地方高師以特崗需求為導向,建立薄弱學校教育實習基地,制度上規定師范生在大四學位論文寫作階段,全年進入薄弱學校集中實習。以薄弱學校頂崗實習的形式進行教育實習培養,高校支教教師形成指導團隊,不僅指導薄弱學校的師生,還指導實習生,實現薄弱學校、高校(教育實習教學)與學生(職業技能發展)三方共贏。

(四)薄弱學校教師職后培養體系——啟動教師“走出去”戰略

薄弱學校接受高校教師的指導和幫助的同時,還應主動“走出去”,努力培養“造血”功能。除國培計劃外,市、區教研室與高校合作以教師核心素養理論為基礎,教研員與高校教師以高校為基地開展“薄弱學校教師培訓項目”。薄弱學校教師利用周末參加培訓學習,著重解決教育理論薄弱與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教學研究的問題,并培養信息素養與自主發展素養,提升綜合素質。

結語

貴州高校教師以支教形式全方位、多維度對薄弱學校進行教育扶貧,改革師范培養體系、完善支教服務體系、學生頂崗實習與高校教師支教相結合、薄弱學校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實現“全面改薄”與教育脫貧目標、實施大扶貧戰略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大生態與大扶貧在貴州碰撞出什么火花[EB/OL]. http://www.sohu.com/a/242988562_100191327,2018-7-24.

[2]劉大泯.貴州文化扶貧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理論與當代,2018(08):17-20.

[3]付先全.當前農村教育精準扶貧的困境與破局[J].繼續教育研究,2018(10):41-47.

[4]貴州省“全面改薄”項目規劃學校名單公示[EB/OL].貴州省教育廳(2015-10-10)http://www.gzsjyt.gov.cn/xwzx/tzgg/201712/t20171206_2924271.html

[5]李克勤,謝培松.六年制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模式:背景、特質及構建策略[J].大學教育科學,2015(02):42-48.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培育學科“教育學”(黔教科研發〔2017〕85號)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銅仁學院藝術學院 銅仁學院梵凈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歡
薄弱學校教育扶貧支教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學生短期支教的現狀及困境歸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對鹽池河支教教師進行考核
教育扶貧,助力精準扶貧
農村薄弱學校如何實現內涵式發展
新時期特困地區農村學校體育發展機遇探析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農村薄弱學校改造
基于薄弱校學生的高考化學微專題復習模式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