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麻與椎管內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術中的應用對比研究

2019-05-07 07:43
醫師在線 2019年2期
關鍵詞:精神狀態椎管麻醉

畢 瑞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縣人民醫院麻醉科 云南巍山 672400

老年人的生理結構比較特殊,生活中極易發生骨折,近年來我國老齡化趨勢不斷加深,老年骨傷患者的人數逐漸增加。臨床上針對骨折患者多施以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但很容易導致患者產生中樞神經反應,治療過程中出現并發癥增加患者痛苦,影響患者恢復,因而手術前應給予患者有效的麻醉,以減少手術過程給患者所帶來的影響[1]。此次研究針對我院所收治的100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分別施以全身麻醉及椎管內麻醉,分析探討不同麻醉方式對患者的精神狀態以及認知功能的影響,現將此次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100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臨床資料,將其依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為50 例;研究組患者中,男女分別為26 例和24 例,患者年齡分布在60 ~80 歲,中位年齡為(70.12±2.24)歲。對照組患者中,男女分別為27 例和23 例,患者年齡分布在61 ~81 歲,中位年齡為(71.25±2.23)歲。運用統計學分析方法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有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施以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施以全身麻醉,運用0.2 ~0.3mg/kg 的順式阿曲庫銨、0.2 ~0.3μg/kg 的舒芬太尼、1.5 ~2.0mg/kg 的丙泊酚、0.05mg/kg 的咪達唑侖予以誘導,運用2%左右的七氟烷、200~300μg/h的瑞芬太尼、100mg/h 的丙泊酚藥物予以麻醉。術后運用1.5 ~2.2μg/kg的舒芬太尼藥物予以靜脈止痛泵止痛,相應給藥的泵注速度為2ml/h。

而研究組患者施以椎管內麻醉。

研究組患者施以椎管內麻醉,由L3-4 間隙穿刺,以16號硬膜外穿刺針直至硬膜外腔以后,然后運用5 號腰穿刺針進入蛛網膜下腔。將清亮腦脊液回抽以后,將濃度為0.75%的鹽酸布比卡因用腦脊液稀釋成濃度為0.375%后注入蛛網膜下腔注入總量為10mg,術中根據患者情況及手術時間在硬膜外追加多卡因藥物。術后運用1.5 ~2.2μg/kg 的舒芬太尼藥物,以靜脈止痛泵進行止痛,給藥泵的注射速度為2ml/h。

1.3 觀察指標

(1)運用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對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相應精神情況進行評價,相應得分越高則表示其精神狀況越好[2]。(2)對兩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情況進行統計[3]。(3)統計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麻醉并發癥: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嗜睡、低血壓等發生率。(4)比較兩組患者術后24h 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力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FEV1/FVC 比率。

1.4 統計分析方法

運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此次研究中兩組患兒各癥狀消失時間等相關數據實施歸納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方差,并給予t 檢驗,若結果顯示P<0.05,則說明二者對比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精神狀態評分

手術麻醉前,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態評分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經麻醉后,研究組患者手術1h 的精神狀態評分比對照組明顯偏高,術后經5h 恢復,研究組患者精神狀態稍有改善,而對照組則沒有改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精神狀態評分比較

2.2 兩組認知功能障礙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2.0%(1/50),比對照組的18.0%(9/50)明顯偏低,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005,P<0.05)。

2.3 麻醉后并發癥

兩組患者麻醉后的并發癥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

表2:麻醉后并發癥發生率

2.4 兩組患者術后24h 肺功能

研究組術后24h 肺功能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兩組患者術后24h 肺功能

3 討論

隨著人們年齡的升高,其身體的機能將會發生變化,多表現為器官出現功能性的病變,這將會導致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產生較強烈的應激反應,因而為了確保手術能夠順利的實施,并減少應激反應,應在手術前對患者實施有效的麻醉干預,如果麻醉方式選擇不當,將會導致患者出現精神狀態異常及認知功能障礙等諸多并發癥[3]。

全身麻醉有助于使患者處于深度的鎮靜狀態,但全身麻醉會給患者諸多身體器官及腦部帶來較多的并發癥,因而對患者其中樞神經系統將會產生更為明顯的影響,最終導致其認知功能及其精神狀態相對較差[4]。椎管內麻醉其麻醉靶點從患者的全身轉變為身體局部,此時的麻醉藥物將不會對患者相應腦部血流循環產生影響,此時患者于手術及麻醉后可以及時恢復。此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手術1h 的精神狀態評分比對照組明顯偏高,術后經5h 恢復,研究組患者精神狀態稍有改善,而對照組則沒有改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2.0%,比對照組的18.0%明顯偏低(P<0.05)。FVC 與FEV1 為起到阻塞性與限制性通氣障礙的評價指標,在臨床上常用于肺功能的評價。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椎管內麻醉與全麻術后麻醉并發癥發生率均無顯著差異,但研究組術后24h 肺功能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兩組患者麻醉后24h的肺功能指標均有下降,但肺功能的改變是限制性的,源于全麻后肺不張,從而影響FVC 與FEV1。

上述結果與相關的研究結果相似,表明與全身麻醉相比,椎管內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對患者在術后的精神狀態、認知功能、肺功能相應影響較小,因而在臨床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精神狀態椎管麻醉
心理護理對宮頸癌術后患者精神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腰椎椎管子宮內膜異位癥1例
腰硬聯合麻醉與持續硬膜外麻醉應用在全子宮切除術中的作用
椎管內阻滯分娩鎮痛發展現狀
《麻醉安全與質控》編委會
產科麻醉中腰硬聯合麻醉的應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間致Q-T間期延長一例
還不都一樣
草莓椎管育苗 產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產出率高一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