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慣主宰人生 家校共促成長

2019-05-09 10:18周雪琴
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行為習慣勞動習慣

周雪琴

新世紀人才,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較高的思想品質,一定的開拓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應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如今每個家庭孩子少,都生活在家人的溺愛下,使孩子形成了許多陋習。比較嚴重的比如學習態度不端正,應付馬虎的心理司空見慣,貪圖享受,不愛勞動,做事半途而廢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把教會學生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學會勞動等有機統一起來,使學生的知、情、意和諧統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習慣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要從其智力發育情況、興趣、性格、脾氣等實際情況出發,有計劃、有目的地通過孩子感興趣的知識,去調動他的求知欲,比如孩子愛聽故事,當他識字達到一定數量后,再讓他自己去閱讀兒童讀物,這時他就能驚喜地發現,原來不用聽爸爸媽媽講,自己看書也能知道這么多生動的故事和有趣的知識,這樣,孩子自學能力的幼芽就被誘發出來了,隨著孩子學識的增長,自學能力不斷發展到更高的層次。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習慣,要消除依賴思想。有些孩子在學校中遇到難題,往往不加思索就問家長,此時,家長應當在思路、方法、技巧等方面進行啟發、點撥,指出方向后,路還要孩子自己去走。對于孩子在學習中表現出的任何一點具有主動性和創新性的行為,我們都有給以熱情的鼓勵。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習慣,要向孩子灌輸“大課堂”的觀念。自學不等于沒有老師,只不過這老師是廣義的,比如,工具書、有益的書籍和報刊,都是孩子學習知識的老師,時時處處都可以學到知識,因為在這過程中需要孩子去仔細觀察、用心琢磨、傾心領悟,所以是對自學能力的最好培養和鍛煉。

二、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孩子的興趣總在不停的變化,很多事情做起來都是有頭無尾,半途而廢,這是因為,外界事物不斷在變化,使他們的興趣隨著刺激的轉變而轉變。同時,兒童的個性發展尚未定型,意志力還比較薄弱,做事情,尤其是做那些費時費力、難以迅速見到成效的事情時既無毅力,又無耐心。

要使孩子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善始善終,應該為孩子制定科學的計劃和目標,是孩子經過自身努力可以在較短期間內達到的。以使孩子在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之后,激起確立并實現下一步目標的熱情,不斷強化進取精神。目標不能過高過難,否則會使孩子望而生畏。同時,確定目標要近期、中期、遠期相結合,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易到難,讓孩子干好一件事以后再做下一件事,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提高。人生的道路不會是輕而易舉、一帆風順的,對于一個成功者來說更是要歷經磨難。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畏懼而放棄努力。同時要讓孩子知道時間的流逝是不可逆轉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能因為年紀還小,來日方長,就讓時光白白浪費掉。今天應該做、能做的事,就絕不拖延到明天。要善于抓緊時間、利用時間。

再者,如果發現孩子做事半途而廢的現象要及時分析原因,對癥下藥予以糾正,更要因勢利導地發展和提高孩子自身的需要和興趣。

三、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

勞動習慣的養成是孩子逐步認識勞動意義、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掌握勞動的基本技能,最終為實現富有創造性的勞動而具有良好的勞動素質。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里有爺爺奶奶寵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完全是家中的“小太陽”、“小皇帝”。家長們普遍關注孩子的智力發展,成績高低,孩子的動手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學校也注重分數和升學率,學生參加勞動鍛煉的機會真是少得可憐。因此,造成現在的學生自理能力差,勞動觀念淡薄。

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家務勞動不可忽視,讓孩子做父母的小幫手,孩子能做的事應盡量讓他去做,父母要經常進行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參加家務勞動的興趣和熱情,進而養成參加家務勞動的習慣。家長可以讓孩子從小懂得如何整理床鋪,整理房間,進而養成通過自己的勞動創設良好生活環境的習慣。

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學校教育責任重大,要讓他們從小懂得勞動光榮,不勞動可恥,尊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學習他們的好品質。引導孩子參加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科技工藝勞動,培養孩子既會用手又會用腦、手腦結合,心靈手巧,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引導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勞動,學會正確使用常用的勞動工具和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組織孩子廣泛接觸社會,在具體的勞動實踐中體會到勞動的價值,為孩子提供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實現的機會。

小學生的一半時間在學校度過,一半時間在家里度過。更多的學生在學校形成的良好習慣,經過一個假期,不知不覺就丟失了,所以家庭的作用非常重要,家長在家要留心觀察孩子的表現,及時提醒他們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杜絕不良習慣的養成。教師也要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可采取打電話、微信、家訪等方式與家長聯系,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時時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

猜你喜歡
行為習慣勞動習慣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習慣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上課好習慣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好習慣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