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英語教學評價中所忽視的因素

2019-05-13 01:58盧奇
校園英語·中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英語教學

盧奇

【摘要】英語教學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的英語教學評價受到了沖擊,同時,也對英語教學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的英語教學評價尚存在著許多的弊端。本文將從評價目標,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等方面來對當前英語教學評價中不盡人意的方面進行分析,探討英語教學評價背后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被人們所忽視的因素,發掘出現問題的原因,提供解決的建議。讓教師學會分析和評價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英語教學評價;形成性評價;英語教學

一、英語教學評價的概述

評價是指主體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客體的價值進行判斷的過程。它是一種價值判斷活動,是對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程度的判斷。 教學評價是對教育活動滿足社會與個體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斷的活動,是對教育活動限時的或者潛在的價值做出的判斷,以期達到教育價值增值的過程。

1.英語教學評價的含義。教學評價是一個不斷發展及完善的動態過程。教學評價是指依據教育方針,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規范目標,利用所有可能的評價技術對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進行價值上的判斷,以此來改進教學工作。教學評價在是課程教學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學評價主要包括了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學校評價、課程評價、教學評價、教育目標評價、教育教學方法評價等?!缎抡n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法》一書將其稱為廣義的教育評價。

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評價又可分為三個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提高的評價體系;提高學校質量的評價體系。作為英語老師,要對自己的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評價?!缎抡n程背景下的初中教學法》一書將對學生的評價稱為“狹義的教育評價”。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測試與評價的三個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使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英語課程標準》主張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應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同時指出形成性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

2.教學評價的方法。教學評價方法,是指為了達到評價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其實是將教學工作的實際表現與其理想目標加以比較、判斷。要保證教學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有一套科學、適合的評價方法。

(1)絕對評價法。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準,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目標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絕對評價設定對象以外的客觀標準,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并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2)相對評價法。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者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其余者與基準作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級法。相對評價法便于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3)個體內差異評價法。個體內差異評價是以評價對象自身狀況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進行價值判斷的評價方法。在這種方法中,評價對象只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包括自身不同側面的比較,比較充分的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力圖減輕評價對象的壓力。但是,它只是使評價對象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既不是按照一定的客觀標準進行評價,亦無評價對象間的互相衡量,容易導致信度降低,學生自我滿足,因此常與絕對評價、相對評價相結合使用。

二、英語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關注近幾年學校教育評價制度的改革,教育評價改革出現了許多新的提議和做法,但與此同時,教育評價改革又面臨著諸多新的問題。為了更好的理解我國當前英語教育評價改革的方向和理念,有我們有必要探討教學評價中的被忽視的問題和因素。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對學生差異性教育的實踐。學校培養人才不是生產月餅,立足人的本性教育,讓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并不是讓每個學生,按照統一規格平均發展。而讓風格各異的學生按統一的規格發展,不僅不可能,而且還會耽誤學生一生的成長。教育家兼校長的徐世貴先生說過“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不可重復的,無法替代的個體,這種差異和獨特是每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正是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選擇?!蔽覀円姓J學生之間的差異,正視這種差異,要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特長,發展學生的個性。

既然人是多類型、多規格、多層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也應該是有差異的、多形式的。北京市特級教師馬芯蘭對教學提出“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評價思路。(“保底”是指保證學生人人達到一個基本要求;“不封頂”是指在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發展。)林崇德教授提出“鼓勵冒尖”“允許落后”的評價方法。在實施新課標之后,許多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差異制定教學目標及評價方法,還有許多老師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這些都是尊重學生差異的實踐與表現。

2.過于重視應試教育而忽視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F階段,在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即學生學習了多年英語,但卻很難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外國人的溝通中并不能流暢的交談,也很難聽懂外國人地道的英語。存在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英語課程評價的曲解。因為在英語教學評價中,一般都是筆試的方式進行評判,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一些單詞,短語和語法,掌握一些語言知識,但是缺乏實際的語言交流能力,導致出現高才低能的現象。過于重視應試教育的能力發展,忽視了對學生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不能全面的發展英語能力?!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發現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所以恰當的運用教學評價的內容與結果,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3.價值主體與評價主體相分離。主體的出現,奠定了教育評價促進人的發展的基石。有專家認為:“價值論的研究就是一種主體性的研究。沒有主體性概念的支撐,價值問題就難以成為真正的哲學論題并相對獨立地加以開展?!敝黧w所強調人的主體性地位,為教育評價促進人的主動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方式有效的促進主體的主動發展。而當前的評價是把評價對象及其他一切有關的人排除在外,不予考慮,致使評價工作不夠全面,不夠深入;其次是把評價者的價值觀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沒有考慮評價中其他人的價值觀念:最后是評價方法上忽視了定性的運用,過分依賴科學主義范式。

第四代教育評價思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主體取向下的教育評價思想。在主體取向下的教育評價中,個體的地位被凸顯,評價各方的利益和地位都得到了重視,評價實施過程成為評價者與被評價者雙方共同構建的過程。第四代評價的支持者認為,評價結果是評價者在與評價對象不斷交互作用中形成一種看法,評價過程也只能是評價雙方一種不可分離的共構過程。由此可見,我們不應該把主體從客體中分離開來,把價值主體和評價主體相分離,這樣會形成一種單極主體。

4.對學生情感因素的評價匱乏。長期以來,英語教學評價往往只重視學生認知的發展,即只重視評價與記憶、思維等智力因素有關的內容,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如: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情感因素的評價。而恰恰是這些因素與英語活動和學習效果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對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進行評價時,不僅要測定學生達到評價標準的程度,同時還要對各種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因素進行綜合、靈活的考察和分析。一般來說,對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的興趣、態度、習慣等情感因素多存在于形成性評價,即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這樣就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并且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改進學生不足的地方。(晏琴,2006)

以上幾點,有助于我們更清醒的認識到過去我國英語教學評價的弊端和不足:傳統的英語教學評價是一種量化的評價,是旁觀者的評價,片面注重認知、預定行為目標和課程執行結果,把教育活動拆分成各種數字組合,企圖通過測量發現并解決課程領域的所有問題。

三、英語教學評價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1.評價理念滯后。評價理念的滯后是英語教育評價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主要通過分數來把學生進行等級分類,把分數看得比學習能力更為重要。同時,通過學生的成績來對老師教的好壞進行價值判斷。這種理念及判斷是片面的,會影響學生身心的發展及全面素質的提高,也會迫使教師只關注教材的知識,而忽視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2.評價主體單一。英語教學評價長期以來都是由教師評價學生為主,而忽視了被評價的主體學生。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不容樂觀的地位。由于單一的評價主體,是教育評價得到的反饋不夠客觀和全面。

3.評價功能單一。過分強調終結性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形成性評價改進與激勵的功能。長期以來,評價都被認為是考試或測驗,是甄別和選拔的手段,其目的就是為了選拔“優秀”學生,甄別“落后”學生??荚嚮驕y驗的結果也成為判斷教師和學校優劣的唯一標準。這種對評價功能的偏執理解是導致我國英語教學長期不能跳出各種考試和測驗的控制,最終發展為“應試教育”的根本原因。

4.評價內容單一。教育評價的功能單一導致了評價內容的單一,反映在教學評價中就表現在只重視應試考試的語言技能上,而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情感因素等方面的培養和評價,從而導致“啞巴英語”的學生越來越多。

四、英語教學評價期間的注意事項

1.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評價應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評價應有益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應助于學生不斷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不斷發展。

2.建立多元化和多樣性的評價體系。英語教學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該關注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效果。應建立開放和寬松的評價氛圍,減輕學生的身心壓力。

3.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形成性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形成性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及時有效的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信心。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評價的主體的積極的參與者。

五、結語

總之,英語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老師和學生共同的發展和進步?,F階段,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正處于一個改革創新的階段,這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揚長避短的過程。面對各種不足和被忽視的因素,我們應抱有積極的心態來應對,充分發揮英語教學評價的導向功能,從而促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為有序,高效的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要對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未來充滿信心。

參考文獻:

[1]陳玉琨.教育學評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

[2]龔孝華.變:學校教育評價觀探索之[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

[3]李德順.價值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

猜你喜歡
形成性評價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漫談
形成性評價在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中藥分析綜合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思路與實踐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