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戰爭怎樣“催促人們猛醒”

2019-05-13 14:30
新傳奇 2019年51期
關鍵詞:甲午戰爭北洋中華民族

1898年,康有為在保國會發表演講,把民族意識闡釋得淋漓盡致:“吾中國四萬萬人,無貴無賤,當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籠中之鳥,釜底之魚,牢中之囚,為奴隸,為牛馬,為犬羊,聽人驅使,聽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變?!?/p>

甲午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長期準備、蓄意挑動的侵華戰爭。戰爭的失敗和條約的苛刻,遠遠超出大多數中國人的想象,給中華民族以極大的震撼。這次戰爭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亡國滅種成為迫在眉睫的現實威脅,“振興中華”成為仁人志士喊出的最強音。

“吾國民不自知國之危也”

李鴻章主持的北洋海軍是洋務運動的主要成果之一。1891年,北洋海軍受邀訪問日本。李鴻章為了從武力上給日本以威懾,決定由丁汝昌率領6艘主力艦赴日。1891年6月底,北洋海軍踏上赴日旅程。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先后訪問神戶、橫濱、東京、宮島、長崎等地。日本官民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大清帝國的軍艦后,很多人的恐懼感油然而生。

時任日本外務次長林董在日記里寫道:“看到丁汝昌所率的艦隊駛入橫濱港,吾國人就因其壯大的外觀而感到極其恐懼?!比毡締⒚伤枷爰腋芍I吉在《時事新報》上發表文章稱,北洋海軍軍艦艦體巨大、極其完備、士兵技術熟練,值得觀看的地方很多,這使得日本社會對中國艦隊的強大威力感到恐懼。

李鴻章本想通過威懾來嚇阻日本對中國使用武力的企圖,誰知日本政府卻用此來激發國民對清政府的恐懼與敵視,從而達到推動海軍發展的目的。同時,日本海軍也借機得以窺探北洋海軍的虛實,從而找出北洋海軍的弱點,為未來的侵華戰爭作準備。

洋務運動的推行和北洋海軍的發展,使許多清朝貴族和士大夫興高采烈,紛紛為所謂的“同治中興”點贊。甲午戰爭前夜,洞悉“夷務”的鄭觀應(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在《盛世危言》中看到了“時勢又變,屏藩盡撤,強鄰日逼”的嚴重局面,認為很有必要危言聳聽地提出一些改革主張。但是,在“危言”之前,還得加上“盛世”兩個字。就當時的輿論氛圍來看,他依然不敢直陳清朝已是“衰世”。對當時的情況,梁啟超是這樣描述的:“自甲午以前,吾國民不自知國之危也?!笨梢?,中日戰爭一觸即發時,很多人還沉浸在“盛世”的美夢之中。

軍國主義早已磨刀霍霍

1890年3月,時任日本首相山縣有朋發表《外交政略論》,提出國家的“主權線”以外還有所謂的“利益線”,需要納入“保衛”的范圍,并將其定為國策。

要想侵略中國,必須了解中國的國情。當時,日本陸軍元帥西鄉隆盛派遣入華的間諜中,以池上四郎最為著名。他給日本政府發出的報告說:“以今日之狀態,不出數年,清國將土崩瓦解?,F今為最好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贝撕?,以參謀本部為主要機關,日本不斷向中國派遣間諜。根據間諜提供的情報,日本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策劃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具體方案。其中的作戰目標是:“若欲使清國于陣頭乞降,須先以我國海軍擊敗清國海軍,攻占北京,擒獲清帝?!?/p>

為了發動侵略戰爭,日本實行全民皆兵政策。1887年,日本天皇還發出號召,要求社會各界為海軍捐款。據統計,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已擁有各種艦船33艘,總排水量63738噸,趕上并超過了北洋海軍。

日本軍國主義早已磨刀霍霍,昏庸的清政府卻依然沉醉在歌舞升平的迷夢之中。為了給慈禧太后準備六十大壽,從1886年修葺圓明園開始。到甲午戰爭爆發為止,清政府挪用海軍經費達750萬兩白銀。北洋海軍從成軍的1888年到甲午戰爭爆發的1894年,沒有再添置一艘軍艦。

1894年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一幕幕悲劇很快呈現在國人面前。1895年2月17日,北洋艦隊在威海衛港被日本艦隊全殲。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署《中日講和條約》,通常稱為《馬關條約》。

“悲痛之深,非言語所能表述”

甲午戰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它不僅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也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梢哉f,甲午戰爭成為中國近代民族意識和政治變革思潮演變的重要轉折點。

《馬關條約》使舉國上下倍感恥辱。1895年5月3日,光緒皇帝在《馬關條約》批準書上蓋下玉璽。他嘆道:“臺灣割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當時,在場的大臣無不痛哭失聲。同時,數百名匯聚在北京應試的各省舉子多次聯名上書清廷,請求廢除條約、遷都內地,以繼續戰斗。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自強不息的民族。一旦認識到存在的嚴重民族危機,便會奮起前行。正如金沖及(中國近代史、黨史研究專家)所言:“如果用短近的眼光來看,甲午戰爭對中國似乎只是一場倍受屈辱的悲劇;但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屈辱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們猛醒,奮發圖強,從而揭開中國近代歷史上新的一頁?!?/p>

1895年,嚴復發表《救亡決論》一文,響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號。

1898年,康有為在保國會發表演講,把民族意識闡釋得淋漓盡致:“吾中國四萬萬人,無貴無賤,當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籠中之鳥,釜底之魚,牢中之囚,為奴隸,為牛馬,為犬羊,聽人驅使,聽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變?!?/p>

康有為、梁啟超寄希望于維新變法實現救亡圖存,但這次愛國救亡運動很快失敗了。維新運動的失敗暴露了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但也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企圖通過統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實現民族復興,是不可能的。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這次革命沒有徹底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況,沒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這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也不能救中國。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發展出路。

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進一步傳播。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宣告成立。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地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正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我們很有必要牢記甲午戰爭留下的深刻教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獨立自主、艱苦創業的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讓中華民族永遠不再遭受戰爭之苦。

(朱權利薦自《解放日報》2019.12.3)

猜你喜歡
甲午戰爭北洋中華民族
哪項世界遺產被 譽為“中華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掛劍
新北洋打印未來
北洋海軍為何會輸
從報刊角度探北洋時期的民主思想
淺談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美國在甲午戰爭中偏袒日本的經濟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