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小崗村怎樣走過40年

2019-05-14 16:07海納
中華魂 2019年1期
關鍵詞:大包干小崗村手印

海納

一說小崗村,很多人都會想起當年18位農民的紅手印。他們就是用這種方式,掀開了農村土地大包干的序幕。為此,這個具有歷史標志意義的村莊,被人稱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

我們知道,自1998年9月起,黨的三任總書記,都曾經視察小崗村。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小崗村時說:“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希望小崗村繼續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發揮示范作用?!保?016年4月25日新華網)小崗村敢于擔當、敢于奮斗的創造精神,在點亮自己的同時,也點亮了中國。

我們還知道,由安徽省財政廳選派到小崗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的沈浩,勤奮務實,勇于創新,無私奉獻,被評為感動中國2009年度人物,也成為當代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和一座豐碑。

但我們不知道,改革開放后的40年,小崗村是怎樣走過。我們不知道,現在的小崗村, 到底是個什么樣子。我們更不知道,當年那些按下紅手印的人,以及他們的孩子,他們孩子的孩子,現在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還有那些走出小崗村和從外地來到小崗村的人,都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

有一本剛出版的新書,對這一切,都做了詳盡的解讀。這本書的書名,就叫《小崗村40年》,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安徽省著名作家賈鴻彬。有媒體推介,這本49萬字長篇紀實文學,真實地記錄了大包干帶頭人及其家族、走出小崗的小崗人、走進小崗的新小崗人40年來的人生軌跡,謳歌大包干精神,記錄了小崗村波瀾壯闊的改革故事。

開始引起我的閱讀興趣的,不只是小崗村的故事,而是這本書的體例。打開目錄,我驚訝地發現,七個章節的標題,全部是《史記》模式。第一章:“大包干”本紀;第二章:紅手印世家;第三章:包二代列傳;第四章:新生代列傳;第五章:英雄年代散記;第六章:新村民列傳;第七章:新時代新傳。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其中的“十二本紀”,記的是歷代帝王的政績;“三十世家”,講的諸侯和顯貴們的興亡;“七十列傳”,說的是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

而賈鴻彬先生寫的這本《小崗村40年》,竟然也以“本紀”、“世家”、“列傳”等體例,來描寫一群普通的農民。這不僅是文學史上的一大創舉,而且把中國農民的身價,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到了一個個生動活潑的人物,看到了一段段精彩紛呈的故事,看到了一場場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看到了一行行繼往開來的印跡。

《小崗村40年》創作手法的獨特之處,就是以人說事,以事記人,人中看事,事中看人。書中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了50多個人40年來的思考、掙扎、突破、奮斗、經歷、經驗、成就、坎坷、感悟及其命運。從結構形式表面上看,人物是相對獨立的,故事也是各自分散的。但細讀之后,就會發現,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相互關聯的。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和經典歷史瞬間,都是通過人物的描繪而記敘出來的。

本書除小崗村這條明線之外,還通過幾條暗線交織,形成有機的統一。一是改革線。從40年前的紅手印,到2018年的春節,改革一以貫之,首尾呼應。這期間的人物選擇、故事取舍,都與改革有關。二是家族線。小崗村作為傳統的中國鄉村,宗族情結濃重,家族史就是村落史。尤其是“紅手印家族”40年的起伏跌宕,是小崗村無法分割的歷史。三是發展線。許多人走出去了,活躍在全國各地,反映出小崗在中國;許多人走進來了,和小崗共生共榮,折射出中國在小崗。這也使小崗村遠遠超越了它原本的鄉村意義。

很多的人,可能沒有機會去小崗,但如果你讀過《小崗村40年》,就會發現,這個神秘的村莊,就在我們眼前。在這里,看到的是敢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氣,收獲的是飛向遠方的思維和夢想。

猜你喜歡
大包干小崗村手印
小崗村“再出發”
紅手印
白手印黑手印
美麗的紅手印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互聯網+大包干促進農民增收探討
小崗村:農村改革再爭先
人民群眾是開啟改革不可忽視的力量
破案
上塘公社推行“大包干”的前前后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