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教學中圖像感受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

2019-05-19 11:20江蘇省常熟國際學校沈亦奇
家長 2019年33期
關鍵詞:夜景美的美術

□江蘇省常熟國際學校 沈亦奇

與文字、語言、聲音等信息傳播方法相比,圖片信息是人類從嬰兒時期開始最先接觸到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并且隨著網絡課堂、網絡教學等新興概念的提出,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深入,越來越多的圖像信息出現在課堂教學中?,F代美術教學,也不再像過去教學生畫畫、進行手工制作等那樣簡單,是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方面。在當代社交中,很多時候都是以圖像為載體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分享。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加強圖像感受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可以正確認讀并解讀圖像,將自己對圖像的感受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并在這個過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一、培養小學生的圖像感受能力的原因

開設美術課程的目的,除了讓學生通過畫畫、制作小工藝品等活動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圖像感受能力發展營造良好的開端,并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養成良好的性格與品性。美,是人類與生俱來最基本的追求。人的精神世界里,因為有了美才不會那么單調。美雖然在我們身邊,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感知到它的存在,這時就需要人的感知與欣賞美的能力。所以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發現美的存在,并真正地感受美,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并引發學生對美的追求,豐富學生的想象空間,開拓學生新穎全面的思維方式,最終成長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要想創造美,首先就要具備發現美并真正感受美的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優秀的美術作品為例,為學生講述作者在繪畫過程中細膩的手法、高超的繪畫技能、創作的思維路線,以及對色彩和線條的大膽應用。這些可以使學生對美術有初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發掘學生潛在的藝術能力。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圖像感受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引導學生把圖像和生活關聯在一起

藝術的產生不是憑空出世的,而是藝術家從生活中抽絲剝繭地發現美的存在,將其融合自己的靈感而誕生的。美術作為藝術的一種,與生活也存在著緊密聯系。所以授課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不能單純依靠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教學,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各種物體,并將其與美術作品作對比。通過兩者的比較,學生就會發現兩者的高度相似性,然后把某些不同點進行總結并記錄。通過這種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對原本模糊的美術概念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與美術產生一種親近感,了解到自己的身邊處處充滿了美,這對于小學生的圖像感受能力的提高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作用。當學生對生活和美術有一定的了解后,授課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作品中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并且不同的表現手法代表了作者的不同感情。這種步步推進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圖像的感受。不同的美術作品,所呈現的美術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也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有了例如水墨畫、油畫等不同的表現手法。由于一節課程的時間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教師只能引導學生對很少量的作品進行分析和欣賞,所以培養學生對作品的自我分析能力,提高對圖像的感受能力是很重要的。

比如,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在為學生分析講解這幅畫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對生活中真實的向日葵進行觀察,研究其在不同光線、不同角度時呈現的顏色和特點。然后在課堂上對這幅畫進行欣賞。并由外及內,逐漸透過圖像光鮮的表面深入作品內部,了解這幅圖像所蘊含的作者的內心世界。通過鮮艷的作品、亮麗的色彩,學生就會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對圖像的感受能力。

(二)為學生圖像感受能力的培養打造良好的開端

在美術課堂上,教師之所以要引導學生對一幅作品進行欣賞,目的就是使學生對圖像有最基本的感受能力。但由于小學生是初次接觸美術這一課程,并且作品中往往蘊含著濃烈的藝術氣息,學生很難全面、深入地感知到圖像中的信息,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價值觀,解讀圖像、感知圖像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審美活動。由于很多優秀的美術作品中蘊含著大量的信息,以此在欣賞的時候不能單純依賴眼睛,要充分使用人的每一個感受器官,仔細地觀察和判斷作品。由于作品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反映,因此不同的色調與線條代表了作者的不同情感。在美術課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對色調和線條的觀察能力。

(三)積極開展各種手工活動

在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作品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欣賞后,學生就有了自己對美術的看法和見解,雖然不是很成熟,但通過后續工作,比如進行手工制作的練習,就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看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并進一步加深對美術的理解,促進對圖像的感受能力。美術不僅強調培養學生對美的認知,也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進行操作,能夠間接地鞏固繪畫能力,并直接豐富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能力。

比如對“泥塑”作品進行學習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橡皮泥制作自己喜歡的物體。不同的孩子作品也不一樣,比如男孩子往往會用橡皮泥捏坦克、機器人等物體,女孩子往往會制作一些小貓、小狗以及洋娃娃。又比如,性格平和沉穩的小朋友往往會捏一些太陽房子等物體,而平日里好動的孩子會捏諸如汽車之類的運動物體。在作品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孩子們介紹自己作品的創作過程以及創作動機,學生就可以發現,自己的作品實際上就是自己性格和內心世界的展示,從而真正地學會感受圖像。同樣,除了引導學生進行手工操作,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到學校的草叢、走廊以及花園里,身臨其境地感受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意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善于發現事物中蘊含的美。在為學生分析圖像作品時,把作品中的內容同學生身邊的事物及生活中的東西聯系起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感受。在講解某些具有特殊性質的作品,如《珍愛國寶——秦始皇兵馬俑》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在學生欣賞作品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三、教學案例

我們以人民美術出版社的教材《畫夜景》這幅作品為例,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圖像感受能力進行簡要闡述。首先,由于這幅作品的主色調是夜色,因此,要重點引導學生對夜景的觀察和捕捉,感受夜的美,由于每個人都看過夜景,所以就可以讓學生回憶起自己觀看夜景的經歷,從藝術欣賞的角度對夜景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了解,并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心中的夜景。教師要著重把學生引入夜景的氛圍中,然后引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靈活正確地在畫面中應用不同顏色的材料。

四、結語

學生的圖像感受能力培養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不懈努力。作為授課人,美術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著重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周圍的物體,并發現其中所蘊含的美。通過開展手工實踐活動或講述作品背后的歷史背景,不斷增強學生對圖像的感受能力,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打造良好的開端。

猜你喜歡
夜景美的美術
不妨寫夜景
創意美術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Lightroom讓夜景照片更通透
城市夜景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為夜景添加焰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