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馬鈴薯晚疫病發病機理及防治措施

2019-05-22 09:32粱宏旭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
關鍵詞:晚疫病菌絲體種薯

粱宏旭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馬鈴薯一直是我國最重要的種植農作物之一,在我國擁有非常廣泛的種植面積。作為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農作物,馬鈴薯即可以作為糧食或者蔬菜,同時也可以作為工業原料,因此其市場是十分廣闊的。但是在近年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病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對于馬鈴薯的產量以及質量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給我國農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對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病機理和防治措施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病原因

通常情況下,引起馬鈴薯晚疫病的主要原因是種薯帶菌,在種植前期,是非常難以發現菌絲體的,在菌絲體隱藏的過程中,也不會對馬鈴薯種植造成危害,因此在人們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一般都無法發現菌絲體。當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菌絲體就會隨著空氣的流動進行傳播,以此來感染更多的種薯。在種植初期,農戶在使用化肥的過程中會殺死一定的菌絲體,但是一但菌絲體數量較多,則很難避免晚疫病的發作。

二、馬鈴薯晚疫病發病機理

(一)馬鈴薯晚疫病發病癥狀

在馬鈴薯開始發病之后,首先其葉片會出現一定數量的褐色病斑,在空氣濕度較高的情況下,病斑還會逐漸向葉片的周圍進行擴散,直到布滿整片葉片。同時,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病斑也會逐漸向葉片的頸部蔓延,導致葉片的頸部也同樣開始出現褐色的斑紋。當發病比較嚴重的時候,馬鈴薯的葉片會逐漸枯萎,并且根部變成焦黑狀,嚴重的時候還會伴隨著腐爛的氣味。

(二)馬鈴薯晚疫病發病規律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菌絲體傳播,馬鈴薯的晚疫病還可以通過自然風以及降水等方式進行傳播。在發病后主要對馬鈴薯的葉片以及葉片頸部產生危害,隨著發病的逐漸嚴重,最終導致馬鈴薯整株死亡。如果種植過程中,種薯帶有致病菌絲體,則馬鈴薯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十分困難,即使個別植株成功發芽,也會在芽期產生腐爛等情況,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孢子囊將會借助氣流的力量開始蔓延。除此之外,孢子囊還會讓馬鈴薯變成帶病種薯,一但在次年再次使用其作為種薯,則會造成晚疫病的在此爆發。

三、馬鈴薯晚疫病防治措施

(一)藥物防治

在對馬鈴薯的晚疫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藥物防治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措施。通過利用化學藥劑可以有效的殺死種薯上攜帶的致病菌絲體,以此來更好的避免種植過程中發生馬鈴薯的晚疫病。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藥物防治的過程中,農戶需要對藥物使用的時機進行把握,將藥物使用時間控制在晚疫病的發病初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的對其進行防治。一旦施藥時間過完,則難以對病害進行控制,還會促使病菌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另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農戶應該嚴格對藥劑的使用量進行控制,既要避免藥物使用過多引起的馬鈴薯毒素超標,同時也要避免施藥過多引起的土壤污染。目前在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過程中,藥效較好的農藥有精甲霜靈錳鋅、嘧菌酯或者百菌清等,農戶可以自行選擇使用。

(二)培植優良品種

藥物防治法雖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同時也會為農戶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同時也伴隨降低馬鈴薯品質以及危害環境的問題。為了更好的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培植對晚疫病抗性較強的品種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通過培養抗晚疫病的馬鈴薯品種,不但可以更好的提升農戶的經濟效益,同時對于保證馬鈴薯的產量以及品質也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需要注意的就是,在配置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培植殺菌工作,避免配置階段出現病菌傳染而引發大規模的晚疫病爆發。

(三)改革種植過程

在馬鈴薯種植的過程中,是感染致病菌最常見的時期,一旦在種植的過程中有塊莖感染了致病菌,就會造成晚疫病在一定規模內的爆發。為了更好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農戶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深耕深翻,同時對土壤進行滅菌處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降低塊莖受到病菌感染的可能性。在土壤滅菌的過程中,農戶可以采用深翻、澆水以及悶殺等措施,通過成本較低且綠色環保的方式來完成土壤殺菌。

(四)及時除草

除了直接感染之外,晚疫病的致病菌也可以在傳播的過程中寄生在其他生物之上,以此來擴大傳播范圍。在這樣的情況下,雜草一直是晚疫病致病菌最主要的宿主之一。為了更好的避免晚疫病的發生,農戶在種植馬鈴薯之前,需要首先進行細致的除草滅菌處理,通過消滅帶菌雜草的方式來更好的避免馬鈴薯感染和爆發晚疫病。在除草的過程中,農戶可以選擇使用滅生性除草劑,但需要嚴格按照要求使用,防治過量用藥造成的危害。

(五)加強預警技術利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技被應用在農業之中,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通過應用預警技術,可以對種植過程中的氣候、濕度以及土壤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對可能發生的病害進行預測。通過這樣的方式,農戶可以在病害發生之前針對性的采取各種措施,以此來避免病害發生或者將病害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最終達到降低自身損失的目的。目前針對晚疫病的預警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相關部門可以不斷提升研究力度,早日將完善的預警系統投入使用。

作為我國農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將會直接關系到我國農戶的收入以及我國經濟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更好的提升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農戶應該從品種培育、種植過程以及藥劑使用等一系列的方面入手,以此來不斷降低晚疫病爆發的可能,為我國農戶的經濟收益提升以及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作者單位:747500甘肅省臨潭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猜你喜歡
晚疫病菌絲體種薯
馬鈴薯種薯退化的原因及預防
臨汾市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預報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馬鈴薯晚疫病發生趨勢預報
馬鈴薯種薯貯藏性能和貯藏技術分析
葡萄糖酸鈉發酵廢棄菌絲體提取殼聚糖的研究
新型環保吸聲材料——菌絲體膠合秸稈
黑龍江省發現馬鈴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冬蟲夏草發酵液和菌絲體中主要核苷類成分分析
擬黃薄孔菌菌絲體的固體培養條件及CAT和SOD活力動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