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有機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2019-05-22 09:32郭丹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
關鍵詞:黑龍江整地高產

郭丹

黑龍江有機大豆營養豐富,是理想的補益食療佳品,目前用有機黃豆制作的豆制品成風靡世界,成為公認的健康食品。本文從黑龍江有機大豆高產栽培技術進行闡述,希望能夠對大豆種植戶有所借鑒。

黑龍江的有機大豆又被人們稱為植物肉,它從種到收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一斤有機黃豆相當于二斤多瘦豬肉或三斤雞蛋的蛋白質含量。有機大豆具有這么高的營養價值,研究黑龍江有機大豆的高產栽培技術,對提高黑龍江省有機大豆的產量和質量都有積極作用,我們要遵循自然規律,優勝劣汰,進一步促進有機大豆的高產優產目標的實現。

1栽種地的選擇

選擇適宜有機大豆生長環境的栽種地,可有效提高大豆的質量和產量。

1.1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之一

一是三年沒有施用化學肥料或化學農藥的、經過三年轉換期的地塊;二是新近深翻破荒的地塊; 三是此地塊已經三年沒有使用閑荒的地塊。

1.2 必須符合生長環境具體要求

一是氣候、土壤和地質條件必須滿足有機食品生長環境標準要求,能夠適應有機大豆的生長。二是選擇地塊要不靠近公路,在地塊周圍有樹木做隔離帶,而且周圍種植的是不易產生病蟲害的農作物,且施用化學農藥較少;三是所選地塊土質疏松肥沃,在30厘米厚的耕作層有機質和營養元素豐富,土地呈中性且通透性較好。四是所選地塊要地勢平坦,排水能力強,不發生積水現象,最好選擇山崗地為宜。五是選擇黑砂地為最好,壤地第二,并且要具有灌溉能力的地塊;六是注意大豆輪作要求,選擇地塊的前茬作物為玉米、小麥或高粱為宜,避免重茬影響。

2整地與施肥管理

2.1整地

2.1.1整地要求

深松深翻,再將田間大的土塊耙碎耙細趟平,要求地平土細沒有殘茬,一般深耕深度大約在20至30厘米之間。

2.1.2整地時間

大豆整地有春整地和秋整地之說,但黑龍江大部分是秋整地,秋天收獲結束后即將地深翻整地。深翻深度為20至25厘米,秋整地可以吸納秋季的雨水,起到蓄水保墑的作用;而春整地一般從4月中旬開始,為不影響作物的種植,應提倡早整地,春整地在早春時節就將地整平耙細,將地內殘枝清理出去,灑施符合標準的農肥,再頂漿起壟,對壟面鎮壓使其平整,等待播種季節到來。

2.2施肥管理

2.2.1施肥原則。禁止使用化肥農藥,施用發酵腐熟充分的有機糞肥最好,也可以使用有機食品組織許可的有機綠肥、或以秸稈、落葉、泥炭和綠色植物為主的堆肥或經過公證許可的的有機生物肥料等。但不能使用轉基因肥料。

2.2.2施肥方法。先施用70%做基肥,待春整地時再結合播種施入30%作口肥。

2.2.3施肥數量。若施用腐熟的有機糞肥,施用量30噸/公頃;若施用有機肥,則是40千克/畝,并配施農家肥。

2.2.4施肥時間。對于農家肥的施肥時間,可在秋整地時直接灑在地表,待整地深翻時可與土壤混合;而對有機肥來說,則分兩次施入,首次在秋整地或春整地起壟時施入,施入70%,第二次是在播種時將余下的30%施入。

3播種

3.1種子選擇和處理

種子選擇應選擇符合有機生產要求(GB4404.1規定的)的有機種子,經過國家或地方審定的品種,具有抗逆性和高產能力。禁止使用經過化學處理、誘變和輻射育種或包衣種子。種子要求顆粒飽滿,大小一致,沒有蟲蝕粒、病斑粒等。在播種前對種子需晾曬1至2天,來提高其發芽能力。

3.2播種時間

當地表10厘米深的地溫相對穩定,達到10℃以上時就可以進行播種,有機大豆的播種要略晚于常規大豆。

3.3播種要求

不能在澇洼地種植有機大豆。栽培密度要略高于常規大豆,一般每公頃34萬株左右。有機大豆播種采用人工或機械播種,采取大壟雙行等距點播的方式,雙行間的小行距在11厘米左右,播深4厘米,連續完成播種、起壟和鎮壓作業。

4田間管理

4.1間苗

對精量播種地塊,在第一片復葉展開前進行間苗,原則是“留壯除弱,留大除小”。間苗的同時一次性定苗。

4.2中耕除草

在幼苗出齊后要進行中耕除草,要求鏟趟三次,以達到滅草和深松土壤的作用,在封壟前進行最后一次中耕并培土。在生育期要人工鏟草3次,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劑,最后進行1次拔大草。

4.3做好排灌水管理

在降雨量大時,為防田間積水,要及時排出,若出現干旱天氣,則適時灌水以補充水分。

5病蟲害的防治

5.1防治原則

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方式。在防治時使用的物質和方法要符合有機生產規范要求和相關文件規定。若病蟲害過于嚴重,在使用藥劑防治時要得到認證機構許可方可使用。

5.2 防治措施

5.2.1選用具有抗病能力的品種。

5.2.2合理輪作。制作科學合理的輪作計劃,防止重茬和迎茬問題。

5.2.3采取物理措施,如使用黑燈光、性誘劑等物理措施誘殺蟲害,或為蟲害天敵生長創造生態環境,通過釋放天敵捕殺蟲害,如對大豆食心蟲的防治,可釋放螟黃赤眼蜂食用蟲卵,而對大豆蚜蟲蟲害來說,則引入天敵草蛉、食蚜蠅等抑制大豆蚜蟲為害。

5.2.4 采取農業措施,通過精耕細作,清理雜草,清除病蟲草源,降低病蟲害的發生。

6 收獲管理

當大豆葉色見黃,莖稈黃綠相間、豆粒圓潤時可進行人工收割,收割要選擇晴天進行,與常規大豆分開單獨進行收割。最好采用人工收割晾曬方式,當大豆水分降到13%以下時可以使用小型脫谷機脫粒,但不能使用聯合收割機進行直收。脫粒后的大豆避免在陽光下暴曬,以免影響大豆外觀品質。有機大豆要有專門曬場存放,精選入庫,每件有機大豆要定量包裝,并標明生產者、地塊、收獲時間和檢驗員等信息。專門倉庫儲存。

總之,有機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在技術細節上要求較為嚴格,但通過幾年的有機肥使用和科學試驗,有機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在改善地質狀況,提高大豆品質方面都有積極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164007 黑龍江省長水河農場第六管理區)

猜你喜歡
黑龍江整地高產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秋茬蔬菜高產有妙招
Write a caption
淺談造林穴狀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將實施精準補助
黑龍江 首推醫改問詢制
超級雜交稻廣兩優1128高產栽培技術
無公害大蔥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