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頭市肥料流通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幾點建議

2019-05-22 09:32劉巧英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
關鍵詞:包頭市養分配方

劉巧英

隨著新型肥料的研發,包頭市肥料市場流通的肥料品種越來越多,市場調查結果顯示:近幾年包頭市流通的肥料種類多達200種以上,應用量相對較大的產品也達到150種以上,種類多主要表現在一是肥料生產企業明顯增加,不同品牌的產品逐年增加,二是同一企業不同肥料品種明顯增加,尤其是新型肥料品種表現尤為突出。表面看肥料種類多,選肥用肥應更容易,但是實際上由于標識不規范、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的存在,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農民選肥和生產用肥。

1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復肥配方多,應用無針對性

復混肥料、復合肥料以及摻混肥料等三元肥料是包頭市農作物的主要基肥和種肥來源,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流通的復肥配方非常多,且40%和45%養分含量的配方居多,有些企業生產十幾個配方的復肥,且單一養分相差基本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左右。如此多的配方沒有按照作物或者區域進行施肥指導或者施肥說明,導致農民在購置復肥的時候存在盲目性,且偏聽銷售宣傳,會出現肥料養分與土壤養分和作物需養不符的問題。同時,復肥生產企業應歸并相近的配方,以銷售區域土壤養分狀況和主栽作物需養規律為基礎確定配方。包頭市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基本都是一季施肥,如果大田作物一畝地以施用復肥50kg計算,相差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個養分點的肥料養分折純計算基本相差0.5-1.5kg,施用在667m2上基本無太大差異,因此歸并配方,明確指導農民針對性的選擇配方是解決目前問題的關鍵。

1.2肥料標識不規范普遍存在,具有誤導作用

肥料標識應按照國家標準GB18382-2016進行設計和印制,標準對于肥料名稱、生產企業名稱、養分標注、施用說明等均有明確詳實的規定。但是流通在市場上的肥料產品標識普遍現在問題,只是嚴重程度不同。主要表現在一是肥料名稱不能直接反應產品,其中明顯夸大產品作用的比例較大,且以成分替代肥料名稱、以作用替代肥料名稱、產品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其中水溶肥料和微生物肥料較為嚴重基本占到流通產品總量的近30%;二是肥料養分標注不規范,標識中標注的養分與執行標準中的養分不符合,其中磷酸二銨、硫酸銨、復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等肥料中存在以有機質、硫、黃腐酸等等計入總養分的問題,其余產品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將非養分計入總養分,冒充高養分肥料;三是夸大肥料肥效,將治病、防病、膨果、促根、改良鹽堿地等作用一并進行顯著標注,如此標注之后有的產品貌似是農藥;四是肥料使用方法不詳實,在標識背面沒有明確的施用指導說明,有些肥料甚至沒有應用禁忌和施用量的說明。種種標識不規范,其最終都是誤導農民的根源,使得農民由于“高養分”、“高肥效”、“高作用”誤選誤用,中后期會造成脫肥、忽視病蟲害的發生等問題,最終減產。

1.3低養分含量肥料品種占有一定的比例,增加施肥成本

低養分含量肥料主要包括低濃度復肥、硫酸銨以及由硫酸銨或者氯化銨生產的一些單質氮肥。這些肥料大多含有十幾個至二十幾個養分,以養分含量低、肥料價格相對低、速效等吸引農民購買,但是隨著近幾年運輸成本的不斷提高,低養分含量的肥料每噸運輸成本明顯高于高養分含量肥料,施肥成本也相應增加。另,由于這些肥料養分含量低,肥料中的副產品相對較高,其副作用也被忽略。

1.4同種肥料質量不同,應用效果差異大

同種肥料質量不同主要表現在新型肥料上,由于原料以及生產工藝不同,肥料價格和肥效相差較大,施用后一方面直觀反應在作物長勢、產量和收入上,另一方面間接影響農民接受新型肥料的積極性,某些程度由于劣質新型肥料的應用阻礙了新型肥料替代傳統肥料,新型肥料應用受限。目前肥料登記證的申請以具有滿足生產的設備和生產車間、具有一定能力的技術力量、保障產品質量的控制條件和能力等為申報條件,只要企業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且能夠保障產品質量就可以進行肥料登記證的申請,但是對于生產能力大小以及產品質量高低沒有過多和過細的要求,導致一些肥料尤其是新型肥料的生產企業在設備以及生產工藝相對落后的條件下也能夠進行生產,且有些企業為占領市場而在原料上做文章降低成本,雖然肥料產品的養分符合執行標準要求,但是肥料利用率卻較低,肥料應用效果也大打折扣。

2幾點建議

2.1加強監管,源頭控制

由于肥料企業多、種類多,流通市場的監管力度有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進行源頭治理,對生產企業強化監管。一是提高肥料登記的相關要求,尤其是對于生產條件以及質量控制進行細化審核;二是對于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檢,提高規范生產意識,推動優質肥料的流通。

2.2各部門合力,凈化肥料市場

肥料監管,是工商、技術監督以及農業部門的職責,只有各部門合力,各司其職共同治理整頓市場,才能夠有力地打擊假冒偽劣肥料,警示肥料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凈化肥料市場。

2.3加大宣傳,提升企業規范生產和農民自覺抵制的意識

加大宣傳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加大對肥料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的宣傳,規范其生產或者銷售經營,從只看效益轉變為質量與效益并重;二是加大對農民的宣傳,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農民辨別真假肥料的能力,通過各種技術培訓與現場會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技術,使得農民能夠自覺抵制劣質肥料,從沿襲傳統施肥模式轉變為正確認識肥料標識、會選肥用肥。

2.4多方公布相關技術成果,農企合作將成果物化

近些年,隨著測土配方施肥國家資金補貼項目、有機質提升項目、新型肥料的試驗示范等多項技術的實施,各級農業技術部門在土壤以及肥料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相關工作,且獲得了海量數據,已經形成了多個技術成果,但是其技術成果轉化率較低。建議農業部門將相關的技術成果進行多方公布,鼓勵肥料生產企業進行參與,將多項技術成果轉化為實物,尤其是轉化為肥料的配方、科學施肥技術模式等,最終通過成果轉化將技術成果物化,推動產品下地,才能實現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

(作者單位:014010 包頭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猜你喜歡
包頭市養分配方
內蒙古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六(3)中隊
蘋果最佳養分管理技術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養分
絕密配方(下)
絕密配方(上)
年輕時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
包頭市東河區城市綠化現狀評價
包頭市“健康水工程”建設實踐與思考
配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