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造林技術存在不足點及改善對策分析

2019-05-22 09:32王曉磊石業海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
關鍵詞:林業部門生態效益造林

王曉磊 石業海

林業部門在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好林木的保護,這樣才能發展林業營造技術。林業部門首先要轉變自己的工作觀念,以新的造林技術改變當前的林業生態環境。在確立技術應用方案的時候,要吸取以前的教訓,總結成功的造林經驗,根據實際情況,有規劃的進行造林。

1人工造林技術

1.1播種造林法

需要根據種子的形態以及生長規律選擇合適的播種方式。(1)點播∶適合體積較大的種子,按照相應的間距,將種子放置在疏松的土壤內。(2)條播∶適合中等體積的種子,在播種過程中,經常采用機械播種方式,提高種子利用率和發芽整齊度。(3)散播∶適合小粒種子以及需要進行轉移栽種的種子。在播種造林過程中,會選擇種粒較大、易發芽、種源空虛的種子,同時,要求土壤內水分空虛。播種造林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穴播、塊狀播種、條插、縫插等。

1.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這種方法就是栽種一些根部比較完整的樹苗,我們也可以稱這種方法為植樹造林。種植的這些樹苗根不完整,所以在生長的過程中抵抗力比較強,和其他方式相比,成活率也比較高。但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根部的完整,如果跟不不完整就有可能會出現水分流失等多種狀況,樹苗整體的結構也會遭到破壞。所以在植苗造林的過程中,要想提高成功率,首先就要確保根部的完整,保證跟部水分充足。

1.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這種方法會利用樹木已有的枝干或者是根系作為材料,并培育這些材料。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而且能夠節省時間提高工作的效率。這種種植方法成活的效率也比較高。

2林業造林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2.1種苗測算不科學

現實中經常出現測算不科學、不準確的現象,種苗的來源不清楚,使用的標準不規范,操作程序不嚴格,很容易造成實際需要和苗木供應之間出現矛盾的現象。另外在使用分殖造林法時,不能準確分配母樹和幼苗之間的使用比例和標準,影響了造林工作的順利進行。

2.2造林技術不適宜

在選擇造林技術的過程中一定要慎重,要考慮到當地的地域特色,以及當前的經濟狀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重點分析確立最終的方案。因為在操作過程中當地的地理環境部門的實際經濟條件,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不同的植樹造林方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3管理不科學,缺乏操作性

當前林業部門在進行林業資源管理的過程中選擇的是粗放式的方法。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選擇的管理模式也比較先進,對工作方式進行了詳細的制定。但在實際運行中程序繁瑣僵化,缺乏可操作性和靈活性,導致多數方案和制度流于形式,無法真正付諸實施。這些都是林業管理普遍存在的現象,嚴重制約了林業健康發展。

3提高林業造林技術水平的具體措施

3.1注重前期造林育苗優化設計

在營林造林的過程中,要堅持長遠規范,可持續性發展。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要符合國家的戰略要求。每一年都要制定造林計劃,并對具體的設計方式進行探討。根據本地區的特色選擇合適的造林計劃,以及組織方案。種植的不同苗木生長規律不同,栽培計劃也各不相同。要堅持整體設計,針對性管理,也要考慮到林木排布的密度。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做好前期的開發,確保選擇的技術符合要求。還要做好配套設施的建設,確保選擇的技術可行性比較強,方便工作人員的操作。

3.2加強設計方案編制和繪制技術應用探索

制定完規劃方案之后,所有的環節都要嚴格的按照方案的要求進行。對選擇的林業技術要進行重點分析,并在這個基礎上優化設計方案。前期要做好材料,以及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明確造林計劃的目的。針對當前植樹造林過程中選擇的造林技術重點分析,明確選擇這種技術的目的。在確定方案之前要對當地的地形和環境進行再次勘察。確保選擇的技術可行性比較強。林業部門也要和其他部門配合在,設立防火護林的標志燈,根據具體的區域分布設立一定的防護措施。要把技術圖紙上的設計內容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之中。

3.3注重造林技術的持續開發和應用

要根據樹種和分布密集程度對樹種培養方式、具體方法、栽培技術、生長條件、應用規格等進行全面分析,確保采伐地造林再生具體幼苗栽培方案可行,挑選出最適合生長的樹種,要對油松和落葉松等生長規律進行分析,根據栽種地區周邊地質條件,選擇最適宜的生長地區。針對火燒跡地造林情況,既要做好樹種選擇,又要做好火燒跡地現狀勘查和造林計劃制定,根據環境改善程度循序進行樹種栽培,確保生長周期的穩定性、科學性,要建立后續管理維護計劃,定期進行樹種生長情況檢查,查閱相關的資料,建立生長動態成長檔案,確保造林技術有效應用,提高造林管理整體水平。

3.4注重林業生態效益

首先,在造林過程中,需要注重林業生態效益,以經濟效益為基礎,促進經濟發展,從而為林業生態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進一步促進林業發展。其次,林業造林是一種綠色勞動生產過程,其生態效益在于需要保障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資源的循環。綠色產業作為林業造林的支柱,可以通過將林業與林業、林業與農業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林業發展。當前林業造林中,人們越來越重視林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密不可分的關系。

總之,林業資源屬于一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一方面能夠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所以,這就要求林業相關工作人員,結合不同地區林業發展現狀,使用科學的造林方法,以及合理的林業資源管理措施,做好林業管理。

(作者單位:152300 黑龍江省海倫市國營通肯河經營林場)

猜你喜歡
林業部門生態效益造林
關于新時代環保背景下我國地方林業部門審計工作的思考
探析如何加強林業部門預算管理工作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開先河
淺議造林的意義
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的探討
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
灰色關聯投影理論在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評估中的應用
浮世繪
大興安嶺年創生態效益160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