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莫西林膠囊國內外現狀比較分析

2019-05-23 03:09王婷婷洪建文
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 2019年2期
關鍵詞:溶出度限度阿莫西林

王婷婷,洪建文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廣州 510030)

阿莫西林(amoxicillin,羥氨芐青霉素)為β-內酰胺類半合成的廣譜青霉素類抗生素,由英國比徹姆(Beecham)公司于1972年研制,是繼氨芐西林后市場上第二個氨基青霉素類抗菌藥物。由于其在治療兒童肺炎等方面的突出優勢,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目錄[1],并推薦本品作為首選的β-內酰胺類口服抗生素。我國亦將0.125g和0.25g規格阿莫西林膠囊列入我國基本藥物目錄[2],阿莫西林在我國抗生素基層臨床用藥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國1976年開始生產阿莫西林原料[3],1982年首次批準生產單方制劑[4]。國內批準上市的有片、腸溶片、膠囊、干混懸劑、顆粒劑、注射劑等劑型,其中以阿莫西林膠囊為主。本文就阿莫西林膠囊的國內外現狀進行了比較分析。

1 品種基本信息

1.1 活性藥物成分(API)理化特性

阿莫西林(C16H67N3O5S·3H2O)化學名為:(2S,5R,6R)-3-,3二甲基-6-[(R)-(一)2-氨基-2-(4-羥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雜-1-氮雜雙環[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5]。

圖1 阿莫西林結構式

經查閱《日本橙皮書》,阿莫西林的解離常數(25℃):pKa1=2.6(針對羧基,采用滴定法測定);pKa2=7.3(針對氨基,采用滴定法測定);pKa3=9.7(針對苯酚的醇羥基,采用滴定法測定)。阿莫西林在酸中溶解度較高,但較不穩定,在各溶出介質中的溶解度(37℃)與穩定性見表1。

表1 溶解度與穩定性

1.2 臨床信息

阿莫西林為廣譜半合成青霉素,是治療細菌性感染的常用藥物。其制劑進入體內后通過主成分阿莫西林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揮殺菌作用,可使細菌迅速成為球狀體而溶解、破裂,故其殺菌作用優于氨芐西林,對大多數致病的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包括球菌和桿菌)均有強大的抑菌和殺菌作用,臨床上廣泛用于治療敏感細菌(不產生β-內酰胺酶菌株)所致各種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皮膚等的感染,尤其對支氣管分泌管具有極強的滲透性,是支氣管炎患者最直接的治療藥物,且療程結束后一般不易復發[6]。

1.3 不良反應

阿莫西林主要臨床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肝功能損害等。其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頭昏、皮疹[8]。有研究人員指出其不良反應臨床表現位列前3位的分別是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全身性損害和泌尿系統損害,共占阿莫西林不良反應的80.58%,其中皮膚反應46.29%、過敏性休克21.71%,其它如精神抑郁、耳鳴、血象異常改變等病例發生不多,過敏反應是阿莫西林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

在泛珠三角不良反應網絡管理臺平臺共檢索到該品種近3年不良反應信息435條,其中一般不良反應信息347條,嚴重不良反應信息18條,新的一般的不良反應信息44條,新的嚴重的不良反應信息15條。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及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1.4 藥代動力學

阿莫西林較為耐酸,口服后吸收迅速,約75%~90%可自胃腸道吸收,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不顯著,但不耐酶??诜?.25g和0.5g,tmax約為2h,Cmax分別為5.1μg/mL及10.8mμg/mL,約為氨芐西林的2倍,6~8h內約為60%的藥量自尿中排泄[6]。

1.5 生物藥劑學分類(BCS分類)

根據BCS 分類系統,藥品被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Ⅰ類):高溶解性、高滲透性(High Solubility- High Permeability),第二類(II 類):低溶解性、高滲透性(Low Solubility-High Permeability ),第三類(lII 類):高溶解性、低滲透性(High Solubility-Low Permeability),第四類(lV 類):低溶解性、低滲透性(Low Solubility-Low Permeability)。

阿莫西林在不同組織公布的BCS分類不盡相同,由于WHO與FDA分類對高滲定義不同,因此WHO認為是1類,FDA認為是1類或3類。此外,TSRL公司認為是4類,BDDCS認為是3類。

2 阿莫西林膠囊國內外情況

2.1 國內外上市情況

查詢英國EMC網站獲知,1972年4月19日Beecham Group plc的阿莫西林膠囊在英國獲批上市(商品名AMOXIL),有250mg和500mg兩個規格?,F共有4個企業產品在英國先后獲得上市許可,持證商分別為Beecham Group plc、Athlone Laboratories Limited、Mipharm Ltd及Accord Healthcare Limited。

查詢美國FDA網站獲知,1982年1月前葛蘭素史克(GSK)生產的阿莫西林膠囊獲批上市(商品名AMOXIL),申請號為N050459,但2009年9月該產品已終止上市?,F共有7家公司的14個產品獲得FDA批準,均有250mg和500mg兩個規格。

日本最早上市的含阿莫西林的制劑產品為安斯泰來制藥與協和發酵麒麟株式會社發酵的阿莫西林膠囊(250mg)和阿莫西林細粒劑(100mg/g),上市時間均為1975年1月?,F有日本協和發酵、安斯泰來制藥、武田制藥、東和藥品等7家公司的14個批號產品在日本上市,規格為125mg和250mg,其中125mg批文多于2011年6月后獲取。

阿莫西林為我國最常用的口服青霉素之一, 膠囊劑又為該品種最主要劑型。我國已批準上市阿莫西林膠囊規格為125mg,250mg及500mg?;蛞虻貐^人種差異,中國和日本市場以250mg和125mg規格的阿莫西林膠囊為主,而歐美上市的500mg規格產品在國內較為少見。國內批準文號眾多,其中多數批文為2007年以前獲得。2008年該品種國評抽驗報告顯示當時國內約有430個膠囊批文,但國評抽樣文號覆蓋率僅29.3%,部分企業因品種生產線未過GMP認證、原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高或市場占有量小等原因放棄生產。截止日前,國內阿莫西林膠囊共有140家生產企業,241個批準文號(0.125g:81個、0.25g:143個,0.5g:17個),另有香港聯邦制藥廠有限公司及香港澳美制藥廠的5個進口批文。由此可見,近年來,膠囊批文雖有大幅度減少,但實際擁有企業仍眾多。

2011年國家評價性抽驗該品種數量前三位的為石藥集團中諾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及哈藥集團三精明水藥業有限公司。近年來藥物綜合數據庫(PDB)樣本醫院銷售數據顯示,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份額相對較高,銷售金額占比穩定>60%。零售市場份額未見明顯集中,據中康資訊統計,2016年聯邦制藥占據24.6%的份額,其次為哈藥集團16.1%及石藥集團15.2%。

阿莫西林膠囊作為國內一致性評價工作熱點品種,競爭激烈,截止到2018年4月,共有60余家企業提交了參比制劑備案,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4家企業開展了臨床生物等效性(BE)試驗,截止到2018年4月,共有5家企業已完成BE試驗。

2.2 國內外參比制劑情況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指定GSK的阿莫西林膠囊250mg和500mg規格產品為指定的對照標準制劑(Reference Standard, RS),但該產品現已撤市?,F有7家公司產品被FDA認可生物等效,其中TEVA的0.5g規格的阿莫西林膠囊為指定的參比制劑(Reference List Drug, RLD)。

日本橙皮書中阿莫西林膠囊參比制劑為協和發酵麒麟株式會社及安斯泰萊制藥生產。

表2 EMC網站阿莫西林膠囊處方信息

表3 FDA網站部分阿莫西林膠囊處方信息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于2017年5月公布了仿制藥參比制劑第三批及第四批目錄,其中0.25g和0.5g規格的阿莫西林膠囊的參比制劑,均為Beecham Group plc在法國生產,英國上市的產品。

2.3 國內外產品處方及生產工藝

查詢EMC網站及FDA網站阿莫西林膠囊相關輔料信息獲知,國外阿莫西林膠囊輔料組成相對簡單(見表2~3),最常用輔料為硬脂酸鎂。其中Beecham Group plc的產品中(我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指定參比制劑)僅含輔料硬脂酸鎂,由輔料組成推測其生產工藝為干法制粒。

國內不同廠家的阿莫西林膠囊處方在輔料的選擇上存在較大差異,且輔料加入種類及數量相對較多(見表4)。國內常用輔料有:羧甲基淀粉鈉、淀粉(崩解劑、賦形劑)、硬脂酸鎂、滑石粉、液體石蠟(潤滑劑、抗黏劑、助流劑)、乳糖(矯味劑)、十二烷基硫酸鈉(親水基表面活性劑)等[7]。

國內阿莫西林膠囊存在干法制粒和濕法制粒兩種生產工藝。早期多采用傳統濕法制粒技術,后研究發現阿莫西林對濕熱不穩定[10],隨溫度升高,阿莫西林會逐漸失去結晶水并降解[11],濕法制粒長時間的制粒和加熱干燥過程會導致雜質增加、含量下降等問題,采用干法制粒工藝,能降低濕法制粒過程中遇熱降解的風險[12]。

2.4 國內外質量標準比較

阿莫西林膠囊質量標準在《中國藥典》2015年版二部(Ch.P.2015)、英國藥典2018年版(BP2018) 、美國藥典41版(USP41)及日本藥典17版(JP17)中均有收載,對比標準發現各控制標準主要在溶出度、有關物質控制等方面存在差異。

2.4.1 溶出度檢測方法

BP2017未收載溶出度檢查項,將各國藥典溶出度方法與FDA溶出數據庫及日本橙皮書中收載方法進行對比發現,中國藥典要求不同規格的阿莫西林膠囊均要在籃法100r/min條件下,45min內釋放量達到80%,而美國藥典和日本橙皮書對不同規格產品均有不同限度要求,其中500mg規格產品在同樣籃法100r/min條件下,90min內釋放量達到80%,250mg規格產品60min內釋放量達到80%,即均可滿足美國藥典要求。而日本橙皮書要求產品在60min內釋放量達到75%,同時采用了同樣轉速條件下更為劇烈的漿法。中國藥典在溶出方面要求相對較高(見表5)。這意味著國內產品因為溶出度限度設置的原因,必須擁有更快的溶出速度方能滿足質量標準要求,故國內部分廠家在產品中加入各種功能性輔料促使藥物快速溶出[13]。

表4 國內不同廠家阿莫西林膠囊所用輔料

2.4.2 有關物質控制

各國藥典均采用HPLC法測定阿莫西林膠囊中有關物質,但在該品種雜質控制限度上存在較大差異。其中JP17和BP2018僅對單個未知雜質限度進行控制,中國藥典控制單個未知雜質(1.0%)及總雜質 (5.0%)限度,而最新的USP41列出了該品種中可能存在的多種雜質,并針對各已知雜質區別性設立不同限度,且總雜質限度為7.0%(見表6)。有研究人員指出現行中國藥典標準對阿莫西林口服制劑中有關物質控制較為簡單,且色譜系統不能夠全面的展現制劑中雜質的分布和數量,建議在有關物質檢查項下增加阿莫西林噻唑酸、二酮哌嗪(2R)阿莫西林、阿莫西林閉環二聚體雜質等單個雜質含量限度[14]。

表5 阿莫西膠囊溶出試驗條件對比

表6 阿莫西林膠囊有關物質限度對比

2.4.3 其他

阿莫西林聚合物為中國藥典特有控制項目,用于控制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致敏性高分子雜質。中國藥典自2005年版起開始收載該品種聚合物檢測項目,采用傳統葡萄糖凝膠G10色譜系統體系,規定限度為0.2%。國內319批阿莫西林膠囊普遍聚合物含量在0.009%~0.2%之間,均值為0.069%,均低于限度[14]?,F行阿莫西林膠囊有關物質C18色譜系統中亦能檢出阿莫西林閉環二聚體、阿莫西林閉環三聚體等相關高分子雜質[14],提示研究人員可進一步探討高分子雜質控制色譜體系替代的可能性。

另外,現行各國藥典對阿莫西林膠囊的含量限度各有不同,中國藥典為(90.0%~110.0%),美國藥典為(90.0%~120.0%),英國藥典為(92.5%~110.0%),日本藥典為(92.5%~105.0%)。

3 阿莫西林膠囊質量與質量控制情況

2008年、2011年及2012年我國分別就阿莫西林相關口服制劑開展了國家評價性抽驗工作,評價性抽驗結果顯示,國產阿莫西林膠囊雖生產廠家眾多,且工藝處方存在一定差異,但目前國內阿莫西林膠囊質量基本能符合現行標準要求[14]。

由于不同廠家阿莫西林原料及制劑生產及處方工藝不同,且部分企業生產工藝控制穩定性較差,同時受儲運條件等客觀因素影響,國內阿莫西林膠囊不同廠家間的雜質分布及含量存在較大差異,且同一廠家不同批次間雜質量也存在較大差異。國內不同廠家300多批次阿莫西林膠囊最大單個雜質含量在0.18%~0.94%之間,均值0.47%(限度1.0%),總雜質含量在0.64%~3.9%之間,均值2.04%(限度5.0%)[7]。國產阿莫西林膠囊有關物質含量雖均低于規定限度,但國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由于國內現行標準多僅對阿莫西林膠囊中單個雜質和總雜質含量進行控制,收集國內部分企業主要已知雜質測定結果,并與參比制劑進行對比,結果見表7,國產阿莫西林膠囊雜質分布與雜質量與參比制劑存在一定差別,部分廠家國產阿莫西林膠囊雜質控制總體水平或優于參比制劑。

表7 國內部分廠家有關物質結果對比

2011年該品種國評抽驗顯示,國內不同廠家阿莫西林膠囊溶出均能滿足現行藥典要求,但在不同介質中的溶出曲線存在一定差異。對國內91個廠家阿莫西林膠囊在4種溶出介質中的常規溶出測定結果顯示,國產阿莫西林膠囊溶出行為可大致分為3類,約89%樣品在4種介質中均按適當的速率溶出,約4.4%樣品在除酸以外的其他三種介質中0~5min累積溶出率在15%以內,存在溶出延遲現象,約6.6%的樣品在pH4.5或pH6.8的溶出介質中存在溶出延遲現象,推測其與膠囊崩解遲緩和粉末浸潤性較差相關。樣品普遍在pH為1.0的介質中溶出較快,在15min內均可>85%[7]。

各國藥典、日本橙皮書中阿莫西林膠囊溶出度測定方法在裝置、轉速、限度控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中國藥典溶出限度設置對國產樣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中國藥典阿莫西林膠囊溶出度測定方法,將國內某優勢企業制劑與參比制劑水中溶出曲線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其溶出速率快于參比制劑,見圖2。

4 討論

圖2 國內某優勢企業制劑與參比制劑溶出曲線比較圖

有文獻報道印度研究人員對其市場上阿莫西林膠囊仿制制劑與原研制劑進行生物等效性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并不一致[15],而國內部分仿制制劑與參比制劑在工藝處方、產品內外包材、產品質量控制、體外溶出水平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提示該品種確實需要進行一致性評價。按照國家藥品監督部門的相關要求,阿莫西林膠囊作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品種,須在2018年底完成一致性評價工作。由于其臨床應用廣泛具有較大的市場價值,已成為我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的熱點品種,多數相關企業已開展相關工作,且目前已有一家企業通過了一致性評價。針對一致性評價工作,建議關注以下幾方面問題。

4.1 原料對評價的影響

即使看似無關緊要的化學細微差異對于仿制藥的體內療效一致性也具有重要影響,即使是符合現行藥典要求的仿制藥,也可能因為API的細微雜質種類或量的影響,導致體內療效不一致,從而仿制失敗,而這種細微差異在現行法規條件下無法檢測[16],可見API對產品質量與療效一致性的影響顯著。阿莫西林的合成有化學法和酶法兩種工藝,目前廣泛采用的是化學法。研究人員指出,兩種工藝產品晶型不同,酶法產品晶體相對較大、完整且規則。同一物質的不同晶型在熱力學方面的參數不同,這些差異影響藥物的內在質量和穩定性,酶法阿莫西林產品雜質少,且更穩定[17]。制劑中的雜質大部分來源于原料,國內用化學合成法和酶法兩種工藝生產的原料制備的阿莫西林膠囊,其雜質數量和含量存在有明顯差異,化學合成的原料中對羥基苯甘氨酸和二酮哌嗪(2R)阿莫西林的含量遠高于酶法,酶法原料除閉環二聚體含量稍高,其余雜質含量均低于化學合成法[14]。同時原料晶型可能會對制劑的溶出行為帶來一定影響[18],原料生產工藝及質量控制對制劑質量與療效的影響值得關注。

4.2 評價中質量標準的修訂

我國阿莫西林膠囊仿制制劑與參比制劑在原輔料、生產工藝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建議生產企業應結合原輔料情況和自身工藝特點針對性擬定相關質量標準,更科學合理地控制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特別要關注有關物質控制水平的提高,同時中國藥典該品種現行有關物質標準較國外標準也存在一定提高空間。另外,中國藥典溶出度限度指標設置的科學合理,也有待通過一致性評價工作開展而不斷提升。國內產品因中國藥典溶出度限度設置的原因,必須擁有更快的溶出速度才能滿足質量標準要求,所以國內仿制制劑與參比制劑的體外溶出曲線可能存在一定差異。我國公布的0.25g及0.5g規格產品的參比制劑均為Beecham Group plc在法國生產,英國上市的產品,該產品不一定能完全符合中國藥典溶出度的要求,仿制制劑評價研制時如其溶出行為與參比制劑完全一致,可能面臨不能完全符合現行中國藥典溶出度要求的情形,尤其是500mg規格產品。

4.3 產品過程控制

體外溶出曲線雖不能完全代表藥物的體內溶出情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產品的工藝控制水平,評價性抽驗結果顯示國內仿制制劑的體外溶出批間和批內差異較大[7],提示我國產品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中,應更加關注生產過程控制,關注產品工藝穩定性及質量穩定性。

4.4 評價方法

臨床試驗為傳統的生物等效性評價方法,近年來的研究普遍認為,基于BCS理論的體外溶出度實驗是最能替代藥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體外實驗方法。日本利用藥品在4種特定溶出介質中的特征溶出曲線,控制不同產品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美國FDA 2004年推出了固體制劑溶出曲線數據庫。而CFDA也于2015年5月公布了《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豁免指導原則的通告(2016年第87號)》,并于2017年11月擬定了首批《可豁免或簡化生物等效性試驗(BE)品種》名單,其中44個品種豁免BE,13個簡化BE。符合豁免原則的品種,允許企業用體外溶出度試驗方法進行一致性評價。阿莫西林膠囊未在此列。盡管目前完全通過體外溶出度方法預測不同處方的該品種在體內的行為仍存在諸多難題需要解決,相信隨著一致性評價工作推進,會促進該品種體內與體外相關性研究的深入,從而產生多種生物等效性評價方法的可能性。國內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結合溶出度實驗評價該品種生物等效性,指出釋放速率在延長至t85%=45min時,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同口服阿莫西林溶液仍具有生物等效性,具有不同的溶出特性的國產阿莫西林膠囊在胃腸道內釋放速率的不同不會引起生物利用度的差異,生物等效[19]。同時國內與參比制劑產品工藝、處方、體外溶出曲線等不完全一致的產品也成功通過了BE試驗,也從側面印證了研究人員推論,有利于后續企業開展該品種的一致性評價工作。

猜你喜歡
溶出度限度阿莫西林
指責也該有限度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知識與能力提升
水飛薊素固體分散體的制備及5種成分的溶出度
梔子金花丸中3種成分溶出度的比較
羅布麻葉分散片的制備及溶出度測定
探討果膠鉍與阿莫西林聯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效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鈉/舒巴坦鈉(2∶1)有關物質的測定
新人參二醇滴丸制備及體外溶出度研究
阿莫西林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不良反應的對比研究
咳停合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建立與驗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