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旦角身段藝術特征分析

2019-05-27 14:19吳冰
戲劇之家 2019年10期
關鍵詞:旦角身段藝術特征

吳冰

【摘 要】旦角身段作為戲劇表演中一種重要的外部技法,會對表演的藝術特性與整體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強化旦角身段控制非常重要。本文以旦角身段為研究對象,重點就其藝術特征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旦角;身段;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J82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0-0021-02

在戲劇表演中,“身韻”是影響旦角表演藝術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的“身”是指身段,“韻”則是指韻律。如果脫離了身段,旦角就無法塑造出神形兼備、栩栩如生的舞臺形象,同樣無法表達出角色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更無法引發臺下觀眾共鳴。因此,對于旦角身段藝術特征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一、戲劇中旦角身段的美

(一)體現于基礎身段動作

身段是戲劇旦角在舞臺上面進行角色表演時的一個重要技法,其美的特性體現在步法、身法以及手眼等動作方面,會直接影響表演的藝術效果。以一“指”這個最簡單的旦角身段動作為例,雖然其僅為簡一個單的手腕動作,但是為了表現出其優美特性,同樣需要確保相應的動作要掌控到位。在起勢時,要利用大臂帶動小臂,按照圓的形狀轉一周或劃一圈,切不可直來直去地做動作,之后再帶動手腕與手指向外側指出,這樣就可以完成一“指”這個身段動作。而旦角身段的美,離不開表演者“腰”的動作,力求可以實現“一腰帶百勁”的表演效果。在旦角進行手足表演的同時,要以圓弧形來進行腰部運轉,有效結合手足、動態與意念,這樣就可以利用腰的流動變化來帶動四肢隨著腰部的弧形路線來相應地劃出各種大小圈,最終可以展現出類似于圓形弧線的表演動作。在古代,常常將年輕女性的腰肢比作微風柳,自然而又呈現為剛柔并濟的效果。同理,在戲劇旦角表演過程中,身段同樣不能散垮,也不能過分僵硬,需要猶如“微風柳”,做到剛柔并濟,這是凸顯旦角身段美的重要保障。

(二)體現于組合身段程式

在戲劇旦角表演過程中,水袖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工具,在增強旦角表演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于旦角所采取的水袖身段動作而言,其可以借助組合身段動作的靈活應用,對憤怒、狂喜以及慌亂等多樣化情感與心理進行簡單表達。比如,如果旦角在表演時想要表達憤怒的情感,可以采取拋袖的身段方式來進行表達;在表達情人離開的意思時,可以采取揮袖的身段方式來進行表達;在表達人物沉思或下場意思的時候,可以采取背袖的身段方式來進行表達,此時還可以借助多種水袖動作來表達多種含義,同時也凸顯了旦角身段的藝術之美。在當前的戲劇旦角表演中,關于水袖的運用技巧最為豐富,如以程硯秋為代表所形成的“程派水袖”的身段動作可以概括為“勾”“沖”“揚”“甩”“抖”“打”“撣”“撥”“撐”和“挑”十個字,借助這些不同技法的組合,可以使旦角的身段表演呈現出萬千變化效果,同時也可以借此來對旦角表演人物的情感進行直觀表達,對于角色劇情發展會產生重要促進作用。

二、戲劇中旦角身段的韻律

(一)身段神韻的“意”

在戲劇表演當中,“意象”“意趣”和“意境”等是關乎表演效果的關鍵因素,主要是要高度重視表演中的細微之處,具體表現為表演角色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或一聲一韻等來表現出相應的“意味”。在戲劇旦行中,旦角同樣可以借助身段來傳情繪神。而旦角神韻的“意”與“氣”主要體現在人體造型及其動作規律上。比如,借助“扭”“曲”和“傾”等基本勢態或形態來凸顯出不同的身段美與意蘊。

(二)身段神韻的“勁”

在戲劇旦角身段表演過程中,一般會有效融合“勁”與“力”。通過旦角在舞臺表演過程中控制自身的舞姿與體態,配合相應的表演技巧與技術等來展現出表演的神韻。實際上,在旦角表演中所形成的的身段譜口訣中,就主要涵蓋了外形與內心這兩個方面,如其中“行于肩,跟于臂”主要是指外在形體動作范疇;“心一想,歸于腰,奔于肋”則主要是內在動力氣流范疇,或者說是“心氣兒”和“心勁”的有效結合。通過有效結合內心的無形部分和外形動作的有形部分,可以在二者相互滲透的過程中增強身段動作的韻律,進而可以淋漓盡致地表達相應的藝術效果。

(三)身段神韻的“律”

在戲劇表演期間,“以律顯韻”是將外在的形體動作路線或規律等相關動作進行身段表演。而戲劇身段本身是一種具有程式性特征的表演模式,期間需要非常注重控制各種音樂節奏的快慢或動作幅度的大小。在戲劇旦角表演過程中,為了增強表演的整體效果,就必須要高度重視身段韻律與美感的控制,具體就是要做到動作的“圓”,即以圓線形或圓形等來對旦角身段表演之美的效果進行科學評價。簡言之,戲劇旦角身段動作實際上可以當做一種畫圓圈的藝術,所以不管是動作上的小圓、大圓還是半圓,又或者是舞動的圓或是靜止的圓,它們都遵從“弧線”或“圓”的相應規律。只有掌握這種動作規律,才能增強身段動作表演的藝術魅力。

總之,旦角身段是否具有美的特性,會對整部戲劇表演是否具有韻味、魅力以及藝術效果等產生直接影響。在戲劇表演過程中,旦角身段之美與韻體現在表演者身段的運行規律與技巧上,這需要旦角長期進行反復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時還要注意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與發展戲劇藝術。

參考文獻:

[1]許寶東,邱立艷.論戲曲表演程式與人物塑造間的關系[J].戲劇之家,2014,(8):75-75.

[2]秋艷.談戲曲舞蹈身段的韻[J].戲曲藝術,2017,(3):103-106.

猜你喜歡
旦角身段藝術特征
戲曲扮相的“變”與“?!薄獜那宕撩駠呐影l式與旦角容妝
施光南在京劇創腔領域的探索——對現代京劇《紅云崗》旦角唱腔的顛覆性設計
梁素珍廣東漢劇旦角表演藝術特色簡析
《審音鑒古錄》身段譜管窺
從昆曲身段譜說到明清時期《牡丹亭·游園驚夢》演出
放下身段,才有快樂
天祀園的身段營銷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