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環境下隱私權的法律問題分析

2019-05-27 10:36石婷
青年與社會 2019年14期
關鍵詞:網絡隱私權法律保護

摘 要: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科技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物聯網的發展雖然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在用戶人格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隱私權的保護上顯得尤為突出。我們在享受物聯網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好處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伴隨它而產生的更多更復雜的用戶隱私權侵權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極為重要。

關鍵詞:物聯網產業;網絡隱私權;法律保護

一、物聯網體系架構與發展

繼互聯網產業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后,物聯網的誕生無疑再一次將信息產業推上了一個新的頂峰?;ヂ摼W實現了人與計算機的相連,而物聯網將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對話”。其架構包含三個層面,處在最底端的感知層、進而是網絡層及最后呈現出來的是應用層。感知層是整個物聯網體系的基礎,它的主要任務是信息采集,用到的重要技術是射頻識別技術(RFID)與傳感器技術;網絡層的主要功能是實現網絡的連接管理以及數據管理,目的是將信息傳送到應用層。我們現在常聽到的大數據、云計算就是這一層面的主要技術;最后應用層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對信息進行處理最終實現識別、控制、監測等功能。

物聯網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從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首次提出物聯網的概念到現在也不過短短的十幾載,物聯網的成長速度之快以及所涉及到的領域和范圍之廣讓人咂舌。當然,我國也十分重視物聯網的發展及研究,從2009年國務院總理到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后,國家就一直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大力加快推進物聯網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由于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猶如一塊誘人的蛋糕,以至于國內很多企業在自身條件并不十分成熟的情況下也要搶先占領市場,但他們在管理、信息搜集及保護上都存在許多問題,導致我們國家物聯網的行業發展并不十分規范。用戶隱私權被侵犯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何提高我國物聯網發展用戶隱私權的保護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物聯網隱私權侵權分析

從法律層面上講,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與第三人或組織無關的個人信息以及自由支配自己生活和獨有空間領域的權利。它是公民人格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之一。而網絡隱私權則是指自然人對其個人網絡數據信息和個人網絡空間不被他人侵犯的權利。

(一)物聯網隱私權侵權的客體

因為網絡環境的特殊性,所以網絡隱私權侵權的客體也有別于普通侵權的客體。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人數據信息。這可以包括以下幾種:(1)個人基本信息、社會信息以及家庭信息。網絡運營者不得在未得到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披露個人數據信息。(2)網絡環境產生的個人信息。包括電子郵件地址、IP地址、個人博客或網絡空間、個人網絡名稱等;(3)用戶的財產狀況。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同時,電子銀行也伴隨著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所以對個人的電子銀行卡信息、財產狀況以及交易與支付信息的保密也十分重要。

第二,個人瀏覽網頁信息。如瀏覽網頁蹤跡、上網域名或上網習慣、喜好瀏覽的網頁、購物習慣等均屬于個人的隱私。顯示、跟蹤、整理分析并將這些數據信息在公眾面前公布或提供給其他人使用也是對隱私權的一種侵犯。比如知道某人的IP地址后對其電腦進行攻擊或將別人瀏覽了一些黃色網站或辦公時間上網等信息私自泄露等都是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

第三,個人生活安寧。用戶的網絡生活在未經本人允許的情況下免受他人的打擾,例如個人電子郵箱、微信微博等聊天軟件以及個人的網絡空間等。除此之外,還有個人的聯系方式也應該不被他人非法獲得而進行電話和短信騷擾。

(二)物聯網隱私權侵權的成因分析

下面我們將從物聯網框架結構和主要技術入手對隱私權侵權行為進行剖析。

感知層面:無線電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這一層面重要的一項技術。該技術也應用于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例如去超市購買東西物品上的條形碼、乘坐公交時刷的公交卡,出入家門時刷的門禁卡、圖書館自主借還書等等都用到了RFID技術。我們在初始辦理這些卡片的時候就會填入各種個人信息,這些信息會因為涉及范圍的廣泛性而很容易被一些無良商家獲取和利用。

網絡層面:云計算與大數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們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的。我們現在每天都在大量的瀏覽不同網頁,而這些網站也在不知不覺中搜集我們在瀏覽過程中留下的痕跡。網絡運營者會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對搜集到的海量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得出我們的偏好和習慣,從而對我們進行準確的商品推薦。這就猶如在我們的網絡中安裝了一個追蹤器,我們的網絡隱私被肆意偷窺。

應用層面:很多軟件在下載安裝的初始都會請求用戶授予一些讀取個人信息的權限,如果不同意,此軟件則不能順利安裝。除此之外,安裝這些軟件的同時會不知不覺的同時捆綁安裝了其他軟件,而這些軟件極有可能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搜集他們手機或者電腦里的私密信息傳至軟件提供者的手中,而有些運營商的會以此為資源將這些信息進行出售和販賣。

在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如果我們不重視隱私權的保護,我們就極有可能像電影《楚門的世界》中的主人公楚門一樣,完全透明的活在公眾的世界中,毫無一點隱私可言。技術是無罪的,但如何能規范技術的使用,減少或避免物聯網隱私權侵權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對整個社會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物聯網隱私權的保護方式

(一)國際通用模式

1.立法模式。由國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侵權救濟機制。對網絡服務提供者搜集用戶個人數據及網絡隱私信息的行為通過法律的方式加以規范和約束,哪些數據可以搜集使用,哪些數據不可以跟蹤搜集,都由法律進行明確規定,從而使網絡用戶的個人隱私得到保護。

2.行業自律模式。這種模式即為由知名網絡服務者或者電子基金會發起保護用戶網上隱私的相關組織或項目。美國便傾向于用這種方式來保護用戶的個人隱私。其中,網絡隱私認證計劃(Online Privacy Seal Program)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被同意張貼具有該隱私認證標示的網站在搜集網絡用戶個人資料時必須遵守該網絡隱私認證計劃的規則。

3.軟件保護模式。用戶可自行選擇一些特定的網絡隱私保護的軟件,并進行自我控制。其中最著名的軟件即個人隱私偏好平臺(Platform for Privacy Preference Project,即P3P),這項技術可使網站對于用戶個人信息的搜集方式會提前告知該用戶,這樣網民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是否同意網站對自己信息的搜集或同意其對哪些信息進行搜集的意思表示。

4.個人防范模式。用戶隱私權的泄露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在釣魚網站注冊過自己的信息,所以在陌生小站我們要提高警惕,盡量不使用本人的真實信息,在涉及個人財產信息以及較為私密信息時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填寫。第二、我們在瀏覽網頁時會不知不覺留下瀏覽痕跡和緩存的文件。這些文件中會留有個人信息,因此要注意定時清除緩存文件,以防止信息泄露。第三、上網設備中病毒,最常見的如木馬病毒,它會偽裝成一些看似正常的軟件被我們下載安裝,從而竊取和篡改我們的私人信息,所以下載軟件時要謹慎小心,避免病毒侵入。

(二)我國保護方式及問題

我國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方式主要是以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用戶個人防范為主。2014年10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就信息網絡侵權的案件出臺了相關文件,其中就關于網絡隱私權的相關問題專門做出了一些專門規定。201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頒布,其中就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做出了具體規定和要求。2017年8月,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成立,專門處理和解決網絡糾紛案件。今年1月底,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相關協會受國家部委委托制定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自評估指南”,具體推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評估工作,從而保護App使用者的網絡隱私。

雖然我國采取了一些措施來保護用戶的隱私權,但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國的《網絡安全法》目前采用了與普通隱私權侵權相同的侵權要件及侵權后果承擔,即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很明顯,普通的侵權承擔方式在物聯網隱私侵權造成的損害后果面前顯得有點微不足道。往往物聯網隱私侵權極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尤其是極為重要的數據在大面積泄露之后,所造成的后果和影響是難以計算的。

所以在物聯網隱私權保護的問題上,我們除了制定法律保護之外,更重要的能注重行業自律。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歡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自身能夠在技術層面上更加注重用戶的隱私保護,讓整個物聯網行業朝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

對于物聯網環境下如何能更好的保護用戶的隱私權問題,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秦成德.物聯網法學[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3.

[2] 劉中梅.物聯網時代與個人隱私權的保護[J].科技與法律,2011(4).

[3] 王澤鑒.人格權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4] 黎林.物聯網時代信息安全與法律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7).

作者簡介:石婷,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學院2018級研究生。

猜你喜歡
網絡隱私權法律保護
淺析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論我國公民網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