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斯塔科維奇《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研究

2019-05-27 14:19曲琳
戲劇之家 2019年10期
關鍵詞:肖斯塔科維奇中提琴

曲琳

【摘 要】本文作者從一位音樂表演者的角度,在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的過程中,從作曲家的生平、經歷、音樂風格入手,試圖更多地了解作曲家的性格、特點,并且對這首作品進行了深入研究。這部作品在結構上完美體現了奏鳴曲式“對立統一”的特點。三個重要的主題:“五度動機”“四度主題”“簽名動機”貫穿于三個風格體裁迥異的樂章,相互聯系,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音域進行表達?!昂灻麆訖C”的大量運用,使旋律呈現游離調性的半音化特征,并且可以看出這是一首帶有“自傳體”性質的作品。

【關鍵詞】肖斯塔科維奇;《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中提琴

中圖分類號:J6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0-0049-03

一、肖斯塔科維奇及其《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概況

(一)肖斯塔科維奇生平

肖斯塔科維奇是20世紀俄羅斯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作曲家的一生命運坎坷,年幼時便開始艱苦的工作,13歲便開始作曲,20歲《第一交響曲》初演并獲得成功,從而名聲高漲。生活的艱辛,磨煉了年少的作曲家,使他的性格堅韌而頑強。

肖斯塔科維奇差不多一生都生活在痛苦的政治環境中,他經歷了十月革命、二戰、二戰后的反猶太運動、大清洗、斯大林統治的全過程、斯大林倒臺。他的一生不斷地受到譴責和磨難,曾一度變成了“人民的敵人”。經歷了這樣的時代和這樣多的非議以及精神上的折磨,肖斯塔科維奇還在一直堅持創作,可見他的勇敢和毅力??梢哉f他的人生是多災多難的,正如他自己所說:“等待槍決是一個折磨了我一輩子的主題”①。這樣的“生死考驗”,使作曲家異常堅強。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他不得不充當“瘋僧”的角色,與獨裁者保持著特殊的關系,以求得生存。

(二)肖斯塔科維奇《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述要

肖斯塔科維奇《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是作曲家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完成于1975年6月底,作曲家8月份去世,是他唯一一部自己沒有聽過的作品,也是他唯一一部中提琴獨奏作品。他把這部作品獻給“貝多芬四重奏”的中提琴演奏家德魯日寧。

肖斯塔科維奇在他的交響樂與室內樂的創作中對中提琴的運用可以說超過了之前所有的作曲家,并且對中提琴的樂器性能、技術手法以及它豐富的音樂表現力有了相當深入的了解。在此之前他為小提琴和大提琴都寫過奏鳴曲,那么為中提琴寫一首獨奏作品應該說并非偶然,而是作曲家心中早有的想法。

作曲家一生命運跌宕起伏,在掙扎中走到人生的暮年,疾病纏身,在這個時候選擇中提琴寫下這樣一首獨奏作品,我認為是作曲家對中提琴這樣一件一直不被重視的樂器的偏愛,正是中提琴這樣一個善于表達人的內心世界的樂器,才更能表現作曲家此時此刻的心境。中提琴家德魯日寧這樣寫道:“中提琴奏鳴曲實際上是作曲家對生活、愛情、美好生活的繼續思考?!雹谶@樣一部深刻的、極具戲劇性和音樂表現力的作品,我相信只有像肖斯塔科維奇這樣具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音樂造詣的作曲家才寫得出來。

樂曲中流露著濃濃的肖氏特色:a.肖斯塔科維奇在這部奏鳴曲中加入了大量以他的姓氏D.S.C.H,也就是re、ьmi、do、si為動機的旋律,或轉位、或模進,我們稱之為“簽名動機”??梢娺@是一部帶有“自傳體”性質的作品。b.調式、調性上,肖斯塔科維奇在他的晚期創作中作了很多音樂上的嘗試,這其中包括對傳統調式的有意拓展,游移和模糊等探索,在這首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點。在這樣游離模糊的調性中,加入了大量的“簽名動機”,被這樣改造過的旋律呈現游離調性或泛調性的半音化特征。c.詼諧曲中采用復合節拍,體現20世紀音樂特色,表現詼諧、怪誕。d.運用了許多新的演奏技法,如sul pont.和弱音器的特殊音色,滑音,大量的撥奏。e.在樂曲中運用了貝多芬“月光”“命運”的主題,表現的是對往昔的追憶和回歸。f.全曲在結構上高度統一,又有許多戲劇性的變化和對比。表現在不光是每個樂章中的各個段落的相互呼應、前后統一,而且五度撥奏動機、四度主題、簽名動機貫穿游走于全曲,縈繞于耳,扎根于心。每個樂章都以morendo結尾,使樂章間環環相扣。

二、《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op.147的音樂分析

(一)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的故事

這個樂章由引子(1-4小節)、呈示部(5-113小節)、展開部(114-156小節)、再現部(157-246小節)、尾聲(247-261小節)組成。整個樂章中,動機、主題、音程、節奏都是統籌安排,相當縝密。主部與副部形成對比,呈示部與再現部也形成對比,在音樂不斷發展的同時,又變換著不同的表現手法。在呈示部和再現部的副部都采用三連音為基本節奏音型,與抒情樂段形成對比。整個樂章圍繞“五度動機”“簽名動機”和“四度主題”展開,并且前后呼應,體現了結構上的高度統一。作曲家還運用了許多的小二度、增二度、減三、減七和弦,利用這些和聲色彩和內在的和弦張力,表達情緒。在這些二度和弦組成的旋律線條中,還大量夾雜著以他的姓氏D.S.C.H,或移位、或摸進的“簽名動機”?!昂灻麆訖C”的使用,使旋律呈現半音化特征。

(二)第二樂章:詼諧曲

詼諧曲是肖斯塔科維奇最為擅長的音樂體裁。這個樂章的詼諧曲也是肖氏最為得意的詼諧曲之一。由引子(1-2小節)、呈示部(3-73小節)、展開部(74-170小節)、再現部(171-287小節)、尾聲(288-335小節)組成。詼諧曲是由舞曲演變而來,而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經常有對俄羅斯民歌和舞曲的運用,俄羅斯民歌和舞曲的特點是:“充滿活力、熱情、幽默,音樂語言具有憂郁的情感,又極具爆發力,熱情奔放,幽默和風趣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惡作劇般的詼諧”③。在本樂章里,不難看出這樣的特點。詼諧性風格是肖斯塔科維奇音樂作品的重要風格,他的詼諧曲更具諷刺性、幽默性,音樂便是他的語言,他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全部流淌在音符當中,這種音樂體裁更能表現作曲家的心理現象和精神境界。在這一樂章的詼諧曲中,作曲家運用了一系列創作手法來突出詼諧曲的特點,如小二度、四度裝飾音、大段的單音和雙音的音階上行、大量的經過音、滑音的使用、大量的切分節奏,這些都充分表現出了此曲的詼諧風格。這些都使音樂具有非常戲劇性的、多變的、激烈的對比。而在音樂結構和寫作技法上作曲家又保持著高度的統一,表現在游離的調性、半音化的旋律特征、四度音程和簽名動機的運用,貫穿于整首樂曲。這首詼諧曲采用的是奏鳴曲式的寫作方法。

(三)第三樂章:幻想曲

這是一個占了整個樂曲一半長度的樂章,柔板,幻想曲。由序奏(1-13小節)、自由的幻想曲(17-133小節)、結尾(134-194)三個部分組成?!盎孟肭辉~來自拉丁文,意為想象,指的是自由發揮作曲家的想象力而很少遵循傳統曲式的作品,其特點為結構自由、脫離某種固定的結構圖示”。④作曲家用這種音樂體裁來寫這個樂章,一定有他特別的用意,這個樂章充滿著悲劇性的色彩,作曲家用他特有的寫作手法,表述著他的內心情感,帶給聽者和演奏者的是強烈的情感沖擊。

這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和前面兩個樂章保持高度一致:“四度音程主題”“簽名動機”同樣貫穿全曲,“四度主題”在這個樂章中更加激烈熱情,它以不同的音域、不同的力度、不同的和聲,表現著作曲家時而悲傷,時而激動,時而無奈,時而留戀的細膩情感,充分體現著四度音程的張力,構成了整個樂章最為重要的情感動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就是貝多芬著名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符點的主題音型。這個主題首先是由平靜安寧的音樂形象進入,在后面的發展中出現了不同的力度和音高,表現的情緒自然也是不一樣的。作曲家用貝多芬的名曲作為主題,既有著對貝多芬的崇敬之情,也有著在晚年追尋往事、回歸古典的心情。

(四)中提琴與鋼琴的相互呼應、對話與配合

室內樂演奏的成敗,除了個人很好地完成技術以外,相互的合作是至關重要的環節。要使節奏、音色、音樂情緒完全默契地融合在一起,是每一位演奏者必須好好研究,仔細斟酌,并且為之努力的。肖斯塔科維奇的這部作品兩件樂器始終都是緊緊地纏繞在一起,作曲家用他特有的創作手法讓兩件樂器一起營造出了或凄涼、或沉郁、或激昂、或悲憤的音樂氣氛,共同完成了作曲家想要表達的內心情感。

1.肖斯塔科維奇特有的張力很大的、富有哲理性的主題貫穿全曲,游走于中提琴和鋼琴之間,交錯進行。這是兩件樂器的對話,這種對話遍布全曲?!拔宥葎訖C”“四度主題”“簽名動機”互相呼應著展開。這樣的交錯進行兩件樂器應該在音色、情緒、律動等方面保持一致。

2.組合豐富的交錯節奏,馬達式的律動,需要中提琴與鋼琴在合作上的天衣無縫。比如第一樂章鋼琴馬達式的16分音符的連續進行,中提琴的4分音符雙音必須在節奏和情緒上與鋼琴保持一致。第二樂章詼諧曲是不規則的復合節奏,還有許多的符點音型,所以在節奏上對兩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難點。鋼琴始終保持著8分音符的律動,獨奏中提琴應該耳邊時刻環繞著這樣的律動。節奏的準確是合作成功的第一要素,互相的聆聽和依靠是第二要素。

3.分解和弦的伴奏形式和著中提琴的旋律,把深刻的情感和簡單的敘述緊密結合在一起,兩件樂器要一起完成音樂上的絲絲入扣。第三樂章的幻想曲中,鋼琴始終保持著分解和弦進行作為伴奏部分,既為中提琴的獨奏作情緒上的鋪墊,其中又不時地奏出“四度主題”和“月光主題”。中提琴演奏旋律,她承擔的是音樂的核心和靈魂,是情感表現的主體,而鋼琴部分分解和弦的伴奏起著和聲“塑造”的作用,變換的和弦既體現了不同的和聲色彩,又同時烘托著氣氛,與中提琴一起把聽眾帶入了“老肖的音樂世界”。

4.鋼琴部分用了許多很低的音區,這樣的低音區使音樂彌漫著一種低沉的氣氛,更好地襯托出了中提琴塑造的音樂形象。

肖斯塔科維奇的這部作品是中提琴藝術文獻上的“瑰寶”。在中提琴為數不多的作品中,這首作品極具藝術價值,是技術與音樂的完美融合。使中提琴這個相對冷門、不受重視的樂器大放異彩,他不光可以演奏各種高難度的技巧,并且是一件特別適合表達人內心世界的細膩情感的樂器。同時這首作品也成為演奏家音樂會經常演的最有價值的曲目之一。

注釋:

①(俄)肖斯塔科維奇口訴.(美)索羅門·伏爾科夫記錄整理.見證——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M].葉瓊芳,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203.

②(俄)B.丹尼列維奇.肖斯塔科維奇傳[M].焦東建,董茉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282.

③李小諾.審美視野下的西方音樂體裁[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43.

④李小諾.審美視野下的西方音樂體裁[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170.

參考文獻:

[1](俄)B.丹尼列維奇.肖斯塔科維奇傳——生平與創作[M].焦東建,董茉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0.

[2](蘇)C.波尼亞托夫斯基.中提琴藝術史[M].吳育坤,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3](德)德特勒夫·戈約夫.肖斯塔科維奇[M].葛斯,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4](俄)M.阿蘭諾夫斯基.俄羅斯作曲家與20世紀[M].張洪模,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5](俄)肖斯塔科維奇口訴.(美)索羅門·伏爾科夫記錄整理.見證——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M].葉瓊芳,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6]李小諾.審美視野下的西方音樂體裁[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肖斯塔科維奇中提琴
肖斯塔科維奇第四首賦格曲音樂分析
紅場上的癲僧讀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見證》
中提琴演奏藝術的特點與發展
中提琴上的“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協奏曲》
直面抑或逃離:肖斯塔科維奇的一生
談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作用
芻議中提琴的發展史及演奏藝術
肖斯塔科維奇密碼(八)——第八弦樂四重奏oP. 110
肖斯塔科維奇密碼(七)—— 第七弦樂四重奏 op.108
為何見證
——給肖斯塔科維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