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特有歷史文化下的城市景觀發展

2019-05-27 14:19吉雪峰楊旭
戲劇之家 2019年10期
關鍵詞:城市景觀歷史文化

吉雪峰 楊旭

【摘 要】由于公園的新建以及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所處時代背景和風格特點的制約,并可能對公園的歷史文化造成曲解甚至破壞。因此本文在探討了目前環境背景下的景觀發展趨勢,以及城市文脈發展在景觀提升中的作用及影響,并思考如何利用城市原有文化作為城市景觀發展的重要元素,讓景觀建設不再是單純的重復和生搬硬套,而是成為城市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并以此提高城市的生態情趣。

【關鍵詞】城市景觀;歷史文化;改造建設

中圖分類號:TU98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0-0129-01

城市的歷史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它是城市的過去,可能有利,可能有弊,但取其最優就有可能成為這座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出路,其方案針對現代城市景觀環境建設中反復出現的關于歷史文化方面的一些常見問題,提出了些許解決的理念。

一、多空間的協調理念

協調兩個乃至兩個以上空間的關系不但要保證項目原址與周邊空間之間的關系,還包括了項目原址內部空間的協調關系。而反映在景觀環境的建設中,其體現的就是景觀場地內部與外部的矛盾,并且該矛盾還分成宏觀和微觀兩類,宏觀上要保證在城市乃至整個地區層面的協調發展;微觀上要保證公園內部各區域之間的和諧調整。而為了協調好不同空間之間的矛盾,文化是兩者交互最大的羈絆,正是因為文化使不同的空間組織成一個邏輯的整體空間,通過合理運用文化的作用就能夠實現城市景觀環境的合理文化傳承。具體的協調辦法是找到合理的定位并充分發揮,不管是宏觀空間還是微觀空間都可以運用。通過合理的結構定位以及發展重點,一方面既可以保證各處空間之間的協調發展和諧共存;另一方面又能夠對城市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因此,協調各個環境間的關系的方法就顯得極為重要。接下來將進一步闡述多空間之間相互協調的主要措施。

當項目基地附近的整體空間比較混亂,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時,我們應該重視秩序對整體的把握。比如文化要素極為豐富,經濟環境也非常復雜,適用人群也很混亂,那么這個時候要做好基地的景觀提升,就要以服從經濟發展為基點,將該項目本身所蘊含的文化特征低調反饋在現代的發展手段之中,通過細節的展示,保證與附近環境從歷史文化方面到經濟發展狀況上都是一個相互統一的空間,以此突出整體空間在城市布局中的地位。

當項目基地所處的地區是一個中庸沒有太突出特點的環境時,為了提升整個區域的審美水平和價值,則要將該項目作為一個重點的區域來進行規劃和設計,凸顯出整個空間的個性來,使它成為主體,以此為契機帶動周邊環境在文化上的深化協調,然后形成為一個完整的格局空間,在城市布局中打出一片新的天地,改變并提升整個城市的發展格局。

二、獨立空間的改造理念

在城市景觀空間的改造建設之中,雖然歸于整個城市環境而言,相鄰空間之間的特征可能有所相似,這也就是城市共同性,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變化,空間之間都有其本身的個性和特征,這也就是空間的獨特性,因此其發展狀態也不盡相同??傊?,針對這類特殊的景觀環境,首先要對獨立空間的基本背景進行深度分析。如果景觀條件足夠,那就采取保留和適度更新相結合的方式;如果景觀條件不合格,則保留少許重要節點并對整體進行大范圍的有機調整。

(一)保留與更新并存的原則。該條措施針對那些基地原本的景觀條件非常充足,因此對其的改建就是保留與更新并存。但這里的保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盤接收。在保留適合部分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更新,在項目基地原本的景觀文化之中,添加并豐富其歷史文化的內涵,這樣不僅可以使城市公園形成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還提高了城市區域內的審美水平。保留和置新并行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高對比度的保留置新并行;一種是重文脈延續的保留置新并行。

(二)以更新為主的原則。該條措施被廣泛用于項目基地景觀條件較差的地區,旨在提高景觀水平,在設計上側重加入新的文化符號。這種措施的發展會運用較多的新特色,并且視覺上不是很協調。對于這種發展模式一直以來的評價都是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方面認為其破壞了傳統的文化氛圍,是一種不尊重歷史的表現;另一方面則認為這是一種創新,是對現代文明的展示。我們應該明確以更新為主的設計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傳統的消失,但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適度選擇改建乃至拆除這樣的更新手段則可以產生巨大的效益,對未來的發展也會有重要意義。

三、結語

城市景觀空間是城市的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載體之一。由于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一些傳統的景觀空間并沒有辦法充分滿足現代乃至未來城市發展的使用,而且很多空間由于自身各種各樣的原因表現得不盡如人意。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對于傳統文化的損毀后人們開始認識到地方文化的重要價值,因此目前很多新建或改建的景觀項目都是以文化與時代相結合的模式共同發展的。

參考文獻:

[1]張熹.當代建筑藝術中的審美病態傾向探析[J].中外文化與文論,2014,(29),77.

[2]李剛.城市文脈構成要素的分析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343-346.

猜你喜歡
城市景觀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街區環境標識系統設計初探
城市化下的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共存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