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電視節目主持人對語言的把控

2019-05-27 14:19蘭鍇
戲劇之家 2019年10期
關鍵詞:播音員主持人語言

蘭鍇

【摘 要】對于播音主持員來說,不僅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其語言表達也要有技巧。播音員應該以真實、流利、自然的聲音向群眾傳遞最新信息,播音員的語言規范應該做到:準確規范,清晰流暢;圓潤集中,樸實明朗;剛柔并濟,虛實結合;色彩豐富,變化自如。聲音是主持人和播音員與別人交流的“名片”, 所以在不同節目中,主持人應該做到以不同的語言狀態來和觀眾交流。

【關鍵詞】播音員主持人;不同類型電視節目;語言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0-0210-03

一、電視媒介的傳播特點

電視是強有力的大眾電子媒介,電視傳播的各類信息的訊號是連續運動的圖像、聲音和文字,其中,連續運動的圖像是電視媒介的基礎。而圖像、聲音和文字這三大元素又各有許多不同的形態,根據傳播內容和傳播者的意圖,構成數不勝數的表達方式和節目形態。圖像和文字作用于視覺,有聲語音(包括音樂、音響等)作用于聽覺,這樣的動態視聽、直接可感的方式使觀眾跨越文化水平的門檻,直接憑借視聽兩個通道同時接受刺激,獲取信息。其中播音員主持人對于聲音的塑造應根據不同的節目來進行處理。

(一)電視新聞播音。電視新聞播音,指電視新聞播音員、電視新聞主播或電視新聞主持人將新聞文字稿件轉化為有聲語音,利用電視媒介進行傳播的語言表達樣式,也稱“新聞播音”或“播新聞”。其中,“消息播報”是電視新聞播音中最有特色的類型,是新聞播音的代表。新聞播音的語言樣態為:字正腔圓,呼吸無聲,感而不入,語尾不墜,語勢平穩,節奏明快,新鮮感強,基調各異,分寸恰當,語流暢達。而電視新聞播音除此些要求外更應做到形聲和諧,注重交流,即聲畫對應,整齊統一。

播音員在新聞播音中的語言狀態要穩,尤其是氣息和情緒,不能波動起伏太大,以至于給觀眾一種不嚴肅感,使得觀眾對新聞內容產生懷疑,進而影響自己的說服力。而且不能帶有太過強烈地主觀色彩,對觀眾產生誤導。播音員在長時間的播講中,聲帶極易疲累,所以在播報中掌握科學的用聲方法極為重要。我們播音員主持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聽到“用氣發聲”就是說用自己腹部的氣息來“托”住自己的語句。還有就是共鳴腔的使用,共鳴可以對聲音起到修飾作用,使字音聽起來圓潤洪亮,給人以美感。

例如中央電視臺的播音員康輝,他的主持狀態積極,并且音色圓潤柔和,播報風格自然,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递x的播報給人一種特別連貫的感覺,使得觀眾對其播報內容信服。經研究發現,這與康輝本人善于使用科學發聲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善于控制各種腔體的共鳴,這都成為他播音風格的特點。

播音員在播報中,語速應該適中,央視的播音員平均速度大約為290字每秒,太快則使人不容易聽清。但這也不是固定僵化的模式,播音員在實際播音中應根據稿件內容來適當進行處理。

(二)電視新聞節目主持。電視新聞節目主持又分為電視新聞采訪、電視新聞現場報道、電視新聞評論和電視新聞直播。

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中的采訪,更接近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公開傳播”。所以在采訪過程中,對于主持人聲音的要求,就不像新聞稿件播音那么嚴苛。風格可以親切自然,激發被采訪者的講述欲望。采訪,重在“對話”。那么與被采訪者的交流,就顯得尤其重要。,在采訪中,要做到使對方愿意與你交流,首先應是應使自己與對方處在同一位置。例如在采訪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受訪者時,就應該使用不同的語調和聲調。對小朋友應該親切自然,對老年人應平穩緩和。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做到一個優秀的采訪者。

電視新聞現場報道,電視新聞現場報道是電視報道者置身于新聞現場,面對攝像機鏡頭,以目擊者、參與者、體驗者、采訪者的身份,向觀眾描述新聞現場,敘述新聞信息,采訪新聞人物,點評新聞時間,并同時伴以圖像報道的一種方式。電視新聞現場報道的語言是大眾口語。在電視傳播中,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本來就是應當遵循的原則??谡Z的使用伴隨著場合的變化,存在著從“極其嚴肅”到“十分隨便”“的漸變。語言學家呂叔湘將這種變化大體歸納成“莊重、正式、通俗、脫略”。電視新聞現場報道的語言介乎”正式“與”通?!爸g,與日常隨意脫略的口語相比,仍有較大的加工,以講究而不漏痕跡為特點,既是通俗平易的口語,又是強調規范的精粹口語。其規范主要體現為語言表達準確,明晰,有序,簡潔。只有這樣方才能令人一聽了然,入腦入心。

在報道中,報道者的言談舉止,表達和交流已成為新聞內容和形式的組成部分。所以報道者應注重“表達”的過程。

電視新聞評論是直接對新聞事實進行評論,反映電視臺或記者,主持人的觀點、主張,是引導輿論的重要手段。電視新聞評論要求就事論理、邏輯嚴密、思想深刻。與此同時,還要求充分運用多種電視語言符號和表達方式,增強其可視性。電視新聞評論要求主持人有較好的語言功力,在評論時,需要以理性的語調來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并且站在公平公正,站在人民的角度來進行評論。

電視新聞直播具有同步感強、可信感強、信息原生態、富有懸念的突出特點。所以在直播節目中對主持人的臨場反應能力要求很高,但臨場反應能力不是一時能表現出來的,所以需要主持人有深厚的文化儲備和專業素質。這些能力只有在平時日積月累的學習中才能培養出來。一個主持人的文化儲備,不僅是關于本專業的,在其他專業領域也要做到涉獵廣泛,才能在直播中做出良好的現場反應。在直播節目中,主持人也要做到謹言慎行,由于直播節目是不可控的,難免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因素。主持人在面對這些時,在做出臨場反應時,也應推敲斟酌自己的言語。

三、電視社會生活節目主持

電視社會生活節目是我們在收看電視節目時最常遇見的一類節目形態,它內容豐富、形態多元、數量龐大、專業性突出、對象鮮明。電視社會生活節目在我國電視事業的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中國電視節目誕生到今天,其節目特點、主持特點都有非常強的延續性,同時,處于新語境下的電視社會生活節目其內容與形式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單純的科學知識教學型普及到將科學實驗與真人秀相結合解釋科學現象,從簡單教人做家常菜到美食養生旅游全方位打造,各種交叉形態日漸增多,從而使這一類節目的主持在內涵及外延上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而電視社會生活節目的主持語言特點主要采用講解式與談話式的語言樣式,講求內容通俗易懂、簡潔明晰,態度真誠懇切,表達平實質樸、生動靈活。

電視社會生活節目內容豐富,包括文化、科技、歷史、法律、經濟等。在電視節目主持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讓觀眾聽懂、看清楚,聽明白是最基本的要求。

電視社會生活節目主持人應該態度真誠懇切,這是電視社會生活節目主持語言標志性的態度呈現,“真”來源于自己內心的真實,“親”指自己對待觀眾要親切自然使觀眾樂于接受自己的語言。

電視社會生活節目是通過具體的語言和操作來幫助人們,這就包括生活經驗、文化啟迪等,主持時語言應該平易近人、態度親和、有真情實感,才能使節目更加受大眾喜愛。

在表達時應該使自己的語言顯得“接地氣”,電視社會生活節目是面向大眾的,所以在處理語言時,應該顯得平實質樸。觀看電視節目的大眾文化層次不一,有些觀眾可能理解能力比較強,在看到節目時,很容易理解主持人的話語,甚至能做到“舉一反三”。而有些觀眾接受能力相對較低,需要反復斟酌才能理解。所以主持人在做節目的時候就應合理使用自己的語言,使自己的語言平易近人。

電視社會生活節目的實用性較強,所以主持人在創作時就應保留生活的質樸和實在,不需要太過華麗的辭藻,使人感到“不接地氣”。另外,主持人在表達時,應靈活多變,再賦予自己的語言以幽默感,這樣才能使節目起到教育作用的同時又能吸引觀眾,使觀眾喜歡自己的節目。

例如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的《交換空間》,這檔節目引導觀眾手動自主來對房子進行裝修?!督粨Q空間》不同于別的節目的是,《交換空間》完全省去了演播廳,全部使用外景拍攝,這就使主持人拉近了與嘉賓和觀眾的距離,使得整體節目讓人感覺到“腳踏實地”,也讓觀眾樂于接受?!督粨Q空間》的主持人王小騫在創作節目時,語言輕松幽默且語言質樸,使得嘉賓和觀眾能充分融入到節目中。王小騫在主持節目時,完全把自己與觀眾和嘉賓放在同一個位置,就像鄰居之間的對話。她在處理自己的語言時,完全使用生活化的口語,語言風格比較幽默風趣。在與嘉賓對話時提問方式也處理得特別恰當,她將自己當作一個“家裝新人”,提問時會用“您的家裝思路是什么樣的?”或者“請問您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這樣的問話方式,在語言中多使用問句以及“您”這樣的方式在對話。使得嘉賓和觀眾更加易于接受。

電視社會生活節目的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要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風格和特點。了解自己的嗓音條件、音色,以及語速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些都是幫助主持人形成語言風格的因素。有適合自己的節目風格和主持定位,主持人在做節目時才能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做出一檔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

四、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主持

電視綜藝節目屬于“大眾文化”,大眾文化秉承著“存在即合理”的原則,高壓與娛樂同時存在。因為大眾需求的不同,所以綜藝節目存在差異性和共生性,進而使綜藝娛樂節目的主持人也有全方位多層面的不同要求。最近幾年由于觀眾的審美觀和電視節目的發展,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從十幾年前的《曲苑雜壇》到《快樂大本營》,再到近幾年的《極限挑戰》《奔跑吧兄弟》。選秀節目從《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再到《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綜藝節目的形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綜藝娛樂節目形態的變化,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的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從解說報幕到互動采訪,再到主持人作為娛樂元素的一部分全面參與,適度表演,可以說功能的拓展對于主持人的素質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而主持人的語言素質,更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

首先是對于主持人書面語言的轉化能力的要求,在電視綜藝娛樂節目的創作中,通常是根據臺本來進行節目的流程。而主持人則需要在短時間內將臺本中的內容轉化成有聲語言來表達,而且必須流暢,有自己的語言特色。這就對于主持人的理解,記憶和轉化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像許多優秀的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例如何炅、撒貝寧等,對于臺本中信息的獲取以及將其轉化為有聲語言的能力是非常優秀的。例如中央電視綜合頻道《夢想合唱團》,這檔節目由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撒貝寧和臺灣綜藝節目主持人曾寶儀主持。在第一期的開場語中,兩位主持人便把比賽的名稱、參賽隊、贊助商等信息解釋清楚。進而引出嘉賓,宣布比賽規則。兩位主持人能在很短的時間里將臺本文字轉化成自己的有聲語言,并且展現出了輕松自如的狀態。體現出了很強的書面語言轉化能力。

其次是有聲語言的表現能力,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具有一定的欣賞性和審美性,所以就要求主持人的語言能有一定的藝術性,從而使節目也更有一定的觀賞性。相對于新聞節目來說,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應該有更多的變化,或輕松或詼諧或有感情,主持人應在不同的情境下,自如的轉換自己的風格。比如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朱軍,他在《藝術人生》節目中,便展現了很強的語言表現能力。朱軍老師在節目中語言風格自然流暢,在對話時能充分引導嘉賓,以至于有許多嘉賓都被他“說哭”。

再次是即興語言的能力,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在短時間內,需要把握節目現場的氣氛環境,節奏變化和節目的進程,所以就對主持人的臨場反應能力有要求。通常主持人需要通過自己靈活的的即興口語來控場,如果主持人缺少即興能力,就很容易使節目語言變得刻板,是節目變得沉悶而沒有活力,這也是綜藝娛樂節目最忌諱的地方。主持人應在生活中積累自己的文化底蘊,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即興能力變得優秀。例如臺灣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就以反應快速聞名,也深受觀眾喜愛。

最后就是多種語言的協調力,電視綜藝娛樂節目有歡樂喜慶的基調,有眾多的現場觀眾和不同的節奏,所以主持人的語言靈活多變就顯得非常重要。應使用不同的主持方式,才能駕馭節目的不同階段。例如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董卿,她善于調動觀眾情緒和把握語言分寸。她的語言能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隨機應變,充分體現出她的語言素質。

電視節目主持人如何實現娛樂與思想的統一,是擺在傳媒人面前的一個問題。對于綜藝娛樂節目主持人來說,應當樹立正確的傳播理念,以“文化傳播者”作為自己的目標,注重自己的文化涵養。主持人在傳播歡樂的同時,也得注重自己的文化涵養,注重自己語言的修煉。這樣才能使自己說出來的話在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傳達給觀眾更深層次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電視節目播音主持[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趙玉明,王福順主編.廣播電視詞典[M].

猜你喜歡
播音員主持人語言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淺談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藝術
淺談重文輕語的歷史、現實與未來走向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文學修養對播音員主持人的重要性
論語言的“得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