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與文學素養培養在英語教學中的價值研究

2019-05-29 10:14肖芳芳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9年5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大學英語

內容摘要:自2013年12月以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翻譯題型由句子翻譯改成了段落漢譯英,且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社會、歷史、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四六級翻譯題型和內容的變化反映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和“講好中國故事”的時代使命,對新時代的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及中國文化自信培養具有積極的反撥作用。

關鍵詞:四六級翻譯 大學英語 跨文化教學 文化自信

一.引言

自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推出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同時,隨著“一帶一路”發展構想越來越受到沿途各國的歡迎,其他國家和民族了解中國的愿望也愈發強烈。在這種新形勢下,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對外傳播自己的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指出,要“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同時強調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英語不再是作為一門外語,而是作為世界通用語,承擔著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使命。雖然近十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指南都有強調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這一目標,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大多仍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介紹英美國家概況和文化的文章為內容載體進行語言教學。即使有以跨文化能力為培養目標的課堂,也大多局限于英美文化及中西文化差異方面的知識,造成了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失語”現象,學生對中國文化了解甚少,對用英語闡述中國文化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2013年12月以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翻譯題型由句子翻譯改成了段落漢譯英,且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社會、歷史、經濟和文化等方面。該變化反映了提高文化自信和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時代使命,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能力和文化自信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CET4/6及翻譯新題型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1.CET4/6翻譯題變化

長期以來,各級英語考試尤其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幾乎成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指揮棒。而考試的內容一直以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能力為主要內容,極少涉及到中國文化知識,導致絕大部分大學英語教材上幾乎找不到關于中國文化的相關內容,教師將大學英語的授課內容聚焦在語言技能的訓練上,學生也將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作為英語學習的唯一目標,忽略了語言所傳達的文化內容和英語作為中國文化傳播工具的功能。因此,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中國文化失語的現象。

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需要愈發強烈。在此背景下,自2013年12月起,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四、六級考試的試卷結構和測試題型作出調整。其中“翻譯”項目由單句漢譯英調整為段落、語篇漢譯英,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多個方面,四六級翻譯題長度為140~160詞,分值從5%上調至15%。具體翻譯主題見表1:

通過表1可以看出,從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四六級翻譯內容更多的是介紹中國的社會、經濟、科技、教育等概況。從2016年6月到2018年12月,翻譯的內容由概況介紹變得更為具體,更加側重單個中國文化、歷史、地理名詞和社會現象等,更具體地介紹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及其動態發展,用英語進行中國故事講解與中華文化傳播的意圖更明顯。在新的翻譯題型中,翻譯不再是單純地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而是在考查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兼顧了母語文化的自豪感,更強調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以及用英語闡釋中國元素的能力。

2.翻譯新題型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題型的變化,對大學英語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大學英語教材、網絡課程、教師授課內容和學生對中國文化英語表達的主觀需求等四個方面。

(一)大學英語教材中的中國文化內容逐步增加,有關中國文化介紹的英語教材也逐漸增多。首先,新出版的普通大學英語綜合教材中開始涉及少量中國文化相關內容,如外教社2017年出版的《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綜合教材》中部分單元選用了介紹中國文化或發展的文章,如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應用、中國人的婚姻觀念等。其次,專門介紹中國文化的英語教材從2014年起開始大量出現,如陳毅平、秦學信主編的《大學英語文化翻譯教程》(2014)、侯香浪、何明霞主編的《中國文化英語教程》(2015)、廖華英主編的《中國文化概況:語言文化類(修訂版)》(2015)、王志茹、陸小麗主編的《英語暢談中國文化》(2017)等。這些教材的內容涵蓋中國的名勝古跡、飲食、節日、建筑、藝術(京劇、繪畫、剪紙等)、中醫中藥及儒家思想等各個方面。同時,《大學英語文化翻譯教程》和《中國文化概況:語言文化類(修訂版)》還包含了中國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及改革開放等內容,介紹了中國在科技、教育、文學、飲食等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呈現了時代發展的面貌。

(二)相關的網絡課程和視頻公開課相繼上線。經初步統計與篩選,目前較為優秀的介紹中國文化的英語在線課程有南京大學程愛民教授團隊主講的《中國文化與當代中國》(2018)、北京語言大學陸薇教授團隊主講的《中國文化英文系列講座》、東北大學趙玉潔團隊主講的《中國文化英語講》(2018)、湖北大學王志茹教授團隊主講的《英語暢談中國》(2017)以及南陽理工學院海霞團隊主講的《英語漫話中國文化》(2018)。以上課程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目標要求,針對當前大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國際交流需要,圍繞多個中國文化核心主題,通過視頻介紹、教師主講、文本、作業、測試、拓展及話題討論等環節,讓學生在掌握基本語言知識的同時,加深對本國文化和中國人生活的了解,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能夠熟練地用英語介紹、傳播和弘揚中國文化。

(三)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增加了中國文化輸入。一方面,以四六級翻譯內容為依托,教師在訓練學生翻譯能力的同時,提供了相關中國文化概念的英語表達,如中國各大傳統節日的英語介紹;此外,當翻譯到某一特定主題的內容時,教師會補充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及其英文表達。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和學生作業的設置上增加了專門的中國文化知識分享和欣賞環節。以筆者所在的三亞學院為例,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會有意識地給學生輸入中國文化相關知識,并給學生布置以中國文化不同維度為主題的小組匯報或展示作業,以期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及英語解說能力。

(四)大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主觀意愿增強。對絕大部分大學生而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其大學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兩次英語測試。因此,為了在考試的翻譯部分獲得高分,大學生主動學習和積累相關的英文表達。為了對大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主觀意識現狀獲得一手資料,筆者在2018年11-12月間對本校310名大二在校生做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有效問卷288份,其中,32位學生表示為了通過四六級考試經常有意識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表達,185位學生表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偶爾會有意識地學習中國文化,206位學生希望大學英語課堂上增加中國文化知識,希望能夠訓練用英語暢談中國故事的能力。

自四六級翻譯題型改革以來,無論是英語教材、在線課程還是教師授課內容都增加了中國文化的內容。但是,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中介紹中國文化知識的文章總體偏少,而專門介紹中國文化的教材難度不一,大部分適用于英語水平較高的英語專業學生,且現實中選用該類教材作為大學英語教材或輔助教材的高校和教師較少。大量的在線課程雖然對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介紹,但更多的是一種科普形式,無法有效地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及表達能力。而目前教師課堂上零碎的文化內容輸入更多的是片面介紹和泛泛而談。此外,雖然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主觀意愿增強了,但其動機大多局限于提高考試得分,而非提高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自信培養的對策

為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母語文化自信和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需要外語考試、課程評價、教師、教材和課程內容等多方面的調整和努力。

首先,要充分發揮外語考試的指揮棒的作用。在各類英語考試中增加中國文化的內容,例如,考試的聽力可以選取討論中國現狀和發展的對話或段落,閱讀理解和翻譯部分可以選取介紹或評論中國文化的篇章等。

其次,大學英語教師要提高自身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綜合素養。當前,大部分英語教師對中國歷史和文化“陌生感”眼中,缺乏深入理解。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教師首先得從自身做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認知,提升母語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自信,方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

此外,在教材和課程內容的選取方面,教師要選擇符合本校學生英語基礎的、包含有適量中國文化內容的大學英語教材,或在教材之余補充中國文化相關知識。在講解語言知識和技巧的同時,也可以有意識地將中國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單詞的例句和課堂口語討論話題都可以選擇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內容,以“促進課程內部不同文化平衡,發揮母語文化正向遷移”(張雁 49)。

最后,大學英語的課程評價不能局限于檢查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要將學生對中國文化的價值認同和闡釋中國元素的能力納入考核范圍,以此引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重視。

四.結語

文化自信是新時代中國的重大文化課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翻譯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能力和文化自信培養起到了積極的反撥作用,在四六級考試的指引下,無論是教師和學生都開始重視中國文化,大學英語教學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更加凸顯了母語文化價值認同,以促進大學生提高中國文化自信,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新仁,曹燕黎,陳露.中國英語的語用視角——基于央視9套《對話》節目中國英語使用狀況的分析[J].中國外語,2014(3) .

[2]丁朝霞.文化自信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文化教學探索與實踐[J].海外英語,2018(21).

[3]高一虹,周燕. 英語學習與學習者的認同發展——五所高?;A階段跟蹤研究[J].外語教學,2008(6).

[4]冉永平,楊青.英語國際通用語背景下的語用能力及其重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2).

[5]許力生.跨文化能力構建再認識[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3).

[6]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7]張雁.文化自信視閾下大學英語課程反思與實踐[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7(06).

(作者介紹:肖芳芳,三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大學英語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淺析習近平“文化自信”的四個維度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用翻譯人才的培養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