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淺探

2019-05-29 10:31王世軍
新一代 2019年3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農村中學困境

王世軍

摘 要:21世紀,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也成了必然?,F階段,我國已經普及了中學信息技術課程,在逐漸進步、取得成績的過程中,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尤其是偏遠農村,存在著諸多困境,主要表現在重視度不夠、實踐操作少、信息素養低著三個方面。面對如此困境,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善:一是提高重視,二是拓展外延,三是加強引導。

關鍵詞: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困境;生活外延

21世紀,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人類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也成為了必然。在全國范圍內積極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需要,也是提高綜合國力和全民素質,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F階段,我國初中已經全面普及了信息技術課程,在進步的同時,我國的中學生信息技術教育,尤其是農村中學的信息技術教育,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信息技術教育的現存困境

(一)重視度不夠。在現今的教育機制下,仍然有很多的家長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還停留在副科的層次上,認為信息技術教育可有可無(這種思想在偏遠地區尤為明顯)。同時,學校對此類科目的重視也不夠,每周只安排了一節課,所以學生在只有四十分鐘的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非常有限,教學效果不佳。

(二)實踐操作少。信息技術教育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學校通過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以期學生能夠具備初步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操作技能。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因學生對電腦的接觸不多,教師必須將基本的理論知識扎扎實實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有個深刻的認識。但一節課,只有四十分鐘,既要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又要詳細講解具體的操作,只能不斷壓縮學生的操作時間,再加上本地經濟條件的制約,大多數學生的家庭條件,不足以為學生配備電腦,以至學生的訓練量達不到要求,沒有練習自然也就完不成教學任務。

(三)信息素養低。信息技術教育的本質是利用信息技術培養信息素質,而信息素質主要是指人對信息進行識別、加工、利用、創新、管理和知識、能力與情操(意)等各方面品質的總和,是人的一種基本生存素質。因此我們要讓學生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手段和工具,通過學習包括計算機、網絡在內的各種信息工具的綜合運用方式,最終目標指向學生的信息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手機等信息技術設備已走入千家萬戶,學生都對電腦、手機等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以至于學生一聽到的上信息技術課,便表現出十二萬分的積極和熱情(在離上課還有五六分鐘的時候,學生已經準備好了鞋套,早早地等在機房門口,高談闊論,生生襯得時光熱鬧了一度。)然而,學生的熱情其實是對豐富多彩的網絡、游戲等的好奇和興趣,沒有真正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實質,以至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分散,學習效果不佳。

二、沖破信息技術教育困境的辦法

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關鍵階段,也是形成良好信息素養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抓住這個時機,努力改變信息技術教育停滯不前的教育現狀。要想沖破目前的教學困境、取得關鍵性的進步,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提高重視。在信息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誰掌握了信息,誰就掌握了發展的命脈,我們的學校教育也一樣。因此,想要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意識到信息技術教育重要性,提高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度。這不僅要求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明白信息技術不只是網絡與游戲,它更是我們適應現代社會的鑰匙。只有在喚醒學生意識的前提下,我們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真正讓信息技術變成智慧課堂。

(二)拓展外延。信息技術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操作,因此,教師只有增加操作的時間,讓學生親自操作,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檢驗學生學習狀況的唯一標準。

除了增加學生實踐操作的時間外,教師還可以根據信息技術在生活化方面的優勢,努力拓展信息技術教育的生活外延,加強信息技術在生活實踐中的存在感,把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做”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為農村的信息技術教育帶來鮮活的生命力,也能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社會的進步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與此同時,生活信息已潛入人們的生活,即使是農村,手機、網絡和寬帶也已普及,這為學生加強信息技術教育生活實踐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傊?,只有將信息技術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才能在時代的潮流中不被拋棄,才能讓信息技術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創造力。

三、加強引導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無法否認的是:現在的學生對計算機和網絡有著非常大的好奇心和興趣,這為我們的信息技術教育提供了良好基礎。而我們教師所言做的便是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育的實質,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正確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這才是我們進行信息技術教育的最終目標。

信息素養是人的一種基本素養,而基礎學科是信息素養的基石,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時候,也要不斷強化學生的基礎學科的學習,讓學生的信息素養更上一層樓。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教育農村中學困境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信息技術教育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如何滲透德育教學
芻議農村中學寫作教學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農村中學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探析
陜南農村普通中學體育實踐課實行選課制的可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