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臨床觀察

2019-05-31 09:51
光明中醫 2019年10期
關鍵詞:氣導參苓純音

崔 棟 盧 研

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兒常見耳鼻喉科疾病,一般多因患兒咽鼓管功能低下所致,部分患兒可見腺體樣肥大,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聽力下降、耳痛等癥狀,患兒免疫功能下降,其局部組織胺物質表達水平上調,進而造成患兒中耳發生積液現象,造成患兒發病,導致患兒伴有化膿性炎性癥狀,患兒聽力有所下降,其臨床治療多采用西醫方式,西醫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具有一定臨床效果,能夠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1,2],但是,其根治效果欠佳,極易出現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病情反復問題。鑒于此,本研究針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予以中醫治療,通過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方式,在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方面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并提升其聽力水平。本研究針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治療方式進行研究,對臨床治療效果予以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分泌性中耳炎患兒24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120例)與對照組(120例)。其中,試驗組男性患兒64例,女性患兒56例;年齡4~13周歲,中位年齡(6.79±1.48)周歲;病程14~64 d,中位病程(39.56±19.04)d。對照組男性患兒66例,女性患兒54例;年齡5~14周歲,中位年齡(6.83±1.51)周歲;病程16~65 d,中位病程(39.58±19.01)d。2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種、病情、治療方式等多方面資料經統計分析,發現其結果并不具備明顯差異(P>0.05),說明2組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參照美國兒科學會、家庭醫學會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2004年制定的《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診斷與處理指南》中對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標準[3]。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病程不足3個月;3)無外耳器質性疾??;4)患兒家長了解本研究內容,自愿參與。排除標準:1)治療依從性不足;2)肝腎功能障礙;3)對本研究所應用的藥物過敏。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方式,給予Astra Zeneca AB.生產的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國藥準字J20140048),每日清晨噴鼻治療1~2次,每次左右鼻孔給藥60 μg[1];北京九和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國藥準字H20052401),每日口服1~2次,每次300 mg。試驗組行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方藥組成:白術、黨參、薏苡仁、柴胡、蔓荊子、茯苓、山藥各6 g,甘菊3 g。酌患兒病情予以加減治療,涕多甚者予佩蘭與藿香;遺尿甚者予芡實與益智仁[2]。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后分為2次,早晚溫服1次。全部患者均行4周治療。

1.4.2 觀察指標觀察2組患兒治療后免疫功能指標、氣導純音聽閾、臨床療效。

1.4.3 療效判斷標準顯效:患兒治療后中耳炎癥狀全部消失,其鼓膜恢復正常,患兒聽力恢復正常;有效:中耳炎癥狀有所好轉,鼓膜標志得以改善,聽力有所恢復;無效:未達到上述效果[4]。

1.4.4 統計學方法本研相關數據錄入SPSS 19.0軟件之中,2組CD3、CD4、CD8、CD4/CD8、NK及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氣導純音聽閾數據行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2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行χ2檢驗,采用率(%)表示。組間數據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兒治療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后試驗組CD3、CD4、CD8、CD4/CD8、NK均低于對照組,2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治療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例,

2.2 2組患兒治療后氣導純音聽閾比較治療后試驗組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氣導純音聽閾均低于對照組,2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2.3 2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試驗組分泌性中耳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83%)高于對照組(85.83%),2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2 2組患兒治療后氣導純音聽閾比較 (例,

表3 2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例,%)

3 討論

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兒常見病之一,臨床中針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多采用抗炎治療,雖具有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但無法從根本上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降低其局部炎性因子濃度[4]。鑒于此,本研究針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實施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其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中醫學理論中,分泌性中耳炎屬“耳脹”范疇,是因患兒肺臟功能不全、脾氣不足所致,中醫典籍《素問》中介紹:“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患兒脾虛所致清陽不升,進而造成耳內部筋膜腫脹,閉塞其耳竅[5]。因此,中醫理論中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采用健脾開竅的方式。本研究擬定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其方劑包括白術、黨參、薏苡仁、柴胡、蔓荊子、茯苓、山藥、甘菊,其中白術與山藥具有健脾益中之療效;茯苓和薏苡仁能利水健脾;甘菊與蔓荊子起到芳香開竅的作用;柴胡能夠提清上達,上述諸藥和用,共奏健脾開竅的效果[6,7]。另外,參苓白術散芳香味甘,臨床應用中患兒接受程度較高,具有更佳的治療依從性,患兒治療效果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CD3、CD4、CD8、CD4/CD8、NK較低,試驗組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氣導純音聽閾均較低,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83%)較高。上述結果表明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經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后可逐步改善其臨床癥狀,其臨床效果顯著高于常規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給予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臨床療效令人滿意,可緩解患兒聽力下降、耳痛等癥狀,在促進患兒康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模式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的優勢。

猜你喜歡
氣導參苓純音
參苓白術散對初治肺結核患者中醫癥候積分與不良反應的影響
骨導語音庫的建立與骨氣導語音的互信息分析
ABR、40Hz-AERP和ASSR與主觀純音聽閾測定的相關性研究
民用飛機噪聲適航審定中偽純音影響的去除方法
中耳手術術中聽力監測和術后聽力恢復相關性研究*
健聽青年短純音ABR測試結果分析
短純音及切跡噪聲掩蔽的短純音ABR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成年人純音聽閾的評估△
基于“碳源”研究參苓白術散中藥多糖對二株腸道擬桿菌體外生長的影響
正常青年人氣骨導短純音聽性腦干反應的特性分析
參苓白術散治療泄瀉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