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理筋康復療法治療膝骨關節炎關節鏡術后臨床觀察*

2019-05-31 09:51
光明中醫 2019年10期
關鍵詞:理筋骨關節炎關節鏡

閆 虎

膝骨關節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多見,主要由多種因素導致關節軟骨破壞引起,患者以關節腫脹、膝關節疼痛及關節畸形等表現為主,給患者的運動功能帶來嚴重影響[1]?,F階段,在治療膝骨關節炎時,主要采用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在臨床中應用較多,常用手術方式為膝關節置換術及膝關節清理術,但由于手術具有創傷性,術后恢復較慢,所以單純采用手術方式治療后,療效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程度[2]。因此,現代康復治療研究中,針對膝骨關節炎患者行關節鏡術治療后,采用推拿理筋康復療法對患者術后恢復具有促進作用。本次研究對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進行研究,觀察關節鏡術后應用推拿理筋康復療法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且隨訪完整的膝骨關節炎患者6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齡47~79歲,平均(58.3±3.6)歲;病程最短8個月,最長5年,平均(1.8±0.3)年;其中15例雙膝、11例左膝、8例右膝。觀察組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齡48~80歲,平均(58.7±3.4)歲;病程最短9個月,最長5年,平均(1.9±0.4)年;其中14例雙膝、12例左膝、8例右膝。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關于膝骨關節炎相關診斷標準,經X線、CT等診斷確診,入院時以膝關節疼痛為主要癥狀,下蹲、上下樓及長時間站立、行走后疼痛加劇,X線分級1~4級;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其它骨關節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關節鏡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給予腰麻或持續硬膜外麻醉,用氣囊止血帶固定在大腿中上段,患側膝關節屈曲40°~50°,于髕骨韌帶內側與脛骨平臺上方一橫指處,分別做小切口入路,長度1 cm,分別作為關節鏡入口及輔助設備入口。為確保術中關節鏡視野清晰,相應裝置在通過關節鏡前需對關節腔用生理鹽水沖洗;術中主要對軟骨軟化病灶、游離的軟骨塊采用射頻、修刮、刨削等技術去除,采用克氏針對已經裸露的軟骨下骨鉆孔減壓,對充血水腫增生的滑膜組織刨除,對關節屈曲運動、斷裂的骨贅及有明顯壓痛的骨贅去除,對退變不穩定的半月板進行修整。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手術治療后切口拆線前給予理筋推拿康復治療,患者取仰臥位,方法如下:經絡穴位推揉:治療師用拇指沿膀胱經從殷門穴推至承筋穴;胃經從梁丘穴推至足三里穴;脾經從陰陵泉穴推至血海穴,各推15次,重點揉委中、足三里、血海、梁丘,每個穴位點揉約1 min;用拿法、揉法于股四頭肌處往返施術3~5 min。每天1次,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對2組患者術后1個月、2個月、3個月膝關節運動功能采用Lysholm膝關節評分量表進行評分并對比,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膝關節運動功能越好;對2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癥狀積分評價標準[3],對患者治療前后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統計,依據癥狀積分、關節運動及疼痛癥狀改善情況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痊愈:癥狀積分減少95%及以上,關節運動正常,疼痛等癥狀消失;顯效:癥狀積分減少70%~94%;關節運動基本正常,疼痛等癥狀明顯好轉;有效:癥狀積分減少30%~69%,關節運動改善,疼痛等癥狀緩解;無效:癥狀積分減少低于30%,關節運動及疼痛癥狀無改善或加重??傆行?(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表示。

2 結果

2.1 2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運動功能評分對比觀察組術后1個月、2個月、3個月Lysholm膝關節運動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不同時期Lysholm評分對比(例,

2.2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29%,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例,%)

3 討論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骨科臨床中膝骨關節炎發病率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給老年人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膝骨關節炎主要以關節軟骨損害為病理表現,而關節軟骨的損害程度則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4]。此外,除軟骨退變外,膝骨關節炎患者通常還伴有骨贅形成、滑膜炎、關節囊攣縮、半月板損害及關節裸露、骨面硬化等情況[5]。所以,對膝骨關節炎患者需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以往,開放式手術及保守治療是膝骨關節炎治療的主要方法,隨著當前骨科領域中對微創技術的逐步推廣應用,在諸多早中期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中,膝關節鏡手術治療逐漸增多,具有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對引起膝骨關節炎癥狀表現的因素利用手術方式進行清除,如切除增生滑膜、削除骨贅、打磨不平整軟骨面、修整退變半月板等,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對于關節鏡手術而言,屬于姑息手術的一種,其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一方面在于關節鏡清理術實施的效果,同時與術后相關康復治療方法應用的效果也有關系,術后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對膝關節運動功能的恢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臨床研究顯示,膝骨關節炎患者多數存在骶髂關節紊亂、腰部疼痛等癥狀,因此考慮膝關節病變與腰部問題有關[6]。但也有研究表明,因膝關節病變產生關節活動受限、疼痛感、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緊張,此類病痛信號反饋給大腦,人體在行走、站立時,大腦神經反饋中樞保護性調節膝關節,從而使膝關節周圍肌肉筋膜受到影響[7]。人體中所有的運動關節由一張完整的筋膜構成,肌肉筋膜鏈連接各個運動關節,在人體運動中,進行穩定、協調;一旦某一處筋膜出現異常改變,則其他部位也會受到影響發生代償反應,維持人體動態平衡。所以膝關節周圍的腘繩肌、股四頭肌肌肉筋膜力線改變后,勢必對骨盆、腰部等鄰近部位產生影響。單純關節鏡術治療只是對膝關節部位病變進行改善,而通過理筋推拿手法,以膝關節部位為中心,向上向下沿筋絡走向給予理筋推拿手法,對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進行整體調節,可達到活絡通經、消炎止痛的效果,在關節鏡術后應用于康復治療中,對膝關節運動功能的恢復有促進作用。從本研究結果來看,推拿理筋康復治療用于膝骨關節炎關節鏡術后,觀察組患者術后1個月、2個月、3個月Lysholm膝關節運動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推拿理筋康復治療方法的應用,有利于患者膝關節運動功能的恢復;在治療效果方面,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97.0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29%,差異顯著(P<0.05),提示術后推拿理筋康復治療對患者疾病的康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膝骨關節炎患者應用關節鏡術治療后,配合推拿理筋康復治療,有利于患者膝關節運動功能的恢復,治療效果顯著,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猜你喜歡
理筋骨關節炎關節鏡
抗抑郁藥帕羅西汀或可用于治療骨關節炎
正骨理筋手法聯合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效果
關節鏡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縫合器治療半月板損傷的療效
骨關節炎患者應保持適量運動
SLAP損傷合并岡盂切跡囊腫的關節鏡治療
抱頭轉頸可調筋
關節鏡下治療慢性岡上肌鈣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隨訪研究
關節鏡術后電話回訪的效果觀察
理筋整復推拿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0例臨床觀察
原發性膝骨關節炎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