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經針刺治療偏頭痛臨床觀察

2019-05-31 09:51石景洋
光明中醫 2019年10期
關鍵詞:偏頭痛頭痛療程

陳 慧 石景洋

偏頭痛是臨床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其主要特征為發作性、多為偏側、中重度、波動樣頭痛,可伴有惡心、嘔吐、光聲刺激或日?;顒泳杉又仡^痛[1],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與勞累、休息、情緒焦慮相關,輕者可自主緩解,重者口服止痛劑不能緩解。發病年齡廣泛,女性多于男性。頭部顳側,是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循行所過,為本經穴位主治之所及,筆者應用經絡辨證治療偏頭痛98例,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98例均是2014年5月—2018年6月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門診患者,其中男43例,女55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60歲;病程最短2周,最長20年。試驗過程中共脫落0例,剔除病例0例,共完成病例98例。全部病例按照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針刺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針刺組采取針刺少陽經五輸穴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氟桂利嗪膠囊治療。針刺組平均年齡為(40.200±5.874)歲,對照組平均年齡為(39.966±6.759.2)歲。2組病例之間性別、年齡、病程經統計學分析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2004年國際頭痛學會制定的《頭痛疾患的國際分類》中無先兆偏頭痛、先兆型偏頭痛的診斷標準[2]確診本病。

1.3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2)18歲≤年齡≤60歲;3)近3個月平均發作≥2次;4)有1年以上偏頭痛病史。注:同時符合以上4項的患者,方可納入本項研究。

1.4 排除標準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2)合并心血管、肝、腎、消化、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3)精神病患者,易合并感染及出血者,過敏體質者;4)依從性不好者,嚴重畏針者;5)孕婦及哺乳期婦女;6)語言及智能障礙者;7)長期使用鎮靜、鎮痛類藥物者。

1.5 治療方法

1.5.1 針刺組使用材料:華佗牌0.30 mm×25 mm毫針、碘伏、無菌棉簽若干。取穴:主穴:中渚、外關、太沖、足臨泣。雙側取穴。循經辨證取穴:伴入睡困難、多夢易醒、口苦者加液門、俠溪;入夜痛甚者加復溜、太溪;易怒易郁者加復溜、合谷。具體操作:患者均取坐位,暴露手足部皮膚,用棉簽沾取碘伏對穴位局部皮膚常規消毒,手持0.30 mm×25 mm針灸針快速進針,直刺15~25 mm,平補平瀉,調至得氣(醫者手下有沉緊感)。每天1次,留針30 min。10次作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若患者1個療程痊愈,則可結束治療。療程結束,對病人進行為期1個月的跟蹤隨訪,對偏頭痛癥狀、疼痛程度用量表評分詳細記錄。治療期間要求患者接受針灸治療后,避免接觸水,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可多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八段錦等有氧運動。

1.5.2 對照組予以5 mg鹽酸氟桂利嗪膠囊(西比靈,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具體方法:每晚睡前以溫開水口服。療程:10 d作為一個療程。共2個療程。若患者1個療程痊愈,則可結束治療。療程結束后記錄。療程結束,對病人進行為期1月的跟蹤隨訪,對偏頭痛癥狀、疼痛程度用量表評分詳細記錄。若患者在服藥的過程中出現錐體外系病變、抑郁等不良反應,予停藥。治療期間要求同接受針灸治療者。

1.6 觀察指標采用偏頭痛癥狀評分表及簡式McGill疼痛問卷對頭痛伴發癥狀及疼痛程度進行量化評估。偏頭痛癥狀評分表中包含4個項目:1月內發作的次數、持續時間、頭痛程度、伴隨癥狀等,每一項分0分、3分、6分、9分4個等級,其中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McGill問卷表則是由視覺模擬評定法(VAS)、現時疼痛強度(PPI) 、疼痛評級指數(PRI)3個方面組成。VAS是0~100 mm的線性圖,PPI分為0~5種疼痛程度,PRI包含11個感覺項和4個情感項,每項有4種程度,0~3分,評定結束計算2項內容的總和。

1.7 療效評定標準臨床痊愈:治療結束后1個月內,沒有再出現頭痛的癥狀;顯效:患者治療后頭痛積分與治療前相比減少大于50%;好轉:患者治療后頭痛積分與治療前相比減少20%~50%;無效:患者治療后頭痛積分與治療前相比少于20%。

1.8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根據數據類型分別采取χ2檢驗、均值檢驗等。等級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結束1月回訪,對2組臨床療效進行統計,數據經χ2檢驗,結果顯示2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針刺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經χ2檢驗,與對照組比較,1)P<0.01

2.2 2組患者偏頭痛癥狀評分比較治療結束后,對2組治療前、后1月頭痛發作次數、持續時間、伴隨癥狀、發作程度的評分統計,治療前,2組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2組組內比較,評分統計學差異(P<0.05),2組組間比較,評分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針刺療法在改善偏頭痛的疼痛癥狀及疼痛程度方面療效優于口服氟桂利嗪膠囊。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偏頭痛癥狀評分比較 (例,

注:治療后,組內比較,1)P<0.01;治療后針刺組與對照組比較,2)P<0.05

2.3 2組患者簡式McGill疼痛問卷評分比較治療結束后,對2組治療前、后1月疼痛分級指數、目測類比定級法、現有疼痛強度的評分進行統計,治療前組間比較,數據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組內比較,數據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P<0.05),組間比較,評分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針刺組治療在遠期改善頭痛癥狀方面優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偏頭痛患者McGill疼痛問卷評分比較 (例,

注:治療后,組內比較,1)P<0.05;組間比較,針刺組與對照組比較,2)P<0.05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偏頭痛的病因尚不明確,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上可能有某些食物和藥物誘發,比如含亞硝酸鹽的肉類和腌制食品、葡萄酒、含谷氨酸鈉的食品添加劑等,另外睡眠過多過少、緊張等都是偏頭痛的常見誘發因素。其發病機制有血管學說、神經學說、三叉神經血管學說、視網膜-丘腦-皮質機制等[1]。西藥治療偏頭痛,臨床上多使用非甾體類止痛藥、肌肉松弛劑、抗焦慮抑郁藥物及鎮靜藥等[3],起效較快,但有較多的不良作用及不良藥物反應,在預防復發方面療效差,具體療效也因人而異。

針刺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研究文獻,其選穴原則,主要有辨證取穴、少陽經取穴、遠近配穴及調神取穴等[4],多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對臨床療效的觀察,章海鳳[5]和常小榮等[6]分別觀察針刺少陽經特定穴對偏頭痛患者近期和長期效應,均取得較好結果。

本試驗對針刺組和治療組臨床療效的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均有顯著性差異,提示針刺治療在改善偏頭痛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疼痛程度等方面療效優于口服氟桂利嗪膠囊。對療效進行評估的同時,我們不難發現,針刺治療不僅起到止痛作用,患者的伴發癥狀比如失眠、焦慮、惡心、嘔吐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緩解,可以說針刺治療的效果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治療過程中,不少的偏頭痛患者正處于發作期,疼痛應針而解,治療結束后1月的療效觀察,針刺組療效優于對照組,提示針刺治療偏頭痛有短期止痛作用,同時有遠期復發率低、復發時疼痛程度低的優勢。

偏頭痛的疼痛部位位于額部、顳部和枕部,中醫屬“偏頭風”范疇,歸經于手足少陽經;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不通則痛”,針刺以其疏導之功疏通經絡,使瘀血、氣郁等有形無形之邪,隨針化去。

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循行時間分別是夜間9~11時和11~1時,此時兩經氣血流注最旺,少陽者,其陽熱降入地下水中,以生中氣,中氣旋轉,則上下交濟,有如相臣之職,固有相火之稱,相火不降,燔灼于外,火亦旺,頭痛亦甚。相火不及,可伴有下寒、脾胃虛弱、二便不固等癥。這些都是臨床辨證要素。厥陰五行屬木,五行之氣,以木遇火,則從火化,故取行間瀉木火。實者瀉其子,虛者補其母,少陽實火者,瀉其有余通其絡,瀉本經子穴陽池、陽輔。少陽火之不足者,扶陽而通其絡,補本經母穴俠溪、液門。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取手少陽三焦經輸穴中渚,以及足少陽膽經輸穴足臨泣。

手足厥陰經從足走手,其氣自下而上升,手足少陽經從手走足,其氣自上而下降。逆其氣為瀉,順其氣為補,用針遵循經絡本身氣機升降出入,適時導引是臨床療效的關鍵。另外,疼痛時機的選擇也是療效關鍵因素之一,在患者疼痛發作時給予針刺治療,即時療效較佳。

猜你喜歡
偏頭痛頭痛療程
碘131治療要“小隔離”
頭痛怎樣保健
頭痛與口疾
中藥外敷治療乳腺炎驗方
遠離頭痛的困擾
偏頭痛與腦卒中關系的研究進展
穴位埋線治療發作期偏頭痛32例
活血散偏湯治療偏頭痛的效果觀察
會變身的煩惱
以先兆型偏頭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CADASIL(附1例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