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農村貧困地區留守學生教育管理問題的現狀與對策

2019-06-11 11:07吳世錕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關鍵詞:兒童農村孩子

吳世錕

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龍巖鄉地處九萬大山西麓,位于環江縣城北部,鄉政府距縣城約有97公里,東與融水縣接壤,南于本縣東興、明倫兩鎮相依,西與本縣馴樂鄉相連,北與貴州省從江縣秀塘鄉、加榜鄉毗鄰。全鄉總面積407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157個自然屯,總人口約2.7萬人,屬于貧困鄉之列。全鄉現僅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校1所、村校6所、中心幼兒園1所?,F有在校生約1500多人,其中,中心校學生人數約有600人,留守學生有150 人,約占本??側藬档?5%左右。

本課題研究組成員將近一年來的調查發現,就以環江縣龍巖鄉中心小學片區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現狀為例,問題較為突出,表現如下:

一、親情缺失突出,心理發展異常

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個性的健康發展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一種天然的和諧的親子氛圍,母愛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基礎;父愛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權威、崇拜、勇敢和堅強等。缺失父母愛會使孩子心理缺乏穩定感,將產生情緒和人格上的偏異或障礙。農村留守學生們由于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親情的缺失使他們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父母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由于親情的缺失嚴重,這些留守學生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愿意接觸或接觸太少,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在訪談和調查中有65%的留守兒童反映因父母不在家而常常感到沒有安全感,變得寂寞、孤獨無助。

同時,這部分留守學生也表現出一些心理障礙,如不愿意與陌生人接觸、交談,刻意回避旁人的關切,時常還表現出煩躁等。當他們渴望美好的未來時,卻又常常孤獨;當他們想開懷大笑時,卻感覺無人陪伴;當他們夢中呼喊著父母時,醒來卻發現仍是獨自一人。

二、隔代監護,家庭教育缺失,生活習慣欠佳

家庭教育是兒童接受教育的開端,對兒童身心健康發的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整個人生教育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我國是一個有著優良家庭教育傳統的國家,一直把家庭教育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教育已全面向縱深發展的今天,放棄了家庭教育,就幾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贏得了家庭教育,就贏得了孩子輝煌的未來。從調查情況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維持家庭生活,有70%的兒童由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代為監護和教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隔代監護”。但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絕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生活習性與孫輩有很大的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干農活或打牌娛樂,無時間照顧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還要同時照看幾個孫輩,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僅滿足于孩子吃飽、穿暖,而缺少精神、道德以及日常習慣和行為的教育引導、管教、約束,甚至對留守兒童滋生嬌生慣養、放任自流。在訪談過程中,我也發現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以及有效的監管,留守孩子的生活習慣普遍欠佳,不講究個人衛生,身著臟衣服,甚至不洗手就拿東西吃,早上不洗漱就吃飯,晚上不洗漱就睡覺,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嚴重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與成長。

三、學習成績不理想,不當行為時有出現

根據調查,作為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的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絕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中,對留守孩子的學習介入較少,對孩子在學校情況如何、學習情況如何、學習內容是什么、作業是否完成、學習是否認真、考試情況如何等幾乎不知或很少過問。同時,農村留守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無法得到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這使得大部分農村留守學生的成績差。也有一部分農村留守學生不遵守學校校規校紀,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時有發生,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禮貌,和別的同學打架的現象也有出現,甚至有個別抽煙、沉迷網絡的情況,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

筆者認為:農村留守學生這一社會現象,無疑對中國日后的教育發展是不利的。農村留守學生無論是學業、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們關注,他們都是農村的兒童,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留守學生身上出現的問題,使他們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那么,新農村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課題組成員們認識到:只有健全的學校教育,健全的家庭教育和健全的社會教育,才能開創健全的素質教育工作。因此,解決農村留守學生教育管理問題已迫在眉睫。

以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辦法,調動一切力量關心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找到一個解決留守學生教育問題的可行性舉措,這無疑是對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解決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問題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解決留守學生的生活問題,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給予生活上的幫助,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留守學生亦可完全和非留守學生一樣,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健康發展,促進他們快快樂樂地成長。

二是解決留守學生的思想問題。呼吁社會、學校、家庭給他們溫暖,聯合他們的父母、監護人給予他們的關愛,給予他們的溫暖,讓他們生活充滿陽光。

三是解決留守學生的住宿問題,督促他們學習。在校內,督促他們的學習:在校外,和監護人聯合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學會自理,使他們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成為品學兼優、快樂的學生。

四是探究留守學生的教育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最終形成一套教育模式。

留守兒童問題不是一個群體的問題,而是中國未來的問題,解決留守孩子問題任重而道遠,真心地希望社會各級領導、各界人士高度重視,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的關注氛圍,人人參與到“留守兒童”的關愛行動中,用心呵護他們的健康成長,讓留守兒童的頭頂早日出現一片蔚藍的天空,讓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猜你喜歡
兒童農村孩子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新農村 新一輩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