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群體性糾紛預防工作,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2019-06-18 01:36文鋒
商情 2019年15期
關鍵詞:購房人群體性糾紛

文鋒

房地產業對助推區域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推進城市化進程等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不容忽視的是,房地產行業也是群體性糾紛易發、多發的領域,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某區人民法院共審結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476件、物業管理合同糾紛689件,其中大部分案件是群體性糾紛??梢?,做好房地產領域群體性糾紛預防工作,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對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一、房地產業群體性糾紛形成原因探析

(一)企業市場主體擔當意識不強

一是在發展思路上,追求短期利益,忽視長遠發展。有的房地產企業在璧山開發樓盤的檔次品質定位不高,過于追求單個項目的盈利最大化,缺乏在當地長遠發展興業的眼光和氣度,品牌引領作用未做到名副其實。

二是在營銷過程中,夸大自身優勢,存在不實宣傳。有的企業慣于采取概念化的愿景描繪,實際成品與之差距較大,甚至房屋外觀即易引起消費者異議;有的合同文本與廣告宣傳嚴重不符,未對重要事項作必要告知和說明,潛藏糾紛隱患。

三是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管理漏洞,控制把關不嚴。有的企業缺乏足夠規范的管理能力,對房地產建設質量、進度、投資控制不嚴,容易出現質量瑕疵、延期交房、遲延辦證等違約情形。

四是在房屋售出后,漠視服務要求,放任矛盾糾紛。有的企業不能平衡義利關系,對消費者的正當訴求重視不夠,回避問題,拖延推諉,積極主動化解矛盾的自覺性不強,矛盾擴大引發社會穩定風險。

(二)購房人置業維權協商能力欠缺

一是在置業心態上,預估風險不足,博弈心理復雜。有的購房人不能理性對待房價波動,容易出現心理落差,進而尋找房地產企業、物管企業的瑕疵行為,借助權利主張,意圖彌補損失。

二是在締約協商時,輕信廣告宣傳,忽視合同文本。有的購房人審慎簽約的意識不強,不能正確區分廣告與合同的不同效力,簽約時對房屋質量、用途、裝修、物管等重要條款考量不夠細致,事后反悔往往依據不足。

三是在表達訴求上,慣于群體聚集,維權理性淡薄。有的購房人在群體聚集中采取道德譴責、懸掛標語、過激言行等方式引發關注;有的購房人跟風從眾心理強,不明就里地參加聚集;有的購房人內部細分群體之間矛盾突出,自說白話,意見不一。

四是在處理問題中,認知偏見突出,權利邊界模糊。有的購房人主觀臆斷職能部門履職不當,既期待盡快協調解決,又表現出質疑、抗拒等糾結狀態;有的購房人對法律、政策的理解以偏概全,難以準確把握自身民事權利的范圍界限。

(三)職能部門管控矛盾履職方式有待改進

一是在審批管理中,重視高效服務,忽視嚴格管理。有的部門對放管服改革政策執行不夠精準,重支持輕管控,對房地產開發交易的關鍵節點、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事項監督管理不夠精準,提醒督促不夠細致,過程管控的松緊度有待改進。

二是在準據把握上,善于執行文件,弱于運用法律。有的部門未能將政策文件與法律準據融會貫通,其辦事標準、執法尺度等方面不夠規范、恰當,對要件程序的設置有失偏頗,對訴求焦點的回應不夠精準,準確運用法律解決問題的能力亟待提高。

三是在矛盾化解時,主動作為不足,自身盡職不夠。個別部門為民服務、維護穩定通盤考慮不多,對在自身環節發現和能夠解決的糾紛苗頭、個案訴求重視不夠,抓小抓早不夠到位,錯失矛盾化解良機。

四是在協作履職上,交叉空白并存,分流引導隨意。有的部門不重視信息互通,職能履行交叉與空白地帶并存,容易發生打擦邊球的情形;有的部門對運用信訪回復、行政解決、司法裁決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總結不夠,規范性、系統性不強,影響預防化解成效。

二、預防化解房地產領域群體性糾紛的措施

(一)放管結合,督促引導企業履行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

一是依法用好招商引資甲方合同地位。堅持厚愛與嚴管并舉,支持與監督并重,對在璧房開企業尤其是知名企業強化合同責任,在政府部門與投資企業的協議中強調實現甲方意圖的合同條款,做到有約在先,督促企業切實遵守品牌引領、產品檔次、投資節點等重要內容。

二是著力加強開發運營全程管控引導。針對該領域糾紛易發多發的特點,增強過程管控能力,對照檢查房開企業遵守合同條款、規范銷售運營的實際情況;完善新型政商關系,引導企業義利兼顧,克服短期行為,著眼長遠發展,切實履行合同承諾。

三是嚴格落實矛盾化解企業主體責任。督促投資企業落實防范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應當承擔的責任,嚴防企業將其市場主體應盡之責向職能部門轉移,促使企業主動作為、擔當責任。

(二)點面并重,教育引導群眾增強合同理性和協商能力

一是有效運用處理群體糾紛的關鍵要領。爭取和用好明理知法誠信的積極分子,全面充分釋法明理,抓兩頭帶中間,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去除看待政府部門的有色眼鏡和抵觸心態,在職能部門的主持下有理有節地主張權利。

二是充分發揮合同司法案例的引導作用。通過個案處理、類案梳理,加強群眾民事法律意識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訓練,深化合同協商、合同效力、合同責任等方面的宣傳教育,逐步扭轉少數群眾民事法律意識片面、滯后的狀態,夯實基層社會現代化治理的群眾基礎。

三是著力改進合同示范文本的監督管理。教育引導群眾增強理性簽約、依法履約的意識,強化房開企業對重要權利義務的告知、說明責任,充分保障購房人的知情權,進一步理清雙方權利范圍及邊界,逐步提升群眾理性平和協商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精準施策,系統強化部門維護穩定政策與法律合力

一是著力增強精準執行政策與法律的能力。在服務和促進發展,預防和處理矛盾中,著力強化公職人員融會運用政策與法律的能力,注重掌握二者內在一致性,克服寬嚴失范、斷章取義、部門利益、懈怠懶政等不良傾向,直面矛盾,精準執法,嚴謹細致,源頭治理。

二是有效提升職能部門協調與配合的成效。盯緊盯牢矛盾糾紛多發的關鍵環節,第一時間制定和落實化解對策,負有處理職責的部門不得將矛盾糾紛上交、外推;對需要會商的問題,做到準備充分、問題清楚、預案明確、議決有果、執行到位,防止出現各自為陣、拖延時間、相互推諉、口徑不一、矛盾擴大。

三是規范化解矛盾糾紛行政與司法的銜接。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運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充分發揮行政處置與司法裁判的各自優勢,精準化解,公開公正,切實增強群體性糾紛預防化解合力。

猜你喜歡
購房人群體性糾紛
誤幫倒忙引糾紛
淺談房地產企業破產中消費性購房人優先權的實現
糾紛調解知多少
關于期房抵押對購房人、抵押人的法律思考
新媒體時代下城管去污名化的公關路徑探索
中外房地產預售市場風險擔保機制比較研究
沈陽:購房人可單獨申辦房產證
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討
關于群體性事件防控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