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助推高校精準資助新模式探索

2019-06-18 01:36韓春樂
商情 2019年15期
關鍵詞:精準資助新模式互聯網+

韓春樂

【摘要】本文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作為計算技術的最新形態,實現高校資助工作的認定精準、管理精準、培養精準,探索了精準資助的新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 精準資助 新模式

黨的十九大提出“精準資助”和“健全學生資助制度”等明確要求,并于“十三五”期間把實現精準資助作為國家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明確目標,這一思想為我們開展高校資助工作精準化研究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當前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資助系統智能化程度低、缺乏精準識別貧困生標準、難以科學實施資助考核、重經濟資助缺乏人文關懷等問題與不足,直接或間接導致資助精準度不高,影響資助的效果及其公平、公正性。因此,如何有效精準認定、準確資助隱形貧困生,如何有效核查、及時取締虛假貧困,如何使國家高校貧困生資助的頂層設計精準“落地”,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大邏輯?;诨ヂ摼W+的大數據作為計算技術的最新形態,為我們開展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精準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思維、工具和方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共建資源共享,構建精準識別的新模式,實現以人為本,差異化資助方式,建立實時動態、及時、全面資助管理體系,對于提高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精準化水平,促進資助工作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實現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公平正義,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涵義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關于做好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互聯網+”就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產生化學反應、放大效應,大力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也有人認為,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是指以互聯網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在本文中,“互聯網+”所指即在傳統互聯網覆蓋之上,以互聯網思維為指導,將新一代的信息技術運用到社會各領域行業深度融合的社會新形態。

二、“互聯網+”助推精準資助新模式

(一)推進精準資助,基礎是認定精準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作為實現精準資助的前提,借助“互聯網+”之力,做到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精準資助的認定是整個助困工作的基礎與前提工作。借助“互聯網+”開發出符合標準的認定模型,能夠用于家庭經濟高困難學生的認定。

(1)“互聯網+”量化數據與定性考察相結合。通過基層輔導員與貧困學生定期的交流談話,了解困難生家庭基本貧困情況和日常在校、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擁有量及使用量;結合同班同宿舍學生反饋調查等方法對貧困生進行綜合定性考察。另一方面,通過對學生校園一卡通消費數據、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中家庭總人口數、勞動力人口、收入等數據進行采集,將家庭綜合情況按照等級相應賦予權重值,實現對貧困情況的定量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接民政部門困難人口數據庫系統,核實貧困生認定材料,最終實現貧困生的精準認定。

(2)認定對象的貧困動態跟蹤。入學后,可憑相關貧困證明材料申請貧困生助困資格,學校資助工作相關部門對其量化數據與定性考察相結合進行評議后,獲得初步的認定資格和貧困等級。每一學期,學校通過對“互聯網+”貧困生認定模型中數據的分析與比對,結合同學的反饋、校園卡消費情況及家庭實地調查等多種途徑,實現對貧困生的動態跟蹤,進行動態調整。

(二)推進精準資助,關鍵是管理精準

“互聯網+”是以大數據和云計算為特征的技術環境,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仍是數據。高校資助系統數據信息的精準與否直接影響著資助工作中的精準度,影響資助的公開、公正、公平。要做到精準化,則必須運用到當前的“互聯網+”的理論與技術,搭建學生資助工作專業化信息平臺,提升精準資助的成效。

學生資助工作專業化平臺的搭建,需要以信息化為突破口進行設計和開發;應該涵蓋高校資助工作的所有內容,包括學生助困、學生獎助學金、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評優評先、評獎評助、勤工助學等功能模塊。在線下部分,通過對專業信息化平臺數據庫進行分析,在做女子“第一手資料”的收集與審核基礎上,從貧困對象的認定,到資助信息的跟蹤了解,以及互動交流等方面,實現數據的精準化;在線上部分,通過學生工作系統實現全面網絡資助辦公,做到全方位、動態性地把握學生的受助情況,實現困難學生的動態管理,建立困難學生動態管理機制,為實施精準資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推進精準資助,重點是培養精準

“互聯網+”時代最大的優勢與特征是實現對貧困生的家庭情況、日常行為、消費等多方面數據的記錄與分析,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不僅僅是解決經濟或生理需求問題,而主要是一個教育問題?;凇盎ヂ摼W+”的精準資助工作,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貧困生數據的分析與挖掘,提煉出學生心理思想狀況,進而對學生學業水平和身心發展提供指導,實現精準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堅持精準扶貧,要幫助貧困地區群眾提高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就業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開孩子們通過學習成長、青壯年通過多渠道就業改變命運的扎實通道,堅決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這一重要思想就是在強調資助要與育人有機融合,實現資助對象的精準培養。

三、總結

“互聯網+”理論和技術,能夠為高校精準資助的開展與實施提供專業信息化的平臺,能夠實現以“互聯網+”為依托,線上、線下雙向共進的精準識別與助困,開通高校資助精準化的快車道,促使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佳效果。

猜你喜歡
精準資助新模式互聯網+
高職院校精準資助模式探究
淺析高校學生精準資助的理論與實踐
優化中職助學政策提高資助精準度策略研究
禮儀文化引領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