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老的防治和管理新進展

2019-06-20 01:38李華
中國美容醫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抗衰老

[摘要]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逐步加快,衰老的管理需求也日益增長。研究衰老的防治及管理,對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回顧了衰老概念及抗衰老的發展歷史,描述了手術與非手術,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在抗衰老中的作用。以健康衰老為衰老管理的目標,分析了衰老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建設健康的老齡化社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達到健康衰老,在未來有效的衰老管理將成為抗衰老領域的一大挑戰。

[關鍵詞]衰老;衰老管理;抗衰老;健康衰老; 健康生活方式

[中圖分類號]R339.3+8?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6455(2019)06-0002-03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aging trend is gradually accelerating, the demand for aging management is grow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ncept of aging and the history of anti-aging development,describes the role of surgical and non-operative, lifestyle changes in anti-aging. Taking healthy aging as the goal of aging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enescence management.Build a healthy aging society,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achieve healthy aging. Effective aging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will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 in the field of anti-aging.

Key words: aging; aging management; anti-aging; health aging; healthy lifestyle

隨著現代社會發展和人口結構的急劇變化,全球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未來社會中老人的比例將會越來越大,據預測2050年中國將有3.32億65歲以上的老人[1]。因此研究衰老管理對于改善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衰老的防治與管理進行以下探討。

1? 衰老的概念及抗衰老的發展歷史

衰老并非一種疾病,是指伴隨年齡增長出現的非病理性生物及生理變遷的過程。研究者發現衰老群體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因而將衰老進一步細分為正常衰老與成功衰老,前者以生理和認知功能伴年齡增長而出現退行性改變為特征,后者指生理和認知功能衰退較少或并未出現的老化過程[2]。1987年,Rowe[3]提出飲食、鍛煉、生活習慣和心理等外部因素是成功衰老過程中的積極因素,他認為成功衰老應包括:①疾病和殘障的發生率低;②維持較高的認知和生理功能;③積極參與社會生活[4]。1990年,Curb[5]提出有效衰老的概念,他認為有效衰老不僅包括緩慢衰退的生理機能和降低疾病發生率,還應包含對生理機能衰退和疾病發生的有效代償。也有學者提出健康衰老的概念[6],認為在年齡增長過程中沒有疾病的發生就是健康衰老。筆者結合臨床實踐對健康衰老概念有所補充:健康衰老不僅包括健康的生理功能,還應包括主動高質量的生活參與度(自主生活)和健康的情感體驗與認知功能。

機制研究是方法研究的基礎。20世紀,人類開始對衰老的機制進行探索研究,1956年,Harman[7]率先提出自由基與機體的衰老和疾病有關。之后陸續有學者發現基因、蛋白質等各個層面均與機體衰老有關,直到2013年Lopez[8]提出較為系統的衰老相關機制,包括基因組不穩定、端??s短、表觀遺傳學改變、蛋白穩定性改變、對營養物質的反饋失衡、線粒體功能障礙、細胞的衰老、干細胞衰竭,細胞間通訊改變這9個重要機制。對于抗衰老的方式探索,人類從未停止腳步,在中國從先秦便有人尋求長生不老之法,之后更是有眾多道士煉丹,以期望長生不老。在西方,古埃及時期人們就有了面部埋置金錢以延緩局部衰老的方法[9]。人類經歷了一開始的飲食限制到抗衰老藥物的使用,再到手術方法延緩外觀衰老等不同的階段。如今抗衰老方式眾多,筆者認為應以健康衰老為衰老管理的目標,但如何正確有效地管理衰老是醫學研究的重點與熱點。

2? 衰老管理的現狀

衰老是不可逆的生命進程,無法避免。但有效的衰老管理可延緩衰老的速度及老年病的發生發展,實現健康衰老。目前衰老管理方法眾多,主要分為手術與非手術方式。無論使用哪種方法抗衰老,目前對其效果都缺乏統一的評價標準,致使無法比較不同抗衰老方法的效果。此外對衰老以及衰老程度的界定尚無統一的標準,臨床上多以個體的外觀或出現老年性相關疾病為判定依據,缺乏統一的客觀標準。因此有必要建立統一抗衰老手術效果評價標準及衰老與衰老程度的判定標準。

2.1 手術方法抗衰老:衰老在外形上以皮膚軟組織改變為主要表現,包括真皮變薄、皺紋形成、皮膚松弛、軟組織容量丟失及下垂等。此種衰老表現可通過手術方式進行改善。

2.1.1 針對軟組織下垂的提升手術:面部軟組織松垂是面部老化的特征性外觀之一,因此針對下垂的軟組織提升是衰老管理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面部提升分為傳統的面部提升術與微創面部提升術[10],傳統方法提升效果持久確切,但其剝離范圍廣,手術并發癥多,對術者要求高,就醫者損傷大,恢復慢,現臨床已較少應用;而微創提升術則是在手術材料(如線或者提拉帶)輔助下將面部軟組織提升,手術剝離范圍小,就醫者損傷相對較小,恢復較快,并發癥較少,但應用的手術材料存在縫線切割、異物反應、效果不持久等問題。在臨床上,很少有就醫者能接受大創傷傳統的面部提升術,更容易接受微創提升術,微創提升術雖然有明顯的局限性,但能滿足大部分就醫者的需求,再聯合應用其他各類微創整形手術,可達到更好的改善效果。因此微創面部提升術由于其廣泛的適應性、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勢在面部年輕化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1.2 針對軟組織容量不足的填充手術:衰老常伴隨脂肪和肌肉的萎縮,針對軟組織容量的丟失,填充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軟組織填充材料為透明質酸和自體顆粒脂肪,前者價格昂貴,在一定時間內將完全被人體吸收,操作不當可引起局部血管栓塞;而自體顆粒脂肪填充具有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取材容易、微創、移植物無免疫排斥反應等特點,但填充后有一定的吸收率,可能需要多次填充,操作不當也會引起脂肪栓塞。對于追求短期改善效果的就醫者來說,可選擇透明質酸注射填充,而自體脂肪移植由于價格相對低廉、其填充的脂肪永久性存活等特點更適合需要填充的體積較大和追求長期改善效果的就醫者,因此,應根據就醫者的需求選擇填充方式。

2.1.3 針對皮膚軟組織的修復再生技術:衰老常伴隨組織再生修復延緩,近年來有許多研究表明自體細胞或者活性物質能夠有效地促進人體組織再生和修復,從而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11-12]。自體細胞以含脂肪干細胞成分為代表的如納米脂肪等能促進真皮膠原蛋白的增生[13]。自體活性物質包括血小板血漿、富血小板纖維蛋白和濃縮生長因子,均具有組織再生能力[14],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將自體細胞或者自體活性物質應用于臨床抗衰老領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將得以進一步驗證。

2.2 非手術方法

2.2.1 藥物的使用:目前抗衰老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合成藥物與天然藥物。大部分藥物抗衰老機理與其對衰老相關信號通路的作用有關[15],合成的抗衰老藥物主要有雷帕霉素、二甲雙胍、白藜蘆醇等。雷帕霉素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可通過抑制mTOR信號通路發揮抗衰老作用;二甲雙胍作為一種常用的降糖藥,可延長線蟲、小鼠的壽命,這種延緩衰老的作用可能與其激活AMPK通路有關[16];白藜蘆醇是一種多酚類化合物,可提高抗衰老因子SIRT1的活性,從而發揮抗衰老作用。天然藥物中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的以多酚類與丹皮酚為代表,特點是作用靶點多,藥效溫和,但具體的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明確。

2015年《Science》發文揭示了不同年齡段及不同健康狀態的人體腸道微生物組成有明顯的差異,健康老人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相似,但與患有老年相關性疾病老人的腸道微生物組成明顯不同[17],而腸道微生物對人體免疫系統的發育和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18],提示腸道微生物可能成為抗衰老的新靶點。

雖然抗衰老藥物的研究發展迅速,目前已發現眾多具有抗衰老特性的藥物,但無論天然藥物還是合成藥物,都缺乏足夠的臨床證據來證明其在人體中的抗衰老作用,還需長期隨訪研究以證實抗衰老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2.2 生活方式的改變

2.2.2.1 飲食限制:通過限制總能量攝入來抗衰老已有上百年歷史,研究表明,長期的飲食限制能夠調節人體代謝,延緩生理性老化進程,并降低老年性相關疾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腫瘤、癡呆的發病率[19]。盡管飲食限制的抗衰老效果較為顯著,但目前缺乏統一的實施標準,且對于患有代謝性相關疾病的人群,盲目的限制飲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有必要針對不同人群與不同人種制定一套統一飲食限制實施標準,以保障飲食限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2.2.2 適當規律運動: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功能下降,有人將其歸因為生理性的衰老退化,然而Leyk[20]的研究顯示老年人身體功能下降主要是由于缺乏規律鍛煉,而不一定由于生理性老化所致,他對13 171名運動員的調查研究發現,即使普通老年人也可通過規律的訓練使身體機能達到較高的水平。有研究表明適量規律運動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進自由基清除,減輕線粒體DNA損傷,且可改善神經內分泌的調節功能[21],而缺乏運動則會明顯增加與衰老相關性疾病,如阿爾茲海默癥的發病率[22]。規律鍛煉可以改善人的生理機能,延緩衰老進程,提高老年生活質量。但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和患有不同基礎疾病的老人尚未有明確建議的鍛煉時間及鍛煉方式,且目前尚不明確運動防治衰老的具體分子機制,這些問題仍須進一步深入研究。

2.2.2.3 調整心理狀態: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機能的退化,同時經歷家庭的發展和變化、社會角色的變換,容易產生失落、無助等負面情緒,因此更應該關注心理上的衰老。已有研究表明,負面情緒與老年性疾病的發病率正相關,而積極的情緒能夠降低生活負性事件所導致的心腦血管風險[23]。因此,擁有良好的情緒及心理狀態是衰老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調整和保持健康心態?筆者認為:①要學會傾訴、宣泄,將生活中負面情緒宣泄出來,以維護心理健康;②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老年人更好地適應老年生活;③培養廣泛健康的興趣愛好,不斷嘗試新鮮事物,有利于維持老年人的認知功能。

2.2.2.4 其他:保證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定期體檢,重視軀體與心理疾病的防治有助于減少身心疾病的患病率,從而為老年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提供保障,進而延緩衰老[24]。在眾多的衰老表現中,以認知功能障礙最具有災難性,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老年人認知功能的下降實際上就是腦衰老的體現,而這會加快整體的衰老。馬永興[25]等通過對2 666例大于65歲老年人認知水平的調查發現,認知功能正常者僅為32.52%,32.26%有增齡相關記憶障礙,29.33%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其余5.89%有癡呆。近年來國內雖逐漸重視對認知功能障礙的防治研究,但對廣大老年人群的認知功能障礙的防治工作尚未完全開展。因此有必要將認知水平的檢測納入到老年人的常規健康體檢項目中,以了解老年人認知功能狀態,從而盡早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

3? 展望

衰老是人類的自然發展規律,不可避免,但健康的衰老則是人們的追求所在。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衰老管理方法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適量飲食、規律鍛煉等。有效的衰老管理方法能夠預防或者推遲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降低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負擔,對于建設健康的老齡化社會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全球老齡化日益加劇,如何對老齡化社會進行有效的衰老管理將是抗衰老醫學領域的一大挑戰,相信隨著對衰老機制不斷深入研究,有效抗衰老手段的不斷發掘,人類都能夠實現健康衰老的愿景。

[參考文獻]

[1]李紅文.論全球老齡化與代際公平的倫理問題[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9(4):632-636.

[2]郭金華.中國老齡化的全球定位和中國老齡化研究的問題與出路[J].學術研究,2016,59(2):61-67.

[3]Rowe JW,Kahn RL.Human aging:usual and successful[J].Sci(New York,NY),1987,237(4811):143-149.

[4]Rowe JW,Kahn RL.Successful aging[J].Gerontologist,1997,37(4):433-440.

[5]Curb JD,Guralnik JM,Lacroix AZ,et al.Effective aging.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growing older[J].J Am Geriatr Soc,1990,38(7):827-828.

[6]Benfante R,Reed D,Brody J.Biological and social predictors of health in an aging cohort[J].J Chronic Dis,1985,38(5):385-395.

[7]Harman D.Aging:a theory based on free radical and radiation chemistry[J].J? Gerontol,1956,11(3):298-300.

[8]López-Otín C,Blasco MA,Partridge L,et al.The hallmarks of aging[J].Cell,2013,153(6):1194-1217.

[9]趙啟明.抗衰老技術進展[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7,28(5):257-260.

[10]周宇,李森愷,李強.面部除皺術的外科進展[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7,28(1):53-56.

[11]Liang ZJ,Lu X,Li DQ,et al.Precise intradermal injection of nanofat-derived stromal cells combined with platelet-rich fibrin improves the efficacy of facial skin rejuvenation[J].Cell Physiol Biochem,2018,47(1):316-329.

[12]Kim JM,Sohn DS,Bae MS,et al.Flapless transcrestal sinus augmentation using hydrodynamic piezoelectric internal sinus elevation with autologous 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 alone[J].Implant Dent,2014,23(2):168-174.

[13]Kim JH,Jung M,Kim HS,et al.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 a new therapeutic modality for ageing skin[J].Exp Dermatol,2011,20(5):383-387.

[14]王昕,陳小平,趙啟明,等.濃縮生長因子注射改善眶周皺紋的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8,29(7):402-405.

[15]姚寧,馬珊珊,崔淵博,等.單細胞海藻提取物對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抗衰老作用?[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9(4):458-462.

[16]Slack C,Foley A,Partridge L.Activation of AMPK by the putative dietary restriction mimetic metformin is insufficient to extend lifespan in Drosophila[J].PLoS One,2012,7(10):e47699.

[17]O'Toole PW,Jeffery IB.Gut microbiota and aging[J].Science(New York,NY),2015,350(6265):1214-1215.

[18]Lynch SV,Pedersen O.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J].N Engl J Med,2016,375(24):2369-2379.

[19]莫睿,魏智民,楊云生.抗衰老機制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7,42(8):743-748.

[20]Leyk D,Rüther T,Wunderlich M,et al.Physical performance in middle age and old age good news for our sedentary and aging society[J].Dtsch Arztebl Int,2010,107(46):809-816.

[21]Fujimoto N,Prasad A,Hastings JL,et al.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1 year of progressive and vigorous exercise training in previously??sedentary individuals older than 65 years of age[J].Circulation,2010,122(18):1797-1805.

[22]Seidler RD,Bernard JA,Burutolu TB,et al.Motor control and aging:links to age-related brain structural,functional,and biochemical effects[J].Neurosci Biobehav Rev,2010,34(5):721-733.

[23]Ong AD,Bergeman CS,Bisconti TL,et al.Psychological resilience,positive emotions,and 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stress in later life[J].J Pers Soc Psychol,2006,91(4):730-749.

[24]俞卓偉,保志軍,阮清偉,等.抗衰老醫學的實踐與探討[C].第四屆中國衰老與抗衰老學術大會論文集.武漢,2013:90-94.

[25]馬永興,竺越,陳韻美,等.老年及高齡老人記憶及認知功能生理增齡性及整體增齡性動態改變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11):1303-1306.

[收稿日期]2019-04-25

本文引用格式:李華.衰老的防治和管理新進展[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6):2-4.

猜你喜歡
抗衰老
衰老的分子調控機制及中藥的干預作用
衰老的分子調控機制及中藥的干預作用
英國禁止化妝品胡吹抗衰老功效
海洋生物提取物化妝品的應用
橘絡對D—半乳糖致亞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中醫抗衰老研究進展
運動醫學對延緩衰老的作用
生物同源性荷爾蒙平衡療法和臨床實踐的抗衰老應用
瑞士全面封殺羊胎素療法:抗衰老作用并無科學依據
淺談衰老與抗衰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