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到樓下充電去

2019-06-21 02:31狄青
愛你 2019年21期
關鍵詞:麥克經驗機器人

◎ 狄青

2018年10月,一幅名為《愛德蒙·貝拉米的肖像畫》在倫敦拍賣,最后以43.25萬美元的高價被匿名購買者拍得。這幅畫由人工智能創作。作為人類對抗機器人最后的“領地”——藝術創作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染指。

事實上,無論是機器人寫詩還是畫畫,其技術原理都差不多:誘發源(靈感的來源,信號充足)—— 創作本體(知識被誘發)—— 創作過程(獨立于誘發源的黑盒子)—— 創作成果(與誘發源相關的獨立作品)。藝術作為人類“鐵飯碗”的地位無疑已發生動搖。

同年10月,英國國民作家麥克尤恩來到中國。有位研究人工智能的中國專家對麥克尤恩說,他的團隊正在用幾十萬部小說的故事脈絡總結一種算法,然后根據這種算法讓機器批量生產小說。他問麥克尤恩將如何應對這一巨大的挑戰,麥克尤恩的回答是:學習!也就是人類向技術學習和借鑒,但不能跟著技術走,要走自己的路——這條路人工智能永遠想不到。

有這樣一條路嗎?我認為是有的。我們要摒棄一切現成的唾手可得的“二手經驗”,自己去觀察,自己去思考。藝術關乎人的動機、情感、思維和創造。人工智能可以畫出一只惟妙惟肖的鳥,但它顯然分不出這是一只在春天里歡唱的鳥,還是一只飽經風霜的鳥。

那么,什么是“二手經驗”呢?在手機的方寸之間充斥著“詩與遠方”。我們的生活被各種新的技術經驗所左右,仿佛這些技術支撐下所展示的就是真實的生活,實際上它有的只是“二手經驗”給我們帶來的焦躁。

在麥克尤恩最新的一部小說里,男主人公買了一個與自己長得很像的男機器人,將它帶回家充好電,卻沒想到這個機器人愛上了他的女朋友。而男主人公的未來岳父是個研究莎士比亞的專家,他與機器人相談甚歡。到最后,莎士比亞研究專家覺得眼前這個“人”這么有文化,一定就是他的準女婿。而這時候其真正的準女婿(也就是男主人公)不想打破他的美夢,就自己扮演機器人,對他未來的老丈人說:“我到樓下充電去?!?/p>

“我到樓下充電去?!蔽艺J為這句話飽含深意。再聰明的機器人也要充電,一旦斷電就是堆廢鐵。而人類亦然,之所以作家的作品那么容易被機器人模仿,是因為作家一直在模仿“二手經驗”,而不是用自己的真實感觀去發現和感受生活,從而缺少創造的能力。只有作家始終保持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思想性,人工智能才能甘拜下風。套路化的技術最怕的就是遇到天馬行空的腦袋。

猜你喜歡
麥克經驗機器人
1/2的魔法
小王子
生活很艱難,但你被愛著
樂淘淘“先進”經驗
樂淘淘“先進”經驗
2017年西麥克展覽公司展覽計劃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關經驗
機器人來幫你
認識機器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