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新天皇:將創造怎樣的“令和特色”

2019-06-24 02:52唐奇芳
世界知識 2019年10期
關鍵詞:德仁仁天皇明仁

唐奇芳

2019年5月1日,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正式即位,日本進入“令和時代”。鑒于近年皇居與首相官邸之間的重重風波,德仁這位“新”天皇與安倍這位“老”首相之間未來的相處模式及其對日本的影響都值得觀察、耐人尋味。

2019年5月4日,德仁天皇即位后首次公開亮相,偕皇后雅子等皇室成員接受民眾參賀。

作為“人”的德仁

歷史上“萬世一系”的日本皇室曾經作為“天照大神的子孫”被國民奉為神祗,也成為戰前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和皇國史觀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日本戰敗后1946年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宣布天皇和皇室走下神壇。但是,要消除上千年來根植于日本文化內核的影響,絕非易事。天皇和皇室最終得以成為“僅具有人性的普通人”,既需要時代的推動和制度的促進,也離不開皇室成員主動的選擇。

作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太子妃和皇后,德仁的母親美智子在皇室的“人性化”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1960年德仁出生后,身為皇長子,自然是未來的天皇。但是,美智子拒絕了皇室傳統的親子分離式教養,堅持親自哺乳、親自照看、親自教育。這既是美智子作為現代女性的自覺選擇,也是明仁“要重視家庭”思想的體現。

正是由于美智子身體力行的教育,比起傳統的皇室子弟,德仁身上更多了一些平民氣質和“人性”。根據日媒對德仁性格的報道,人們可以大致勾勒出一個這樣的新天皇形象:溫和細致、平易近人、淵博好學。公開露面的德仁總是面帶微笑,對待任何人都溫文有禮。他自幼就毫無皇室架子,成為皇太子后也會經常走到東宮職員的辦公室說“喝一杯怎么樣”,然后憑借過人的酒量將別人都喝倒。美智子教育他做事“一旦下了決心就必須堅持到底”,這在他練習鋼琴等樂器上可見一斑。如今德仁興趣廣泛,其中最喜歡的是登山。他從大學開始一直研究水的問題,大學畢業論文為《中世紀瀨戶內海的水運》,到英國留學也進行泰晤士河水運的研究。之后一直從事相關活動和研究,涉及水的利用、衛生和災害等廣泛領域,曾擔任2003年第三屆世界水論壇的總裁,并在聯合國“水和災害特別主題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今年4月4日,德仁出版了《從水運史到世界的水》一書,收錄了其九篇演講稿。

更能體現德仁“人性”的應該是他對家庭的態度。當年他對年輕的女外交官小和田雅子一見鐘情,歷經七年波折才終成眷屬。德仁在求婚時曾說“我會一生傾盡全力來守護雅子”,20多年來他很好地履行了這個承諾。愛子公主出生后,德仁替因適應障礙療養的雅子擔起育兒重任,并為了維護妻子,公開對皇室規則進行抱怨。盡管這一姿態受到過于重視隱私的批判,但也體現了父母家庭觀對他的深刻影響。

“平成風格”延續為“令和特色”?

天皇的日益“人性化”是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與此同時,天皇作為日本國民精神依托和社會凝聚的象征意義依然十分重大。對日本來說,天皇是激發和維系國民向心力的關鍵,日本人強烈的集體意識和團結精神與天皇信仰密不可分。因此,如何適應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在新時代為國家發展和國民幸福發揮自身的作用,是德仁天皇面臨的最大課題。

根據《日本國憲法》(通稱“和平憲法”)第一章第一條對天皇地位的定義,“日本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征,是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權所在的全體日本國民的意志為依據”。第四條第一款規定,“天皇只能行使本憲法所規定的有關國事行為,并無關于國政的權能”。這就是戰后形成的日本象征天皇制,天皇主要具有象征作用,不具備任何政治職能,因此并非法律意義上的日本國家元首。

剛剛退位的明仁上皇是實際意義上的第一位象征制天皇。在位期間,他不斷探索如何發揮“象征”作用,實踐如何更好履行“公務”,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平成風格”。有學者將其總結為大眾性、親民性、和平性和創新性,指的是明仁天皇通過大眾媒體與民眾溝通,在日本社會享有很高人氣;通過深入民間視察災區等行動,展現與國民同在姿態;通過在國內外的“慰靈之旅”,呼吁和平、反省戰爭;通過拓展“公務”范圍和與民接觸,樹立“開放型皇室”形象。

明仁天皇的“平成風格”給德仁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日本媒體和學界普遍認為德仁天皇會遵照父親的模式履行公務。德仁即位后5月4日接受民眾朝賀時,表示“祈愿大家幸福安康,并希望我國與各國攜手維護世界和平、實現進一步發展”。這與當年明仁天皇即位時的發言完全相同。

“新”天皇與“老”首相

在繼承皇位和天皇職責的同時,德仁也要接過父親所面臨的各種挑戰。

明仁上皇在退位前幾年與安倍首相之間的矛盾早已是日本全國上下公開的秘密。這一矛盾最集中的體現就是明仁的“生前退位”問題。出于年邁體衰、無力承擔天皇“公務”等多重原因,明仁逐漸堅定了“生前退位”的意愿。他先是通過宮內廳等“正常途徑”向首相官邸表達這一意愿,但安倍政府反應消極。明仁最終只能選擇通過NHK獨家新聞這種非同尋常的方式公布,以引起公眾對“生前退位”的關注,倒逼政府進行討論。這令安倍政權十分不快,作為“報復”,最終將當時的宮內廳長官風岡典之免職。政府雖然最終通過了“生前退位”,但并非像明仁希望的那樣寫入《皇室典范》,只是“僅限一代”的特例法,令雙方矛盾更深。

日本輿論普遍認為,明仁與安倍矛盾的根源在于對修憲看法以及歷史觀的不同。自民黨公布的“日本國憲法修正草案”中,將天皇的地位明確改為“元首”,這與明仁一直堅持的與國民休戚與共的“象征天皇”定位背道而馳。更重要的是,安倍力推的修憲方案核心是刪除憲法第九條中“不擁有武力,不擁有交戰權”的規定,并成立“國防軍”,這是明仁無法接受的。明仁天皇親身經歷日本戰敗,對歷史有著較為深刻的反思,與安倍的歷史觀明顯不同。2015年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明仁天皇在8月15日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等多個場合都使用了“深刻反省”一詞,而安倍則多年未曾提及。對于安倍極力推崇的明治日本,明仁天皇認為有著贊頌“大日本帝國”的濃重色彩,因此想方設法予以回避。2018年10月23日日本政府舉行的“明治150周年”紀念典禮,明仁天皇夫婦沒有出席。

正因為如此深刻的觀念分歧,明仁天皇與安倍間的矛盾是難以緩解的。但安倍政權也深感與天皇長期不睦對其執政不利,因此欲借皇位傳承的機會改善雙方關系,于是開始頻繁與德仁接觸。2月22日、3月29日和4月8日,安倍在短短一個半月內三次到東宮拜見身為皇太子的德仁,有時只有兩人面談,時間也長達半個小時。談話的內容并未公布,媒體猜測應該是繼位活動的流程安排、年號選定和特朗普來訪等重大外交活動的儀式問題。但鑒于之前并未有過首相向皇太子匯報的先例,更遑論如此的頻度和方式,日本輿論普遍認為安倍對皇太子進行這種“異例中的異例”的接觸,“肯定有特別意圖”。

此外,在皇室制度修改問題上,安倍政府的意見也開始有所變化。官房長官菅義偉3月表示,圍繞包括創設女性宮家在內的穩定皇位繼承問題,在德仁即位后將立即開始相關探討。安倍自己之前一直主張用“恢復舊宮家皇族身份”代替設置女性宮家,如今也180度大轉彎,不再提這一方案。對于膝下僅有一女的德仁天皇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非常明確的示好姿態。

至于安倍的這種示好是否能奏效,目前日本國內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雙方已經達成某種程度的一致,2月德仁在生日會見時被記者問及“大嘗祭的進行方式”時,采取“no comment”的回避態度,與去年其弟文仁親王對同樣問題的公開批評形成鮮明對比。另一些人則認為德仁自幼不喜惹起風波,不愿過多表露自己的心緒。還有人認為雅子皇后的父親小和田恒與前首相福田康夫是至交好友,而福田在自民黨內以討厭安倍著稱,德仁難免間接受其影響。

無論如何,德仁這位新上任的天皇與安倍這位戰后執政最長的首相已經共同開啟“令和時代”。那么,他們將磨合出怎樣的君臣關系,如何共同引領新時代的日本呢?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猜你喜歡
德仁仁天皇明仁
日本天皇在皇宮種水稻
太子登基,改元“令和”
“真誠關系”
裕仁天皇如何逃過審判
明仁天皇“暗戰”安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