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黨牽引“粉紅力量”在美國政治中崛起

2019-06-24 02:52陳征
世界知識 2019年10期
關鍵詞:拉丁族裔選區

陳征

2019年1月27日,已宣布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的美國民主黨非裔聯邦參議員卡馬拉·哈里斯在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出席競選集會。

美國政治的主導力量一直是白人男性,雖然美國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但是政界女性代表比例至今未突破20%。2016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競選失敗,宣告女性未能突破最高的 “玻璃天花板”,也預示著美國的政治女性們遲早要對這一目標發起新的沖擊。2018年中期選舉,美國女性參選和投票意愿高漲,她們或對特朗普總統不滿,或對共和黨控制國會不滿,或受“還有我”反性侵運動感召,或為維護生育權、捍衛少數族裔和特殊群體利益不受保守主義壓制。超過270名女性投身政治選舉,125人最終當選,其中眾議員102人,參議員14人,州長9人,表明“粉紅力量”成為美國政壇不可忽視的力量。

民主黨培養女性領袖計劃初見成效

縱觀美國歷史,曾任州長、擁有地方主政經驗,是成為總統的重要條件之一。大量民主黨籍女州長涌現或有該黨海選女性政治領袖并加以重點培養之意。

“還有我”運動興起后,民主黨順勢推動將這場源自互聯網的女性運動納入黨派政治軌道,還與專注女性的最大政治行動委員會“艾米麗名單”合作,籌集經費幫助民主黨女性競選,所籌到的5億美元成功助選了116名眾議員、23名參議員和12名州長,得到“艾米麗名單”背書的8位民主黨女候選人有6位當選。

美國有20個州歷史上從未產生過女州長,僅有44名女性曾擔任州長。2018年,破紀錄地出現了16位女州長候選人,其中9人成功當選,誕生了多項“第一”:共和黨的克里斯蒂·諾埃米是南達科塔州首位女州長,民主黨的珍妮特·米爾斯是緬因州首位女州長,米歇爾·格里森姆是民主黨首位少數族裔女州長。同時,有資格參選的4名現任女州長都成功連任。

2018年當選的125名女性國會議員和州長當中,106名為民主黨人,共和黨人僅有19位。民主黨女州長從2人增至6人,該黨培養女性領袖的計劃初見成效。反觀共和黨陣營,女性政治人物年齡偏大,女州長從上次中選后的4名減少到這次的3名。

“身份政治”越演越烈

從政治理念和價值觀看,民主黨更重視“平權”,更關注少數族裔、女性群體和弱勢群體。美國政壇的少數族裔女性鳳毛麟角,與其身后所代表的巨大選民人群不成比例。2018年前,美國一共只有2位少數族裔女州長,分別是新墨西哥州的拉丁裔蘇珊娜·馬丁內茲和南卡羅來納州的印度裔妮基·黑利(后來出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均為共和黨人。

著眼未來,民主黨高層對人才儲備和競選策略做出相應調整,開始發掘女性、少數族裔和同性戀群體“代言人”。2018年中選,民主黨嘗試打“身份政治”牌,推出了一系列女性少數族裔候選人,但結果不如預期。佐治亞州的斯泰西·艾布拉姆斯是非洲裔,愛達荷的柏萊特·喬丹是原住民,得克薩斯州的盧佩·瓦爾德茲是拉丁裔和同性戀者,佛蒙特州的克里斯汀·哈爾奎斯特是變性人。如果她們成功當選都將創造歷史,但最終僅有來自新墨西哥州的拉丁裔候選人米歇爾·格里森姆獲勝,她也成為民主黨首位少數族裔女州長。此外,俄勒岡州首位公開雙性戀身份的州長凱特·布朗成功連任。絕大多數少數族裔和特殊群體女候選人的失利再次證明了,民主黨倡導的多元價值觀念未被保守派選民接受,該黨打“身份政治”牌的策略需要重新考慮。

美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巨變,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報告預測2045年美國非拉丁裔白人人口將降至50%以下。未來30年,種族因素或成為美國選舉政治中的關鍵變量。在政治極化越發嚴重的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已或多或少打上了分別代表白人群體和少數族裔的標簽。人口比例的變化是會幫助共和黨動員更多白人出來投票,還是有利于民主黨贏得更多少數族裔選票,仍有待觀察。

重劃選區之爭

美國已經進入2020年總統選舉周期,與此相關的一條“暗線”值得一提,那就是2020年的全國人口統計。2022年美國將根據此次人口統計結果重新劃分州一級選區。此外,美國選舉人制度規定,眾議員按人口數產生,每50萬人選出一名眾議員。因此,人口統計結果也直接影響總統選舉結果。

美國政治一直存在“長周期”現象,兩黨每隔12年左右極大概率會輪換執政,內在邏輯是在權力制衡的制度設計里,行政機構被一黨控制后,立法機構往往會被另一黨控制。十年一度的州選區劃分之戰將直接決定未來十年兩黨進入國會的代表人數。

民主黨早在2018年就開始布局,意在奪回失去的地方勢力,以期在2022年重劃選區時能與共和黨抗衡。由于美國絕大多數州重劃選區都需經州議院通過并獲得州長認可,因此州長一職成了“必爭之地”。

2018年11月6日,格雷琴·惠特默在中期選舉中當選美國密歇根州州長。

美國的選區劃分非常有技術含量,人們把通過控制選區劃分而達到政治目的的行為稱為“杰利蠑螈”(Gerrymander),即把一方選民盡可能分散到多個小區并保持數量上的微弱優勢,把對方選民盡量集中在某幾個選區內,這樣就可以從技術上實現選票占劣勢的一方最終贏得選舉。2012年重劃州內選區時,由于多個州長和州議員席位被共和黨把持,許多州采取了對共和黨有利的劃分。賓夕法尼亞、威斯康星、密歇根都屬于共和黨進行“杰利蠑螈”最嚴重的州。比如民主黨一直在賓夕法尼亞州占微弱優勢,但共和黨卻把持了該州18個國會眾議院席位中的13個。

民主黨在奧巴馬時期總共失去了970個州議院席位。2018年中選前,僅有16個州長位置掌握在民主黨人手中,這是自1922年以來民主黨占據州長崗位最少的時期,非常不利于州內選區劃分。因此,民主黨的重量級捐款人將更多注意力和資源投放到州一級的政治布局上,眾多民主黨籍女州長脫穎而出也受益于這一策略。

前緬因州長保羅·萊帕赫是共和黨人,州議會也一度由共和黨控制。2018年,民主黨重量級捐款人主動出擊,僅一個名為“州勝利行動”的委員會就向民主黨候選人捐贈了上千萬美元,有關資助被用于一項名為“重建緬因”的動議,意在將共和黨州長趕下臺,增加民主黨在州議院的人數。這些捐款也被用于支持州總檢察長珍妮特·米爾斯競選緬因州州長,她最終如愿當選。

另一有趣現象是,本次選出的女州長全有法律和立法方面學習、工作的背景——或有法學學位,或曾經做過法官助理、檢察官、公訴人,或曾當過州議員或國會議員,充分體現了州長選舉與地方立法權斗爭的高度協同。

兩黨政治版圖變化

2016年大選中,民主黨在五大湖區遭遇潰敗,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州的“翻紅”直接導致希拉里敗選。時至2018年,民主黨從共和黨手中搶下7個州長席位,分別是緬因、密歇根、威斯康星、伊利諾伊、堪薩斯、新墨西哥、內華達。民主黨得到50個州長席位中的23個,并重新掌控五大湖區,這將對2020大選產生影響。

艾奧瓦州是著名大豆產區。原州長共和黨人布蘭斯塔德被任命為駐華大使后,由副州長金姆·雷諾茲繼任。艾州原本受益于中美合作紅利,但由于中美貿易摩擦激化,中國大豆進口關稅提高到25%。原本在該州占有傳統政治優勢的共和黨因此受到影響,金姆·雷諾茲僅以微弱優勢(50.4%)連任,共和黨在該州失去了3個聯邦眾議院席位中的2席。

共和黨在“深紅州”堪薩斯遭遇的滑鐵盧給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敲響警鐘。共和黨人山姆·布朗拜克于2011年任堪薩斯州州長后,把該州當成激進保守主義經濟政策的“試驗田”,推出堪州歷史上最大的減稅方案,現在看來可謂特朗普現行經濟政策的“地方版”。該方案執行僅兩年多就因減稅造成州財政收入銳減和巨額預算缺口而舉步維艱,并且直接影響到教育、醫療、交通等基本民生。2014年,該州大批共和黨官員公開批評布朗拜克缺乏領導能力。2017年,堪州議會推翻了布朗拜克的減稅政策,他的支持率也銳降至23%。2018年民主黨女候選人勞拉·凱利成功當選堪州州長??八_斯作為農業州,實行激進的減稅方案未必有利于經濟發展,共和黨人在當地的失敗警示特朗普團隊,在大規模減稅的同時若無法彌補財政缺口,將帶來長期負面影響。目前美債收益率已經出現倒掛,這是經濟衰退風險加大的信號。美國經濟若在2020年前出現下滑,會非常不利于共和黨的選情。

受特朗普移民政策影響,南部拉丁裔聚集區有變“紫”跡象(由紅轉藍,指當地共和黨支持者持續減少,民主黨支持者不斷增多)。2018年11月,出身政治世家的民主黨拉丁裔女候選人米歇爾·格里森姆拿下新墨西哥州州長一職。2019年1月,她在特朗普發表國情咨文前夕命令州國家衛隊從南部邊界撤離。在新墨西哥州修筑邊境墻是特朗普的國內優先事項之一,本來就因民主黨抵制而難以推進,米歇爾·格里森姆在新墨西哥州的當政使之面臨更大阻力。

隨著拉丁裔人口的增加,共和黨的另一大傳統地盤得克薩斯州也在發生變化。盧佩·瓦爾德茲是拉丁裔和同性戀者,她在動員美國的拉丁裔公民注冊和參選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她的出現,得州拉丁裔在2018年中選中投票支持民主黨的比例從上屆的55%提升到65%。民主黨支持者認為如能將拉丁裔投票率從65%提升至75%以上。

新生代女性政治明星崛起

2018年,民主、共和兩黨都涌現出一些“70后”女地方行政長官,比如民主黨人、羅德島州州長吉娜·來蒙多、密歇根州州長格雷琴·惠特默,共和黨人、南達科塔州州長克里斯蒂·諾埃米。

再次當選羅德島州州長的吉娜·來蒙多可以說是目前在位的美國女州長當中最耀眼的新星。她從44歲起便擔任州長,擁有近乎完美的履歷,本科畢業于哈佛大學經濟系,系牛津大學社會學系和耶魯法學院雙料博士。曾任紐約南區法官助理,后在華爾街私募集團任副總裁,2000年回羅德島創立了該州第一家風投基金,2011年擔任州財政部長,2015年成為州長,2019年當選為民主黨州長委員會主席,前途一片光明,不排除將來有機會進入聯邦層面工作。不過,由于近年美國社會貧富分化日益嚴重,民粹主義抬頭,吉娜·來蒙多的教育和職業履歷過于精英化,且與華爾街過從甚密,這些“鑲金戴銀”的經歷也可能成為其上升通路中的“雙刃劍”。

“地方派”格雷琴·惠特默在草根民眾和工會的支持下為民主黨贏下至關重要的搖擺州密歇根。她出身法律世家,先后擔任州眾議員、參議員和州參議院少數派領袖,在密歇根州的民意基礎不錯,其在2018年中選中收到的6萬多筆捐贈中有4萬多筆是州內捐款,800萬美元競選經費的85%是低于100美元的小額捐款。

共和黨的克里斯蒂·諾埃米是美國白人農民“逆襲”的代表,但后勁略顯不足。她曾參加南達科塔州“白雪皇后”選美比賽并摘得桂冠,22歲時因父親突然過世不得不輟學回家打理農場,直到當選國會眾議員的2011年才通過網絡繼續教育方式拿到南達科塔州州立大學本科學位。她是共和黨國會全國委員會12名地區負責人之一。2013年,保守派媒體《美國大全新聞網》(Newsmax)將她列為“共和黨25位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這輪“粉紅浪潮”標志著美國女性在經歷了“希拉里的挫敗”之后,重新開始展現力量,目前這些女州長當中或許會有人出現在未來兩黨總統、副總統競選人名單里,也必然會有人在聯邦政治中發揮更重要作用。而擁有更多女性的國會山是“粉紅政治”最重要平臺,2019年1月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前加利福尼亞州總檢察長卡馬拉·哈里斯宣布參加2020年大選,成為首位宣布參選的女性非洲裔美國人,正式拉開了美國女性再度沖擊“最高天花板”的帷幕。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亞太經合組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太和智庫研究員)

猜你喜歡
拉丁族裔選區
拉丁方秘密共享方案
“英國多族裔未來”理念:緣起、困境及其理論啟示
族裔性的空間建構:《拉羅斯》的敘事策略
鋁合金激光選區熔化成型能力研究
拉丁新風
中航工業成功研發大尺寸多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設備
愛美的拉丁老師
激光選區燒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藝及性能
圖書中藥用植物拉丁學名的規范和常見錯誤
安鶴煤田煤層氣開發選區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