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美貿易談判多領域面臨難題

2019-06-24 02:52徐梅
世界知識 2019年10期
關鍵詞:貿易談判關稅安倍

徐梅

2019年4月15?16日,日美貿易談判在美國華盛頓拉開序幕?;仡櫠鸷笕毡窘洕陌l展歷程,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與美國之間因經貿摩擦而不斷展開談判,美國對日屢屢施壓,要求其開放國內市場,由此也使日本在應對日美經貿摩擦及對美談判中積累了豐富經驗?,F今,日美兩國為何啟動新的貿易談判?隨著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發生變化,日美貿易談判有何內容?談判前景如何?

特朗普貿易政策促動日美談判

2017年初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開始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主張對外進行雙邊經貿談判,以使對方做出更大讓步,更好地實現美國的國家利益。由于日本對美貨物貿易存在大量順差,特朗普屢次敲打日本,要求其減少對美出口和貿易順差,改善日美貿易收支不平衡狀況,并擴大對美直接投資,增加在美國當地的生產和就業。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希望美國能回歸TPP,繼續推進多邊自由貿易進程,但勸說無果。對日本而言,與美國締結“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必要性低于加拿大和墨西哥,即使沒有日美FTA,日本的工業等制品在美國市場同樣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日本在觀望美國動向和策略的同時,開始主導和推進TPP,積極參與和推動其他多邊自由貿易談判,全面強化對外經貿關系。

2018年3月,美國退出TPP后余下的11個成員簽署了“全面且先進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即CPTPP,自同年12月30日起生效。同年7月,日本與歐盟簽署日歐“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該協定于2019年2月1日生效。根據這兩個協定,日本對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等CPTPP成員以及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等歐盟成員的進口農產品,實行關稅或配額等優惠措施。

在對日出口農產品的這些國家中,很多是美國有力的競爭對手,日本對其進一步開放市場,無疑會導致美國的相關產品對日出口處于劣勢。以牛肉為例,日本從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進口牛肉的關稅率降至30%以下,今后還將逐步下調,而美國對日出口牛肉仍被征收38.5%的關稅,在日本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美國大豆等農產品遭到中國關稅反制措施的情況下,美國農戶及相關利益集團強烈要求特朗普政府盡早與日本達成貿易協定,以維持自身在日本的市場份額,扭轉對外貿易所處的被動局面。

面對國內的呼聲,美國政府感到壓力。2018年9月,特朗普總統與安倍首相就啟動日美雙邊貿易談判達成一致,將圍繞農產品、汽車等貨物貿易領域進行磋商。同時,美國也加快推進對歐貿易談判,以改變美國在貿易中的不利處境。受中美貿易談判、美國政府關門等因素影響,原定于2019年1月啟動的日美貿易談判最終被推遲至4月中旬。

2019年1月19日,CPTPP11個參加國在東京舉行部長級會議,安倍晉三出席并致辭。

現階段博弈內容以貨物貿易為主

4月15?16日,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茂木敏充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分別率領談判代表團,在華盛頓舉行第一輪日美貿易談判。雙方從以農產品、汽車為中心的貨物貿易關稅削減著手,并將電子商務等數字貿易納入磋商范圍,以規范和促進跨境網絡經濟的發展。

汽車業是日本的支柱產業,美國是日本最主要的汽車出口市場,日本對美國汽車及零部件產品的出口在對美出口中所占比重超過1/3。特朗普批評日本通過汽車出口來獲取貿易順差“對美國不公平”,并威脅日本提高汽車進口關稅。如果美國對日汽車實施這一措施,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會遠大于鋼鋁產品。有測算顯示,如果美國將汽車進口關稅提高到25%,僅豐田公司對美出口的每臺汽車平均成本會增加數千美元。在美國的施壓下,日本政府同意啟動日美貿易談判,像豐田等汽車企業可能會考慮擴大對美直接投資,以避免美國啟動汽車加稅措施。

從首輪日美貿易談判來看,所涉范圍基本上按照日本的設想。美國一直著眼于包括服務貿易、投資等內容在內的一攬子FTA談判,日本則堅持僅就貨物貿易協定談判,并將之稱為TAG,以區別于美國主張的FTA,可見雙方對談判的期待從最初就存在明顯差異。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持續、CPTPP和日歐EPA簽署并生效、中日經貿關系回暖的形勢下,日本在多邊貿易體制以及發展對外經貿關系上已占先機,其對美貿易談判的主動性有所提高。

事實上,日美兩國在貿易領域的關鍵利益上存在明顯分歧?,F階段雙方在談判中都隱含對政治因素的考量,美方希望日本對美擴大農產品市場準入,盡早取得貿易談判成果,以贏得國內農戶支持,為明年大選加分。在首輪談判后的4月下旬安倍訪美期間,特朗普也明確表達了這一意向,希望5月下旬訪日之時兩國能達成一個有關貨物貿易的協議。對安倍政府而言,2019年7月將面臨參議院選舉,如果在日美貿易談判中對美做出較大讓步,勢必引發選民的反感,影響自民黨在農村的“票田”和選舉形勢,希望在日美貿易談判中盡量回避“敏感”問題,日本政府反復強調不會做出單方面讓步。如果得不到美國在汽車領域的一定讓步,日本恐怕難以做出更多妥協。

今后談判面臨多領域難題

特朗普執政后隨即宣布美國退出TPP,主要用意是想通過雙邊談判來獲取對美國更有利的貿易條件。美國不可能滿足于僅限貨物貿易領域的談判,其對日談判將會采取分步驟推進的策略,待貨物貿易協定達成后再擴大到服務貿易、投資等領域。不管怎樣,日本在對美貿易談判中都會面臨難題和挑戰。

首先是在貨物貿易領域。

日本農產品和汽車是遭受美方指責較多的領域。關于日美農產品貿易談判,日本政府一再表示,已簽署的貿易協定基準是其可做出讓步的最大限度。迄今,日本農產品市場開放程度最大的貿易協定當屬CPTPP和日歐EPA。日本農業相關團體也不斷向安倍政府施壓,表示不會認可任何超出CPTPP等協定的市場開放。日本對美能否守住這一談判底線,還將取決于今后形勢的發展變化、美國對日經貿政策的底牌及其對日施壓程度等。

汽車及零部件是美國對日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產品。美國要求日本限制對美汽車相關產品的出口,減少非關稅壁壘,增加從美國的汽車進口,擴大汽車企業對美投資。美國認為,日本的非關稅壁壘等阻礙了美國汽車產品及汽車企業進入日本市場。日本則認為,歐洲產汽車在日銷售良好,表明美國產汽車在日不受歡迎,美國加征鋼鋁關稅也導致通用等本國車企的競爭力下降。

美國針對非FTA對象實行的汽車進口關稅通常為2.5%,對FTA締約對象的汽車進口采取零關稅或低于2.5%的關稅措施。從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達成的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即USMCA來看,美國允許協定締約對象以低關稅對美出口一定數量的汽車,而對超出規定數量的部分則征收較高關稅。日本擔心特朗普“獅子大開口”,對日提出嚴格的汽車數量限制等要求。

其次是貨物貿易外的其他領域。

根據美國2018年12月發布的對日貿易談判方針,除貨物貿易外,還包括匯率條款、投資以及金融、通信服務等20多項內容。其中,美國對匯率條款的關切度較高,美國財長姆努欽曾要求在即將開始的貿易談判中加入這一條款,以防止日本通過引導日元貶值來提升產業競爭力。日本反對將匯率問題與貿易問題掛鉤,認為匯率條款不應列入貿易談判框架,這會成為今后日美在經貿領域的一個摩擦點。

在削減農產品和汽車貿易壁壘之外,如果再加上匯率條款,勢必會增大日本政府的壓力,也會影響支撐日本經濟復蘇的寬松貨幣政策效果,不利于“安倍經濟學”宏觀政策的實施。另外,也不排除美國要求加入非市場國條款的可能性。在USMCA談判中,美國已加入這一條款。該條款對日本而言很難接受,它意味著協定締約方與非市場經濟國家商談新的貿易協定將會受到限制,會關涉日本對華關系以及對外經貿關系的發展。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猜你喜歡
貿易談判關稅安倍
跳脫對安倍的悼頌與贊美
豆粕:貿易談判持續進行 國內豆粕價格振蕩
歷年關稅平均水平
豆粕:貿易談判再生變數 國內豆粕價格上漲
豆粕:貿易談判持續進行 豆粕市場整體弱勢振蕩
特別關稅下企業應變之道
豆粕:貿易談判預期良好,利空國內豆粕市場
三元肥關稅下調 肥企機會來了
關稅降了,進口車價格會不會降?
印度8公里“路演”示好安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