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應對

2019-06-27 00:19劉祎
祖國 2019年11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摘要:新媒體時代到來的顯著標志就是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的出現。截至目前,中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由此可見,在新媒體時代,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會受到其潛移默化的影響[1]。在新媒體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各種網絡信息,那么如何正確應對網絡輿論,怎樣正確引導大學生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體的特點

新媒體主要是指微信、微博和新聞客戶端,其中微信和微博在新媒體中有很高的代表性。微信和微博都是一種社交類APP,微信的用途主要是發送語音、文字、視頻和圖片;微博是各種信息的快速來源,我們能夠利用微博獲取各種及時的新聞推送。微信和微博作為新媒體的顯著代表,它們的特點是傳播速度迅速、影響范圍廣大、影響能力強。所以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改變。

二、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一)微博和微信給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移動互聯網的日益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過智能手機,我們就可以做到以往不能想象的事情。我們可以用微信來視頻聊天,用支付寶付款、用淘寶進行購物??梢哉f,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美好、便捷的生活。目前95后是大學生群體中的主要年齡段,他們的成長同時也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他們是移動互聯網的使用者,他們的生活同樣也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在生活中,大學生群體普遍喜歡使用移動支付手段進行購物付款;在學習上,大學生群體也喜歡通過QQ或者微信來獲得各種學習信息,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閱讀學習,這種電子閱讀的方式受到大量大學生的歡迎,他們可以隨時隨地拿出手機進行閱讀,而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通過網絡,當代大學生可以輕松做到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二)滿足大學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F實的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每個人都不能離開社會而生存?;ヂ摼W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大的平臺,而對大學生群體來說,這是給他們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社會交往和學習的機會,并且在網絡中也會遇到許許多多和自己有共同愛好興趣的人,大家可以在一起探討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快樂生活。在網絡上與人交流也是我們進行社會關系的需要,我們也可以利用網絡這個渠道幫助我們個人進行好的發展。

三、新媒體時代網絡輿論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

(一)腐蝕大學生的三觀

目前,互聯網能夠提供給我們大量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的種類繁多,內容五花八門?;ヂ摼W上的觀念也是多元的,其中有一些是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部分,我們必須對此加以區分。近年來,在大學校園中,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風氣不斷在大學生群體中蔓延,而勤儉節約和艱苦奮斗精神卻常常被遺忘。錯誤的價值觀念導致部分大學生脫離了主流的社會價值群體,丟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犯了錯誤。社會上經常會有大學生因為追求高消費而陷入校園貸的新聞出現,這些事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大學生追求高消費,愛慕虛榮導致的。例如,有的學生羨慕他人有高檔手機和電腦,而自己的經費又不足以購買,就想到了網絡貸款,用這種方式滿足了自己的高消費需求和虛榮心理。但是,也因此落入了網貸的圈套[3];還有一些大學生熱衷于追星,每天討論的都是娛樂圈的各種緋聞八卦,在學習上不思進取,逐漸荒廢了學業。

(二)大量學生沉迷于網絡,成為低頭族

低頭族是指沉迷于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人,我們經常會看到在馬路上或者在交通工具上,有一些人低頭看手機。而在大學課堂上,這種現象更甚。在大學課堂上,老師在講臺上講課,而一些學生低著頭玩手機,他們把大把的時間用在了玩手機上,對學習沒有一點興趣。他們在意的是自己的朋友圈有多少人點贊,有多少人評論他們的微博。這種追求虛擬世界的精神享受使得他們嚴重的依賴網絡,重度使用網絡。在目前大學校園中,學生熬夜玩手機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有部分學生甚至通宵玩手機打游戲。這種現象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更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因此,我們要引導大學生,教他們正確對待網絡,合理使用網絡,不沉迷于網絡。

四、新媒體對網絡輿論產生的影響

(一)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影響具有增殖力

新媒體的優勢就在于信息傳播速度迅速,產生的影響巨大。因此,微信和微博成為了傳播這些信息的主要載體。通常情況下,一些信息經過微信和微博的傳播之后,就會被廣大的受眾所知道。而一個社會事件的出現被引起關注,也是由于新媒體的傳播產生的。人們關注社會事件并產生社會輿論,就會在整個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一個社會事件被不懷好意的人加以利用,在網絡上散布虛假不實信息,同樣會造成廣泛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負面的,新媒體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同樣會加速這些不實信息的散播。這些虛假不實的信息傳播出去后就會危害到社會的和諧與安寧。

(二)互聯網的顯著特點就是它的開放性

由于互聯網的使用沒有門檻,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各抒己見,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并且網絡的另一特點就是匿名性,人們匿名在網絡上隨心所欲的發布各種信息。但是這些信息的內容大多不符合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今社會,意識形態陣地的安全問題仍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西方國家一直沒有放棄對我國的意識形態進行滲透威脅?;ヂ摼W成為了他們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主要場所?;ヂ摼W的發展也使得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到了國內,其中混雜著腐朽和不良思想,以及錯誤的價值觀念等等。對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牢牢保護我們意識形態安全,堅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占領意識形態陣地。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需要我們從不同角度出發去看問題,用不同方法因地制宜的解決問題,還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掌握好網絡的使用方法,用網絡對學生進行灌輸教育,占領好網絡陣地。

五、新媒體時代應對網絡輿論的方法

(一)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

馬爾庫塞所言:“大眾媒介乍看是一種傳播信息和提供娛樂的工具,但實質上不發揮思想引導,政治控制等功能的大眾媒介在現代社會是不存在的[4]?!焙蛡鹘y的傳媒如報刊、書籍、廣播和電視相比,新媒體的優勢就在于傳播信息的速度快、傳播信息的范圍廣,影響力力巨大。而且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使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聲。當然,這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和困難。網絡的匿名性和開放性使得網絡上存在著大量的虛假不實信息,這些信息給我們的管理和使用都造成了巨大的困擾。所以,我們應該對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幫助大學生學習媒介知識,掌握正確使用媒介的方法。引導他們在使用網絡時能夠保持冷靜清晰的頭腦,不傳謠、不造謠,自覺和不當言論作斗爭。

(二)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占領網絡陣地

以往,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在校園中,在課堂上進行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使用,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和學生在一起,在互聯網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是西方國家從未中斷對我國的意識形態滲透,企圖西化中國。在中國引入互聯網后,西方國家西化中國的方式和方法就轉移到了網絡中來??梢哉f,我們的互聯網陣地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威脅和挑戰。在互聯網中,不時會有一些宣揚西方普世價值觀或者歷史虛無主義觀點的信息出現,這些錯誤的觀點就是攻擊我們意識形態陣地的工具,對此我們要強力保護好我們的意識形態陣地。我們要積極利用好新媒體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齊心協力構建好我們的網絡輿論安全陣地。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

微信和微博不但是學生使用的工具,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樣可以使用。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朋友圈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生活活動,當學生出現問題或者遇到困難時我們就能夠因人制宜,對癥下藥的解決好問題。另外,網絡的使用能夠給學校和家庭提供一個很好的溝通平臺,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可以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再到社會,形成一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目前,許多高校相繼開通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了趨勢,在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上,學生可以了解到學校新聞、通知公告、并且可以在上面辦理校園一卡通等業務。這是學校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很好的實踐。當出現學生關注度高的問題時,學校還可利用這些平臺進行回應和解釋。

(四)利用互聯網技術凈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傳播媒介一直是意識形態以及價值觀的重要載體?,F如今,微博和微信已經成為大學生群體接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對此我們必須進行嚴格的監督并且加強管理。首先,我們必須建立應對網絡輿論的管理機制,對那些造謠生事、傳謠惑眾的人進行法律制裁。用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保護網絡安全和輿論安全。其次,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引導網絡輿論提供了技術支持,對網絡上存在的虛假不實的各種信息,我們可以利用技術手段進行過濾和剔除。以此來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另外,我們還要注意要提高應對社會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5]。社會突發事件的發生通常毫無預兆,這就需要我們有完善的應對機制,如果我們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不當,那么就會產生很壞的輿論影響,并且這種突發事件會被某些心懷鬼胎的人加以放大渲染,在社會上產生惡劣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認清真相,辨別真偽。

當今社會,我們面臨著很多的機遇,同樣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在新媒體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怎樣去把握好時代發展的機會,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灌輸到社會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中,這些都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好途徑,我們同樣要發揮好新媒體的優勢特點,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做好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萬春林.網絡輿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5).

[4]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5]張明明.微博、微信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4).

(作者簡介:劉祎,四川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