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貿易便利化對中國跨境電商貿易的影響

2019-06-29 09:59謝雪蓮
北方經貿 2019年1期

謝雪蓮

摘要:在我國跨境電商貿易發展中,對于身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來講能夠實現產業化轉型升級尤為關鍵?,F階段“一帶一路”沿線的各個國家及地區之間,所存在的東盟貿易便利化很大程度地推進了跨境電商的發展。我國借助WTO所制定的《貿易便利化協定》這一國際間的公共產品,有效提高我國跨境電商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之間的便利化水平,同時加強對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風險管理,增強“經認證經營者”等領域合作,為我國跨境電商貿易創造更良好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一帶一路”;東盟貿易便利化;跨境電商貿易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1-0035-02

互聯網時代跨境電子商務正對國際貿易帶動深刻變革,以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向為依托載體,借助信息化時代、大數據技術多方面的整合優勢,國際間出現了愈來愈多的中小型企業為主進入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中,精準滿足了市場化發展需求。[1]諸多發展中國家企業本身就處于產業鏈發展最低端。但是在跨境電商的推動下,擺脫了原本傳統化的經營模式,提供了具備較高附加值的品牌產品逐步走上轉型升級之路,對我國的經濟轉型升級帶動了積極意義。貿易暢通作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的核心內容之一,[2]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之間及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是構造暢通型貿易的關鍵。本文研究通過探討“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東盟貿易便利化對中國跨境電商貿易的影響,以期為推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起到可參考借鑒作用。

一、借力《貿易便利化協定》提升國際貿易便利化程度

國際貿易作為維系國際間不同國家及地區關系的關鍵樞紐,在貿易領域WTO作為極為珍貴的全人類公共產品,代表了多邊貿易機制,對國際間的經濟金融繁榮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絕大多數“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及地區均作為WTO的成員方,對此我國推行“一帶一路”這一政策時,通過充分借助WTO對國際公共產品,減少沿線國家制度成本。在實現貿易便利化方面制定《貿易便利化協定》。[2]該協定于2017年2月生效,對于我國跨境電商貿易發展,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及地區之間的貿易便利化程度,創設良好的跨境電商發展起到了尤為深遠的作用。

(一)《貿易便利化協定》概述

WTO作為推進國際貿易的國際組織,在現有的WTO貿易組織協定中也存在諸多涉及貿易便利化問題的組織條款,這些規定分散于不同協定中缺乏協調性。為了能夠克服協定中存在的諸多局限問題,WTO實現貿易便利化談判,推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注意改進。[3]于2017年2月22日,國際世貿組織宣布《貿易便利化協定》生效,包括三大部分內容,[4]24項條款。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4個WTO成員方,都受該協定的約束作用,且均有義務依據該協定履行相應承諾即貿易便利化義務。

(二)推進貿易便利化方面主要規定

在《貿易便利化協定》的有關條例規定中,其中對貿易不便利情況加以消除,做出構造“貿易暢通”“一帶一路”的關鍵環節,通過實現《貿易便利化協定》[5]及“貿易暢通”建設方向的逐步融合。該協定很大程度推進了沿線國家及海關之間的信息交流互換,同時也通過制定“單一窗口”等內容,有效減少了沿線國家的通關成本,提高了貿易通關能力,為跨境電商貿易起到積極推進意義。

1.各國應簡化貿易程序。在該《協定》中對各國的貿易程序有所規定,主要包括了簡化手續及單證要求,針對每一成員國酌情規定以電子格式提交單證。建設“單一窗口”,實現了對通關手續的有效簡化,跨境電商企業只需完成一次申報,即可在“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臺,完成所有跨境電商申報的全部流程,有效降低報關的成本費用。鼓勵成員國確定、公布具體放行日期,通過借助《世界海關組織放行時間研究》等工具,完成對不同國家的平均放行日期完成定期測算及公布,針對其中的瓶頸問題加以公開探討??者\貨物及容易腐爛損壞貨物實施快速通關政策,保證貨物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期限內放行。除此之外還對相關通關程序規定逐步簡化,享受更加快捷便利化的通關待遇。

2.各國有義務做出預裁定。預裁定主要指的是企業針對可進出口產品的分類,以及原產地等認定事項,向進出口國家提交書面申請,不同成員國實現對提交具體事項的事先裁定。

3.各國增強透明度。通過確保信息公開透明化,對所需要的相關單證、表格、稅務信息、海關產品估價及歸類等有關規定,罰則、申訴、管稅管理等程序規定,協同不同成員國之間共同酌情商議,借助互聯網平臺提供相應的出入境說明單證及聯絡方式等信息。為外國政府及貿易商提供規則評論機會,在相關信息公布至生效期間,保留時間合理性,成員方通過提供相關商品貨物的流動、放行、結關法規評論。

二、東盟貿易便利化對我國跨境電商貿易影響實證研究

(一)選取指標及構建模型

本次研究主要借助引力模型對貿易便利化相關問題加以研究,通過將其他控制變量引入該模型,以不同研究方法達到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了兩種引入變量方向:其一為政治、經濟、貿易政策有關規定、匯率、加入經濟組織等影響因素。其二為語言、歷史、邊界等人文歷史因素。具體的控制變量選取包括:進口國t年GDP、進口國t年人口、兩國地理距離、貿易政策、兩國是否擁有共同邊界、國際組織、t年國家j的貿易便利化指標及貿易便利化等級效應。

(二)數據選取來源說明

通過依據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大小及數據可獲得性,主要選取了東盟為主的韓國、蒙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于2010-2017年的面板數據加以實證分析。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通過主要選取的有關變量,可以得出(如表1所示)不同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經由該表可以發現,“一帶一路”東盟國家在經濟實力及人口規模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性,我國的跨境電商貿易金額也同樣存在較大差異。

本次研究整體回歸結果分析,在本次實證研究中通過借助2010-2017年間,對東盟其中七個國家的面板數據加以實證分析,選用隨機效應模型展開實證結果(如表2所示)。

(四)結論

由本次研究發現國家之間貿易勢必需要以運輸工具來逐步完成,通過逐步完善基礎社會上,能夠很大程度帶動我國的經濟貿易增長及跨境電商發展。綜合來講我國的貿易便利性建設仍然隸屬國際間的一般水平,東盟貿易便利性水平相對優良,但是仍然存在較大的跨境電商合作貿易發展空間,能夠很大程度帶動我國的經濟發展。通過在下一階段積極重視貿易時間成本、貿易便利性相關問題研究,同時基于政策層逐步增強整體的關注度。在一定層面上通過逐步加大我國的財政投入,提高貿易港口的基礎化設施建設,提升貿易通關效率。同時還以“一帶一路”經濟帶的戰略化發展方針為主,從而有效降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時間發展成本,以東盟的貿易便利化帶動我國的跨境電商貿易良好發展。

貿易暢通作為“一帶一路”政策落實的核心,我國及國際間多國家地區,在落實貿易便利化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當然在下一階段還需要認識到貿易便利協定中的局限性,改進不足之處,更好地為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構造良好環境,使得東盟為主的“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能夠享受到跨境電商所帶來的好處。

參考文獻:

[1] 王彥旁. “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便利化水平及影響因素——以中國與19個主要貿易伙伴國為例[J].新疆農墾經濟,2015(8).

[2] 夏春光.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對中國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 海南金融,2016(5).

[3] 程 欣.“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貿易便利化水平及發展策略[J].中國流通經濟,2016(6).

[4] 孔慶峰,董虹蔚.“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測算與貿易潛力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5(12).

[5] 李 輝,付 華. “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便利化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基于行業的實證分析[J].價格月刊,2017(6).

[責任編輯:龐 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