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措施

2019-07-01 02:25王繼峰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6期
關鍵詞:豆苗除草整地

王繼峰

大豆作物生產的過程中,天氣狀況、氣候環境以及病蟲害問題,均會對大豆的產能造成較大影響,致使農民的經濟收入降低。此種問題的發生必定會影響農民進行大豆生產的積極性,產生市場中大豆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為了改善這種發展局面,我們需要針對大豆種植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通過栽培技術的合理選用來提升大豆作物的產量。在產量和收益提升的基礎上,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有效改善。文中,就對提升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相關技術進行研究,旨在為市場提供充足的大豆產品供應。

大豆作物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較好的營養價值而被人們所喜愛,從市場中所流通的豆制品種類就可以看出人們對于大豆產品的鐘愛程度。市場方面對大豆產品的需求量較大,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大豆種植的面積在逐漸縮減,產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對大豆種植的重視,采用合理的栽培技術來提升大豆作物的產能。

一、前期準備工作

1、選地操作

總結以往的大豆種植經驗,在進行選地時,應避免出現重茬和迎茬的現象,以免早期作物所留下的病蟲害問題對大豆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較大影響。此外,一些豆種在種植的過程中,其根系會分泌出一些有害物質,采取重茬栽植的情況下,很容易對大豆的健康發育造成威脅。在考慮到上述問題之后,進行選地時,應盡量選擇玉米或者甜菜的地塊進行大豆栽培。鑒于大豆作物的生長對土壤的通風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進行地塊選擇時,應將沙壤土和黏壤土的地塊作為首選。在確定栽植豆種的情況下,還需要根據豆種的生長特性以及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適當選擇播種地塊,確保為大豆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保證大豆種植的產量。

2、整地

合理的整地對大豆的生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整地能夠為大豆種植以及出苗提供良好的條件,可以促進大豆的茁壯成長。整體有多種方式,例如平翻、壟作、耙茬、深翻等。其中,平翻技術有利于促進土壤熱化,為大豆種植提供良好的大豆耕種層,同時,平翻還能對之前土壤中存在的病蟲卵以及農家肥進行翻埋。壟作技術使最常用的大豆種植整地方法,先耕翻后起壟的方式能夠對土壤的抗旱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耙茬是一種淺耕方式,是多種整地方式中費用較低的一種。而深松只是需要對土壤進行耕松處理,對土壤層不進行翻轉,但同時要完成除草和培土的工作?;谡貙Υ蠖股L的深遠影響,農業工作者對整地方式的合理選擇也是大豆種植前期的重要準備工作。

二、提升大豆生產效益的播種技術

1、合理選種

選種作為大豆種植的基礎環節,選種的質量會對大豆作物的產量和效益產生直接影響。進行選種操作時,應遵循適地的原則,即在對種植區域的土壤環境和氣候條件進行全面了解之后,選擇適當的豆種,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物的產量。對于豆種的選擇還應該注重優先選擇成活率較高,且抗倒伏和抗病蟲能力較強的品種。此外,為了提升大豆的成活率,還應對豆種的出芽率進行對比,選擇出芽率在95%以上的豆種為宜。

2、播種

大豆的播種深度一般為3.0-4.0cm,土壤覆蓋為1.0-1.5cm。在沙土壤上種植大豆時,深度可適當加深。地膜覆蓋要平直,周圍的土壤要壓嚴實,大豆種子要均勻下籽,深淺要保持一致。大豆的種植密度一般為667m2的種子數量為1.7萬-2.4萬株。膜上的行間距離為40.0cm,膜間的距離為60.0cm,每株之間的距離是12.4cm。對于分支性較弱、品種偏向早熟、肥力較低的土地,種植密度應適當高一些;對于分支性強、品種偏向晚熟、肥力較高的土地,種植密度應該低一些。

3、做好施肥管理

在大豆種植進行施肥時,一般的土壤肥力情況下,667m2的施肥量應該為14kg,其中要求鉀、氮、磷的比例是0.5:1.5:1.0。種植肥料應分層施,深層大概占2/3,耕作層占1/3。大豆種植時,如果把施肥的深度加深,有利于根系穩定,能夠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把肥料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4、注重田間管理

大豆播種之后的4周之內屬于出苗期,在此期間,豆苗還沒有發育完全無需進行除草操作。而在長至5周之后,便會進入旺長期,在此期間的豆苗長勢較快,為了避免雜草占用土壤中的營養,限制豆苗生長,我們需進行全面的除草工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此階段的除草作業要全面清除雜草的根系,以免在大豆長至一定高度時,雜草再次長出,此時為了避免對豆苗造成損害,已經無法采取機械除草的方式,需要人工除草,這就增加了大豆種植的成本投入,對農戶的經濟收益造成一定威脅,不利于生產效益的提升。

5、防治病蟲害

常見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褐斑病、大豆菌核病和大豆根腐病,要按照每種病因的不同和發生的季節不同,進行防治,如大豆菌核病的發病時間一般在6月份以后,8月份最嚴重,可以用豆病絕殺劑來防治。常見的蟲害主要有大豆食心蟲、豆天娥、大豆蚜等,比如對豆天娥的防治,要把豆天娥的適齡控制在3齡前,667m2用50%的辛硫磷乳油1500倍噴霧,667m2噴藥液約50kg。同時,要掌握清楚幼蟲的晝伏夜出習慣,一般噴藥時間選在下午5點之后。

6、形成產業化模式

制定完善的產業化模式對于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制定完善的產業化模式過程中,農業生產者可以建立種子加工產業鏈,在適應農業生產的情況下為大豆生產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有助于推廣大豆種植良好的栽培技術。此外,農業生產者可以加強與大豆收購公司的相互合作,保證大豆銷售渠道的暢通,對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具有保障作用。

7、科學栽培

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遵循科學栽培原則至關重要,能夠對大豆種植體系進行合理優化,同時,對經濟效益的保障起到積極作用。對于大豆密植的情況而言,為了保證大豆苗的茁壯生產,需要將帶有病蟲害的大豆種子進行剔除,進而提高大豆的發芽率。在豆苗生長的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及養分,在必要時進行合理的施肥澆灌工作,為豆苗提供養分和水分。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肥過程中,農業生產者應該對施肥的量進行合理掌控,避免過多的肥料對豆苗產生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要提高大豆的生產效益,采取合理的栽培種植技術是關鍵,主要有擇優質品種、適時播種、合理施肥、科學入植以及及時合理地防治病蟲害等,這對提高大豆產量和節約播種成本有重大意義,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大豆的生產效益。

(作者單位:165000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農林科學院)

猜你喜歡
豆苗除草整地
玉米除草、追肥 記住這些“黃金時段”
割豆苗
除草記
小麥播種后 除草最佳時間別錯過
豆苗兒家的門辯論會
豆苗兒家的辯論會
淺談造林穴狀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將實施精準補助
除草新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