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林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探究

2019-07-01 02:25張永奇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6期
關鍵詞:營林水肥林木

張永奇

隨著退耕還林政策的不斷實施,我國的森林保有量也越來越大,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病蟲害問題,嚴重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發展。本文針對我國森林系統病蟲害問題多發的原因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論證,進而就如何通過合理的營林技術提高森林抵御病蟲害能力進行了探討:科學合理育苗,加強全過程管理;積極營造混交林,提高物種多樣性;強化森林日常管理維護工作,提升苗木成活率。

一、我國森林病蟲害多發原因分析

一般情況下,在森林樹木生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但是通常森林會有一定的蟲害抵御和自愈能力。但是近幾年來,我國經常爆發大規模森林病蟲害,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之所以近年來病蟲害多發,原因主要有:一是當前我們正在實施美麗中國計劃,大規模的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一方面提升了森林綠化率,擴大了森林種植面積,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與自然形成的森林相比,人工林的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缺少抵御外來病蟲害侵襲的抵抗機制,如果對其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很容易引發病蟲害的發生;二是我們在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缺少合理的規劃,只注重數量,而沒有豐富樹種的多樣性,致使人工林抵御病蟲害侵襲的能力較差;三是在日常管理當中,農藥過度地使用,致使原有的病蟲害病原體,經過長期的被動篩選產生了抗藥性較強的新個體,使得我們的防治工作難度大大增加;與此同時,過量的農藥使用卻對有益的微生物群落產生致命的危害,大大降低了整個森林系統抵抗病蟲害發生的能力,破壞了森林系統自然的抵御機制,使得病蟲害發生的風險大大提高;四是森林病蟲害的致病害蟲與病菌,具有生命力強、繁殖速度極快、環境適應能力高的特性,也為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二、營林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一)科學合理育苗,加強全過程管理

科學合理的營林技術,對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要想發揮營林技術的作用,就需要我們在實施之前全面把握地區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掌握該地區較為普遍多發的病蟲害特征,來指導育苗選苗工作。

一是育苗環境的選擇。實施育苗工程的地點要選擇與實際種植地點環境特征相同或者近似的地區,以加強苗木移植后的適應性,提高其成活率。二是苗木品種的選擇。我們在選取苗木的過程中,要結合該地區的土壤水肥環境以及綜合考量該地區較為流行的病蟲害的類型,綜合選取抗病性強、對環境要求較低的苗木品種,提高苗木在移植后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三是加強全過程管理工作。在進行移栽之前,嚴格做好苗木的滅菌殺蟲工作,防止將外來的病蟲害帶入;移栽之后要結合苗木的生長需求,實時的進行水肥管理,為其生長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二)積極營造混交林,提高物種多樣性

森林內的植物群落越是單一,其抵御外來風險的能力就會越低,為此我們在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的考慮經濟效益,而是要綜合考量,提升整個森林生態的多樣性問題,以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為此,我們可以采取營造混合林的方法,將不同種類、功效互補的一些植物品種進行科學合理的混種,如綜合考量所選樹種的生長特性、各樹木品種的搭配比例,盡可能的使其形成抵御病蟲害的自然抵御機制,減少林區的病蟲害現象,提高樹木抵御病蟲害的能力。

(三)強化森林日常管理維護工作,提升苗木成活率

一是加強森林檢查檢疫,合理設置隔離帶。我們在引入新品種的過程中,這些新品種苗木上往往會帶有一些害蟲和致病細菌,這就需要我們嚴格實施苗木檢疫規定,把好質量關,避免質量、檢疫不合格的品種進入林區,防止其對整個森林系統產生危害;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日常管理活動中,我們要根據病蟲害發生的特征,找到其發病源頭,將引發病蟲害的苗木品種進行及時的治療和采取建設隔離帶等隔離措施,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切斷幼蟲食物的源頭,防止幼蟲遷徙,以免病蟲害大面積蔓延。

二是做好林木的撫育工作。林木品種的多種多樣,必然會存在不同林木種類之間抗病能力差異較大、生長需求也多樣化的情況,甚至是相同的的林木品種,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下,其抗病蟲害的能力也會存在差異。因而,我們要做好林木撫育工作,盡可能的滿足林木生長需求,全面提升樹種抗病蟲害能力。在選擇樹種時,選擇當地樹種與適當外來品種結合,注意喬木與灌木混交比例,同時適當增加針葉林和闊葉林混交比例,以提高森林物種的多樣性,提高森林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與此同時,在移栽苗木時要選取合適的氣候、水肥條件,在移栽完成后的管理工作中,針對不同植物品種的生長需求,合理的進行水肥管理,為樹木提供健康生長優良環境。

三是加強病蟲害管理,實行封山育林。對于產生病害的植株必須及時處理,選取合理的修剪時機、方法,及時剪除發生病害的枝葉,并且及時的集中焚毀處理,避免感染其他林木;同時,及時的跟進水肥管理,提高苗木的抗病蟲能力,及時清掃枯枝落葉,減少病蟲害滋生的環境,采取適當的藥劑噴灑作業,防治病蟲害;定期合理的深翻土壤,適當追加有機肥料,做好植株越冬防凍工作,在苗木本體適當的高度涂抹涂白劑,殺死越冬病蟲害。另外,為了給新栽樹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避免人為的破壞活動,可以在需要的條件下,對特定的區域進行封山育林。

綜上所述,退耕還林是關系到生態環境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國策,必須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退耕還林的效果。當前,森林病蟲害發生情況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其發病情況仍不容樂觀。森林病蟲害會嚴重危害林木的正常生長,破壞森林植被的多樣性,不利于森林生態系統建成。因此,我們必須在了解森林病蟲害多發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更加有效合理的營林技術,有效發揮其技術優勢,降低森林病蟲害發生頻率,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育林效果。

(作者單位:741023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麥積林場)

猜你喜歡
營林水肥林木
雅苒致力于推動水肥一體化
“水肥一體”新系統 助力增收有一手
營林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水肥一體化”這么厲害!
淺談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北方貧困山區的應用與推廣
營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論營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對策
試論高大林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天敵昆蟲在林木病蟲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基于GIS的林場營林管理信息系統研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