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粱去留分蘗比較試驗

2019-07-01 03:50張蕊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9年3期
關鍵詞:分蘗高粱產量

張蕊

摘要:分蘗是禾本科植物的普遍特性。通過田間試驗考察高粱分蘗是否影響產量。對遼雜37進行去除和保留分蘗處理,分析高粱的農藝性狀及產量情況。結果表明,在種植密度為7 800株/667 m2時,遼雜37平均分蘗2.2個/株,分蘗株成穗率64.9%。分蘗應保留,有利于增加產量。

關鍵詞:高粱;遼雜37;分蘗;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19)03-0003-02

分蘗是禾本科植物的普遍特性,高粱在苗期生長時會出現1~4級分蘗。受栽培密度、土壤肥力、種植模式、品種選擇等因素的影響,分蘗數量有所不同。分蘗根據能否成穗可分為有效分蘗和無效分蘗兩類。本課題通過對高粱進行去除和保留分蘗處理,探索高粱的分蘗類型及成穗率,分析不同處理對高粱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以解決高粱生產中是否需要去除分蘗的問題,為高粱高產高效栽培提供依據和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

供試高粱品種為遼雜37號。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在建平縣農業中心黑水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進行。試驗地土質為褐土,沙壤土質,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玉米,地勢平坦,地力均勻,光照充足,排灌方便,通透性良好。

1.3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2個處理(A為去除分蘗,B為保留分蘗),2次重復,24行區,行距0.6 m,行長10.0 m,栽培密度為7 800株/667 m2,試驗面積576 m2(28.8 m×20.0 m)。

1.4 栽培管理

試驗采用大壟雙行全膜覆蓋栽培模式,寬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5月9日機械精量播種,播深3~5 cm,播后及時鎮壓。隨播種施一次性長效緩釋摻混肥40 kg/667 m2、硫酸鉀型復合肥15 kg/667 m2作口肥。適時間苗、定苗。全生育期適時進行灌溉和病蟲害綜合防治。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高粱生育期的影響

不同處理高粱生育期調查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當遼雜37栽培密度為7 800

株/667 m2時,去、留分蘗對生育期影響不顯著。說明根據品種特性選擇適宜播期及合理種植密度時,是否去除分蘗對高粱的生育進程未產生明顯改變。

2.2 不同處理對高粱生育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不同處理高粱生育性狀及產量調查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遼雜37平均分蘗為2.2個/株,分蘗株成穗率為64.9%;去除分蘗后,遼雜37株高降低19.3 cm,穗長增加2.4 cm,穗粗增加1.0 cm,單穗質量增加13.2 g,穗粒質量增加10.56 g,千粒質量、出籽率略低于留蘗高粱。保留分蘗的高粱產量為740.9 kg/667 m2,比去除分蘗的高粱產量高138.6 kg/667 m2,增產23.0%。說明當種植密度為7 800株/667 m2時,遼雜37分蘗應保留,有利于增加產量。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遼雜37在栽培密度為7 800

株/667 m2時,可產生分蘗2~3個,且可以同時形成有效及無效兩種分蘗類型,分蘗株成穗率64.9%。在種植密度一定的情況下,分蘗的產生及結穗能增大高粱群體種植密度。去、留分蘗未對生育期發生明顯改變,去蘗后遼雜37株高、千粒質量、出籽率有所降低,表明形成的分蘗枝高度高于主莖,而分蘗穗籽粒飽滿度不及主莖。去蘗后高粱的穗長、穗粗、穗質量、粒質量均高于留蘗,但產量有所降低,表明遼雜37保留分蘗后由于成穗率較高,表現出依靠群體增產的優勢。因此,在地力水平適宜、管理措施得當的條件下,對分蘗應做保留處理,既可節省去蘗人工成本,又可有效發揮增產作用。

由于本次試驗選擇的種植品種及密度單一,無法明確所有品種及栽培密度對高粱分蘗發生的影響,需要在后續試驗中加以研究和論證。

參考文獻

[1] 張姣.分蘗對高粱生長發育及物質生產的影響[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18.

[2] 馬英慧,李光華.淺析高粱分蘗在生產和育種中的處理策略[J].種子科技,2017,35(12):24,27.

[3] 苗葉.高粱去留分蘗比較試驗初報[J].新農業,2017(11):21-22.

Abstract: Tillering is a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of gramineous plants.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illering of sorghum affected yield.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sorghum were analyzed by removing and retaining tillers from Liaoza 3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planting density was 7 800 plants/667 m2, The average tillers of Liaoza 37 was 2.2 per plant, and panicle bearing tiller rate of tillered plant was 64.9%. The tiller should be retain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yield.

Key words: sorghum; Liaoza 37; tiller; yield

猜你喜歡
分蘗高粱產量
高粱紅了
玉米分蘗產生的因素及去留對產量的影響
4月份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
淺析水稻分蘗與產量
野高粱
高梁去留分蘗比較試驗初報
雨后
水稻旱育秧、溫室兩段育秧在分蘗與成穗上的差異
國際茶葉產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膠產量增長65.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