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老年體檢人群炎性指標檢測及臨床價值研究

2019-07-03 08:42潘向東陳汴玲陳媛媛
中國全科醫學 2019年18期
關鍵詞:空腹淋巴細胞計數

潘向東,陳汴玲,陳媛媛

衰老多伴隨慢性炎癥狀態,慢性炎癥狀態會加速代謝綜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進展。慢性低度炎癥和免疫系統的激活與肥胖相關的胰島素抵抗和2 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有關[1]。已有研究證實,代謝綜合征是一種低度的全身性炎癥狀態,其發生常伴隨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2]。目前炎性指標評分標準多用于惡性腫瘤、規律血液透析患者疾病進展及預后的評價[3-4],然而關于社區體檢人群中,血壓異常、血脂異常、血糖異常等代謝綜合征的組分與炎性指標是否具有相關性,鮮有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某社區體檢人群常見慢性病的患病情況,并探索炎癥評分用于篩查社區體檢人群常見慢性病炎癥狀態的可能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選取2017年7月于上海市某社區體檢的老年人的體檢資料。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2)結締組織疾病者;(3)急慢性感染及傳染病者;(4)惡性腫瘤者;(5)血液系統疾病者;(6)心理或軀體創傷等應激情況者;(7)體檢信息不全者。

1.2 方法 收集老年體檢者的基本資料(性別、年齡、BMI、右臂舒張壓、右臂收縮壓)及生化指標(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清蛋白、淋巴細胞計數、單核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并計算炎性指標〔淋巴細胞計數-單核細胞計數比值(LMR)、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比值(NLR)、血小板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比值(PLR)〕。

1.3 相關定義

1.3.1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的定義 本研究中高血壓的判定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4年修訂版)》[5],指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 次測定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或患者既往已確診高血壓,目前仍在降壓治療中。糖尿病的判定標準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6],指有糖尿病癥狀(多飲、多尿、多食、體質量下降),且隨機血糖≥11.1 mmol/L;或同時空腹血糖≥7.0 mmol/L;或同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 h 血糖≥11.1 mmol/L;沒有上述糖尿病癥狀者改日重復檢測,相關指標符合上述標準之一。高脂血癥的判定標準參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7],總膽固醇≥5.20 mmol/L 和/或三酰甘油≥1.70 mmol/L。

1.3.2 血壓、血糖、血脂異常定義 本研究將本次體檢中收縮壓≥140 mm Hg 和/或舒張壓≥90 mm Hg 定義為血壓異常;將空腹血糖≥6.1 mmol/L 和/或糖化血紅蛋白≥6.0%定義為血糖異常;將總膽固醇≥5.20 mmol/L 和/或三酰甘油≥2.26 mmol/L 定義為血脂異常。生化指標參考范圍均采用本次體檢檢驗中心所提供的參考范圍。

1.4 觀察指標 記錄老年體檢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患病情況及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情況,分析血壓正常與異常者、血糖正常與異常者、血脂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的差異,NLR 與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的相關性,并繪制LMR、NLR、PLR 診斷糖尿病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 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繪制LMR、NLR、PLR 診斷糖尿病的ROC 曲線,并計算ROC 曲線下面積、截斷值、靈敏度、特異度。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老年體檢者基本資料及生化指標 共納入符合研究標準的老年人380 例,其中男157 例,女223 例;年齡(74.1±7.0)歲;其他基本資料及生化指標情況詳見表1。

2.2 老年體檢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患病情況 老年體檢者中,高血壓245 例,占64.5%;糖尿病81例,占21.3%;高脂血癥17 例,占4.5%。

2.3 老年體檢者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情況 老年體檢者中,血壓異常315 例,占82.9%;血糖異常157 例,占41.3%;血脂異常133 例,占35.0%。

2.4 差異性檢驗

2.4.1 血壓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 血壓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2 血糖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 血糖正常與異常者LMR、PLR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血糖異常者NLR 高于血糖正常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3 血脂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 血脂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NLR 與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的相關性分析 老年體檢者NLR 為(1.89±0.04)。Pearson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老年體檢者NLR 與糖化血紅蛋白無直線相關關系(r=0.051,P=0.322);NLR 與空腹血糖呈正相關(r=0.151,P=0.003)。

2.6 LMR、NLR、PLR 診斷糖尿病的價值分析 NLR 診斷糖尿病的ROC 曲線下面積為0.580〔95%CI(0.522,0.638),P=0.008〕,截斷值為1.730,靈敏度為59.2%,特異度為55.6%。LMR、PLR 診斷糖尿病的ROC 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479〔95%CI(0.420,0.538),P=0.486〕、0.480〔95%CI(0.421,0.539),P=0.508〕(見圖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社區老年體檢者中,高血壓占64.5%,糖尿病占21.3%,高脂血癥占4.5%。人群中疾病患病率較高,推測是因為本次體檢人群為老年人,患病個體較多,應提示其關注自身健康。

表1 老年體檢者部分基本資料及生化指標(±s)Table 1 Part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participants

表1 老年體檢者部分基本資料及生化指標(±s)Table 1 Part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participants

注:1 mm Hg=0.133 kPa

項目數據年齡(歲)74.1±7.0 BMI(kg/m2)23.7±3.1右臂舒張壓(mm Hg)78±10右臂收縮壓(mm Hg)138±18糖化血紅蛋白(%)6.22±0.86空腹血糖(mmol/L)5.7±1.4總膽固醇(mmol/L)4.93±0.96三酰甘油(mmol/L)1.59±0.86清蛋白(g/L)46.76±2.35淋巴細胞計數(×109/L)2.14±2.10單核細胞計數(×109/L)0.47±0.15中性粒細胞計數(×109/L)3.53±1.17血小板計數(×109/L)215.0±66.8

表2 血壓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MR,NLR and PLR between participants with normal and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表2 血壓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MR,NLR and PLR between participants with normal and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注:LMR=淋巴細胞計數-單核細胞計數比值,NLR=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比值,PLR=血小板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比值

分類例數LMRNLRPLR血壓正常者655.52±4.511.78±0.80108.40±47.54血壓異常者 3154.58±1.621.92±0.80116.20±46.00 t 值1.660-1.326-1.237 P 值0.1020.1860.217

表3 血糖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LMR,NLR and PLR between participants with normal and abnormal glucose level

表3 血糖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LMR,NLR and PLR between participants with normal and abnormal glucose level

分類例數LMRNLRPLR血糖正常者 2234.74±1.881.81±0.77115.01±42.65血糖異常者 1574.73±2.992.01±0.84114.67±51.23 t 值0.039-2.399-2.390 P 值0.9690.0170.944

表4 血脂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MR,NLR and PLR between participants with normal and abnormal blood lipid level

表4 血脂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MR,NLR and PLR between participants with normal and abnormal blood lipid level

分類例數LMRNLRPLR血脂正常者 2474.76±2.731.87±0.79114.08±44.58血脂異常者 1334.70±1.621.93±0.83116.34±49.53 t 值0.217-0.685-0.440 P 值0.8290.4940.660

圖1 NLR、LMR、PLR 診斷糖尿病的ROC 曲線Figure 1 Diagnostic values of LMR,NLR and PLR for diabetes by ROC curve

本研究結果顯示,社區老年體檢人群的血壓、血糖、血脂異常的比例分別為82.9%、41.3%、35.0%,分別高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所占比例,推測原因有為:(1)體檢個體不知道自己患病,本次體檢發現疾??;(2)體檢個體之前體檢提示有指標異常,但未引起重視,否認患病狀態;(3)血壓受體檢當時情緒緊張、活動強度增大等影響,血脂、血糖受體檢前幾日飲食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壓正常與異常者和血脂正常與異常者LMR、NLR、PLR 間無差異;血糖正常與異常者LMR、PLR 間無差異;僅血糖異常者NLR 高于血糖正常者,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小、樣本偏倚大有關,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國內有研究證實,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紅蛋白與NLR 呈正相關[8]。在體檢人群中,NLR 與空腹血糖呈正相關[9]。本研究結果顯示,NLR 在血糖正常與異常者間有差異,且NLR 與空腹血糖呈正相關,而與糖化血紅蛋白無直線相關關系。一般來說,判斷相關性的強弱僅分析其系數的大小是不夠嚴謹的,還需要做顯著性差異檢驗來檢驗兩參數是否顯著相關。而且隨著樣本量的增大,達到顯著性相關的相關系數就會越小,因為樣本量的增大造成了差異的增大(樣本間變異系數增大),但顯著性檢驗卻認為這是極其顯著相關的。因此,通過顯著性而非相關系數本身來判斷相關性強弱更有意義。在本研究結果中,NLR 與空腹血糖的相關系數雖然不高(r=0.151),然而顯著性檢驗P<0.01,提示NLR 和空腹血糖顯著相關。國外有研究認為,低等程度的全身性炎性反應與衰老、代謝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相關[10]。MARSLAND 等[11]認為炎性標志物可以預測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本研究對象為社區老年體檢人群,體檢數據為一次性收集的結果,然而一次檢驗中的血糖異常并不能引起老年人的足夠重視,從而錯過疾病最佳治療時機,因此需要另一個簡單實用的篩查指標來提示其疾病進展情況。由此,本研究采用NLR 進行評估,既往文獻中報道其是較好的慢性炎性狀態評判指標[4,12]。本研究結果顯示,NLR 診斷糖尿病的ROC 曲線下面積為0.580,截斷值為1.730,靈敏度為59.2%,特異度為55.6%。說明NLR 對篩查體檢人群糖尿病具有潛在價值,可用于高危人群糖尿病慢性進展程度的輔助判斷指標。該結果可以用來提醒血糖異常合并NLR 異常的老年人需要進一步進行糖尿病確診。

綜上所述,社區老年體檢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較高;炎性指標中,NLR 在血糖正常和異常者中的差異較大,且其可以用來預測老年人是否處在糖尿病狀態而未及時確診,或是否需要進行降糖治療。

本研究不足之處:

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未能對慢性病患者及其淋巴細胞計數-單核細胞計數比值(LMR)、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比值(NLR)、血小板計數-淋巴細胞計數比值(PLR)進行進一步隨訪,且樣本量小,統計方法單一,因此結論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待進一步的長期隨訪,得到更為明確的結論。

猜你喜歡
空腹淋巴細胞計數
遺傳性T淋巴細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纖維化中的作用
甲狀腺切除術后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與術后感染的相關性
肝內T淋巴細胞單細胞圖譜顯示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中肝臟幼稚樣CD4+T淋巴細胞的擴增
古人計數
采血為何要空腹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細胞中PPAR-γ、 MMP-9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關系
空腹運動,瘦得更快?
遞歸計數的六種方式
古代的計數方法
古代的人們是如何計數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