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探討

2019-07-03 02:31劉曉梅
教育界·下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角色轉換語文閱讀定位

劉曉梅

【摘要】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閱讀知識機械性地灌輸在學生頭腦中,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也較少,也沒有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因此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也沒有明顯幫助。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轉變以往課堂教學角色,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創新性的對教師進行定位和角色的轉換,對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效率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師;角色轉換;定位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通過閱讀能夠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可以說是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鍛煉。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并培養他們思維拓展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應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以往的傳統課堂上,閱讀教學的主體是教師,學生總是以被動接受的狀態存在于教學課堂中,這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開發都產生嚴重阻礙。因此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也要積極進行改革,充分地將閱讀教學地重要作用發揮出來。本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和轉換進行具體的闡述,希望對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有所幫助。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

1.由知識的灌輸者向閱讀的引導者轉換

在以往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以機械性的方式將知識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教師過分注重學生對閱讀內容知識點的快速理解,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學生在課堂中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這對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鍛煉都沒有好處。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課堂角色發生了轉變,由傳統的主體變成了客體,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更注重對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鍛煉,教師也由以往的知識灌輸者轉變成為閱讀教學的引導者。教師在閱讀課堂上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充分地展開分析,將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傳授給學生,教師成了學生閱讀學習的引導者,而學習的自主權掌握在學生自己的手里。這樣不僅將教師從以往的傳統課堂上解放了出來,還能夠有效地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的效率。

2.由知識的權威者向閱讀的平等交流者轉換

在傳統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知識的權威者,教師的觀點必須接受,教師提供的學習方式都是完美無缺的,而作為學生只能接受不能反駁,課堂教學的步調和進度也全憑教師一人把握。而在如今的創新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已經由知識的權威者轉變成了閱讀中的平等交流者,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學生可以對閱讀理解展開獨立的見解和分析。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留足充足的課堂討論時間,讓學生發表不同層次、不同觀點的言論。通過這種角色的轉換,為學生的有效閱讀學習方式提供更多的途徑,為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小學生的觀點,與他們展開積極的交流,在交流中把握他們的學習方向,對學生的學習難點和誤區進行科學的引導糾正。

3.由傳統的課堂教學向課外閱讀的拓展方向轉變

小學階段是教育啟蒙的重要階段,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和能力,對他們語文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顯著的作用。但是語文教材中的閱讀內容畢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做好課外的延伸和拓展,這樣才能夠豐富他們的語文知識含量,并通過課外閱讀啟發學生的拓展思維,對學生語文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透徹地理解閱讀教學內容,還要在此基礎上,科學地進行課外知識的延伸。教師是學生課上學習與課外閱讀之間的橋梁,因此教師一定要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增長他們的見識,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策略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轉換策略,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滿足學生閱讀學習的需求,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推動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和不斷進步。

1.樹立創新的教學理念

在進行角色轉換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校和教師要將學生的發展作為重要內容開展教學活動,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語文能力的提升,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展開教學,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做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創新。全新的小學閱讀教學不僅注重學生對內容的掌握,更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2.轉變靈活創新的教學方式

小學生年齡偏小,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要轉變靈活的教學方式,運用豐富多彩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多種方式展開教學活動。首先可以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為學生創設問題的情景,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然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合作學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小學生年齡尚幼,自主學習意識和對事物的良好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很好的鍛煉,還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3.創新閱讀訓練方法

在以往閱讀教學中,閱讀訓練方法比較單一,容易使學生感覺枯燥乏味,一旦出現對學習的懈怠情緒,將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創新閱讀訓練方法,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學生帶著濃厚學習興趣進行閱讀,這樣會使閱讀教學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閱讀中,教師要突破單一的閱讀方式,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全文的閱讀,在學生對文章有一定熟悉程度的基礎上,再采用分組閱讀、分角色閱讀等方式開展閱讀活動。通過這樣豐富多彩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透徹的了解,通過反復的閱讀分析深刻體會文章含義和作者寫作手法。通過對學生進行反復的閱讀訓練,還能夠增強學生語言思維的靈活性,對提升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

4.加強師生之間的閱讀情感交流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從根本上來說是情感的教學,是對學生文學情感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要加強師生之間的閱讀情感交流,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情感體驗。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人文情感進行培養。例如在教學《童年的發現》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與學生展開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學會在文章中進行感悟,從而通過文章閱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他們思想道德品質的健康發展。另外,為了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要善于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展開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對話與思想交流。

三、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提高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最有效途徑。因此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觀念上有所轉變,轉換傳統課堂上的教師角色,對教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學創新的要求,創新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柯勝永.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51.

[2]申學剛.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82-83.

[3]劉立云,葛福鴻,張麗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04):67-71.

[4]張翠芬.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學周刊,2015(19):159.

[5]黃毅.探究性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07):22-24.

[6]周建芬.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及策略[J].科學大眾,2008(07):41.

猜你喜歡
角色轉換語文閱讀定位
《導航定位與授時》征稿簡則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準定位 砥礪前行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初探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的角色轉變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探究
淺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功利性問題
閱讀反思:新的小學語文教學視角
青年擇業要有準確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