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榮群眾藝術推動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2019-07-10 01:29林海
活力 2019年6期
關鍵詞:精神生活推動發展

林海

[摘要]繁榮群眾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是人民的文藝。繁榮群眾文藝,就要發揚群眾文藝優秀傳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講述百姓身邊故事,反映群眾喜怒哀樂,創作出更多深刻表現生活,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優秀作品。

[關鍵詞]群眾文藝;精神生活;推動;發展

繁榮群眾文藝,就要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創作能量激發出來,引導人民群眾進行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繁榮群眾藝術,創作優秀作品

繁榮群眾文藝,關鍵是要創作生產出更多優秀作品。必須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完善工作機制,努力創作生產更多特色鮮明、深接地氣、傳遞正能量、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既要立足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要跟上時代發展,把創新精神貫穿群眾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突出群眾文藝創作貼近群眾、生動鮮活、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優勢和特點,著力增強群眾文藝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群眾文藝更加符合時代進步潮流,更好地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繁榮群眾文藝,就是要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廣大群眾文藝工作者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高擎民族精神火炬,把握時代脈搏,勇于擔當、敢于創新,落實《“十三五”時期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各項任務要求,創作生產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用勤勞和智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二、繁榮群眾文藝,提高全民文化藝術素養

繁榮群眾藝術根本目的在于推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群眾文藝作為公共文化產品的重要來源和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要把握人民需求,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能。各地要將繁榮群眾文藝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體部署,加強群眾文藝陣地建設管理、健全群眾文藝人才隊伍、搭建群眾文藝交流展示平臺、廣泛開展群眾文藝活動、大力普及文藝知識,以優秀的文藝成果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的內涵,不斷提高全民文化藝術素養,努力實現文化小康。

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時期、新形勢下,努力推進農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群眾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新任務和新要求。

作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首先要深入領會十八大的精神實質,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從鄉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用我們的辛勤勞動,確保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扎實推進、富有成效。為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推動文藝創新。文藝創作的不斷繁榮,新的文藝作品不斷產生,是群文事業興盛發展的鮮明標志,也是群文工作者的立足之本,是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體現。群文工作者水平的,決定著群眾文化活動水平。同時,群文工作者還擔負著培育各類藝術人才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每個群文工作者都要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做到“一專多能”,在本人專業技術十分精良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掌握其他門類藝術,如音樂、戲劇、舞蹈、美術、攝影、曲藝、文學等,掌握多門藝術的基本常識,并融會貫通、不斷提高,才能更好地為群文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三、挖掘民間文化,搞好傳統文藝傳承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應深入基層、走進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挖掘和擴展具有民族的、民俗的、民生的素材,創作出具有代表性的各類文學藝術作品,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精品。

四、搞好基層輔導培訓,搭建農村文化活動平臺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文化活動的基本形態呈現了新的走向,文化活動的形式也從過去的被動接受轉變為現在的主動參與。自我表現、自我娛樂、自我欣賞、自我教育。這已成為當前群眾文化活動的主旋律。我們要深入了解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特點,組織開展好文化活動,適應新的文化工作,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新時期,隨著文化體制改革,政府職能逐漸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文化工作者需要新觀念,與時俱進、增強服務意識。群文工作者不僅要具備培訓輔導等專業技能,還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尤其是組織各種大、中、小型的文藝調演、晚會和各類藝術活動等,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總之,群眾文化活動是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活動形式,具有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特點,因此,突出群眾性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題,文化工作者要牢記文化活動要貼近生活、結合實際,真實地反映廣大群眾的精神狀態和心理要求,把群眾作為開展活動的主體,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自覺性、積極性。

猜你喜歡
精神生活推動發展
區域發展篇
論大數據對高校教育的推動作用
現代室內設計的幾點思考
讓企業報助推企業文化發展
詩歌的無用之用
淺談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推動普通紀念幣參與流通的對策
圖說共享發展
農村留守老人焦慮抑郁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
圖說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