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

2019-07-10 01:29信丹丹
活力 2019年6期
關鍵詞:藝術語言

信丹丹

[摘要]翻譯的出現是為了適應不同文化區域之間的交流,同時為了準確地傳達英語表達的意思,譯者必須清楚地理解英語文化與當地語言文化的差異性,這就地對譯者的綜合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藝術語言在英語翻譯中的處理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使其更好的處理好英語文學藝術語言,提高翻譯質量。

[關鍵詞]英語文學翻譯;藝術語言;處理原則

一、忠實原文原則

翻譯英語文學作品時,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隨意改動原著作的含義,即忠實于原文,對作者的寫作目的和需要表達的意思予以尊重。很多人認為:忠實于原文是一字一句地翻譯,實際上并非如此。翻譯者只是充當一座橋梁,鏈接原文和讀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能任意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改動作品中的藝術語言。為了忠實于原文,有兩種表達方式:直譯與意譯。直譯指的是與原文的內容和形式保持一致。意譯指的是與原文內容保持一致,但形式不同。比如:Heispoorlikeachurchmouse.直譯是“他很窮,就像教堂里的老鼠”;意譯是“他窮的像叫花子”。兩者相比較,顯然意譯比較好。因此需要依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英語文學翻譯并非是一項簡單容易的工作。一名翻譯人員不僅需要扎實的英語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有一定的語言的感性認知能力。譯者需將作者的價值觀充分表現出來,有助于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若想成為如同嚴復那樣的譯者,我們應充分利用漢英字典,雖然它的解釋也不是很全面,但它是譯者最得力的助手。對于一些解釋不完整的詞匯,我們應自己去研究探索著作中隱含的意思。對于一篇著作的翻譯,就如同畫一幅畫,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的添加修飾語,達到了自己的要求,但違背了作者,失去了原文的本質,扭曲了作者的本意,這樣的翻譯不存在任何的意義。因此,處理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最關鍵的原則是忠實于原文。

二、尊重時代背景

英語和漢語一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所以它有著不同的歷史。事實上,歷史時期的文學作品包含了那個時期的特殊社會性質與文化內涵,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你想翻譯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品,你需要充分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了解那個時代下的各種文化。例如,柳鳴九先生翻譯的《羊脂球》一書。柳鳴對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對社會文化的把握非常準確,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十個人在同一輛馬車中的不同地位,以及除了“羊脂球”外的九個人的同樣骯臟的心靈,可以說所有的人物都刻畫出來了,在贊揚“羊脂球”的高尚靈魂的同時,它也與其他人骯臟的靈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揭示了所謂貴族的虛偽。柳鳴九先生翻譯的《羊脂球》一書至今仍少有譯本能夠超越,由此可見,在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必須尊重時代背景,這樣才能保證全文的意思的準確。

三、流暢度和美學準則

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和其他翻譯有所不同,因為其中涉及不同的文學語言。由于文學語言如此之多,譯者需要將文章的流暢度保持得盡可能高是非常困難的。文學作品的主要功能是讓人們閱讀和放松。如果翻譯的作品不容易理解,可以想象,當讀者閱讀時,他們無法欣賞作品的概念和其深刻含義時,很有可能會選擇停止閱讀。翻譯時,為了不機械地復制,為了翻譯的結果能夠表達與原作相同的觀點,譯者有必要在翻譯原文在此基礎上,根據詞語表達適當擴展想法,但是翻譯結果的意識形態不能超越人們的一般思維。翻譯看似簡單,實際上它要求譯者有良好的專業基礎和翻譯經驗。眾所周知,中文和英文的語序有所不同,所以在翻譯過程中文本需要重新排列,以避免詞序混亂。翻譯的流利性要求譯者以原始概念為基礎,并推導出自己的概念思考,不僅可以表達最初的概念,還可以揭示自己的特點,人們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就好像是在閱讀用自己語言寫作出來的作品,不會有語言障礙。我們可以再拿培根的《論讀書》中的一段句子來舉例:Studiesservefordelight,forornament,andforability.王佐良翻譯出來是“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這句翻譯可以說是十分精彩的。閱讀者倘若不知道培根的原作品,也許會認為王佐良寫的就是原作品,由于文章的整體思維、語義、文筆都與培根不相上下。翻譯過程中,碰到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是用一些更容易理解的句子來替代。對于長句子的翻譯,也可以適當地進行分解翻譯。

四、合理規劃原則

合理規劃原則指的是翻譯工作者在進行英語文學翻譯的過程中,要注重對英語和中文之間翻譯的轉換,盡量在保持英語文學作品原意的基礎上,使翻譯過來的文學作品能夠被讀者所接受,這就需要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充分考慮英語和中文之間的語言環境和用語色彩,如果不能做到中文和英語之間的合理轉換,就會使翻譯出來的文章讀起來十分的生澀難懂,雖然在語法和句子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在讀者看來翻譯出來的文學作品并沒有可讀性,難以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這就屬于沒有對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進行合理地規劃,因此我們在翻譯英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要對中英文語言環境和風俗習慣的轉換進行充分的考慮,巧妙運用注釋來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地方進行講解,這樣才能引起讀者們的閱讀興趣。

五、其他原則

為了充分展現英語作品的內容和意境,翻譯的準確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證。在保證真實性的同時,還應注意翻譯作品的聲、韻和音的調整。盡量在中國作品中體現擬聲詞和首尾的韻律。必要時我們可以適當地添加和刪除文章的內容,可以添加一些內容,為了便于讀者理解,也可以在不改變原文含義的基礎上,刪除一些重復的單詞,這些單詞很可能是為了滿足旋律需要添加,所以刪除也不會妨礙讀者的理解。

結語

英語文學作品的翻譯是一項相對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翻譯過程中,應妥善處理藝術語言,使作品能夠真實反映原作者的思想目的,在創作過程中恰當反映原作者的寫作背景,使翻譯更符合讀者的口味。只有這樣,翻譯的文章才能打動讀者,觸動人們的心靈。

參考文獻:

[1]曹友義.探究英語文學中的語言藝術[J].智庫時代,2018(50):216-217.

[2]張澤鋒.英語文學翻譯中如何處理文化差異[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6(06):169-170.

猜你喜歡
藝術語言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語言
關于當代繪畫藝術語言的相關研究
初探桂林本土畫家山水畫藝術語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畫的可行性發展
影視作品中語言的曲指性分析
定格動畫藝術語言研究
幼兒園美術活動淺談
動畫中國畫符碼之運用及其對傳統文化的動態傳承與革新
中國畫元素在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核心探索
“窄元音寬發”在播音主持語音基礎與發聲課程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