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癱流涎的臨床效果觀察

2019-07-19 05:46李云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4期
關鍵詞:臨床研究

李云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針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癱流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腦癱流涎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均進行相同的基礎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康復訓練聯合按摩治療,而實驗組患者康復訓練配合針灸、按摩進行康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結果: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為70.0%,對比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康復訓練配合針灸、按摩治療患者腦癱流涎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腦癱流涎,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更高,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 針灸配合康復訓練;腦癱流涎;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245.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32-01

腦癱患者常表現出一系列的并發癥,以流涎癥較為普遍。受到腦癱流涎的影響,患者會出現衣服長時間潮濕的情況,同時流涎還具備較強的感染和傳播特點,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本研究為探究分析針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癱流涎的臨床療效,選取我院就診的60例腦癱流涎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60例腦癱流涎患者作為研究樣本,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其中實驗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68歲,平均年齡為35.46-36.46歲。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6-63歲,平均年齡為37.15-38.15歲。兩組患者病情均按照流涎分級法(TDS)分級:實驗組Ⅱ級8例,Ⅲ級2例,Ⅳ級2例,Ⅴ級7例;痙攣型1例、手足徐動型4例,弛緩型4例?;旌闲?例。對照組Ⅱ級5例,Ⅲ級7例,Ⅳ級8例,Ⅴ級2例;痙攣型2例,手足徐動型1例,弛緩型4例,混合型1例。本次研究征求所有患者同意。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相同的基礎常規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康復訓練聯合按摩治療,有節奏的給予患者輕柔面部內外雙側、嘴唇四周、摩擦牙部,輕柔抬舉下顎,壓迫臉頰穴位、涌泉穴,每次按摩30分鐘,每日按摩3次,一療程為15小時。同時康復訓練需要給予患者指導口舌訓練,保證口舌的運動靈活能力,其中包括張嘴、摩擦牙齒、咀嚼、吞咽等基本動作,每次訓練的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日進行1-2次,一療程12小時。除院內治療,還制定家庭康復訓練計劃,鼓勵患者院內治療后每日堅持進行家庭康復訓練以增強療效。

實驗組患者康復訓練配合針灸、按摩治療進行康復訓練。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增加針灸治療:采用針灸治療首先要選準穴位,在地倉、百會、上星等穴位施針。地倉透刺面部,進針約0.6寸后留針;則百會、上星扎進1寸毫針后留針,實施小幅度的旋轉,每次捻轉補瀉后取出,不留針。治療的時間為30分鐘,每次1-15次,一療程為15小時,共3個療程。同時配合中醫治療,控涎方中茯苓、白術、益智仁、萊菔子、神曲、雞內金、連翹、甘草,熬至60毫升,飯后服,每日2劑,7天為1療程,共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流涎癥狀也得到控制。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2]: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的好轉,流涎情況也有效的減輕。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更加嚴重[2]??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組間對比,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顯效23例(76.7%),有效5例(16.6%),無效2例(6.7%),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顯效17例(56.7%),有效4例(13.3%),無效9例(30.0%),總有效率為70.0%,對比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下表。

3 討論

由于流涎癥狀是腦癱患者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多數臨床研究認為腦癱的流涎癥狀主要是吞咽功能出現異常、口腔運動功能障礙導致患者不能夠正常的吞咽口腔內唾液。多年臨床實踐證明,單一方法不能完全解決腦癱患者的功能

障礙。針灸是以我國中醫的穴法療法,具備操作簡單、見效較快、患者痛感較小的特點,成為現代中國醫學臨床中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在臨床中發揮重要作用。針灸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口腔唾液,并能夠促使患者的腦部組織神經恢復[3]。研究表明穴位按摩可以使口唇、舌、下腭的肌肉緊張度改善,無意識的吸吮、吞咽、咀嚼等動作減少。在我國中醫理論中,按摩可以舒經活血、活血化瘀,醫學按摩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腦部組織的血液流通,恢復大腦正常的興奮過程。

臨床治療中采用康復訓練配合針灸、按摩治療各5個療程后,效果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同時根據中醫臟腑辯證論治,流涎可分為脾陽虛衰證、脾氣不足證、寒濕困脾證、濕熱蘊脾。使用中醫藥方:茯苓、白術、萊菔子具有健脾胃益氣的功效,益智仁歸腎脾經、溫脾攝涎、且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可以起到健胃、利尿、減少唾液分泌的功能,雞內金、甘草可以消食健胃、澀精止遺,連翹味苦微寒,可散結以助消積。通過患者采用辯證施治、隨證加減,達到補益心脾、運化水濕、固腎攝涎的效果,明顯減少唾液,緩解流涎癥狀[3]。由此可見,康復訓練聯合針灸、按摩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腦癱的病情,在疾病治療中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使患者能夠正常的適應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康復訓練配合針灸、按摩治療患者腦癱流涎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腦癱流涎,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應用價值更高,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燦燦,張建奎.康復護理在腦癱流涎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光明中醫,2015,26(6):1248-1249.

[2] 江崛.針灸按摩康復治療腦性癱瘓流涎癥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16,45(18):2353-2355.

[3] 梁松,李雄斌,劉洪濤,姚建才. 腦性癱瘓流涎52例療效分析究[J].現代康復,2016,31(11):32-33.

猜你喜歡
臨床研究
口干是否類風濕關節炎中醫陰虛證候關鍵指標的臨床研究
黃芝通腦絡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小兒院前急救及急診心肺復蘇的臨床研究
血漿置換聯合血漿吸附治療慢性重型肝炎的臨床研究
復方硼酸含漱液的藥理毒理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