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發展戰略選擇與思考

2019-07-24 10:33欒慶勇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戰略選擇商貿流通業互聯網+

欒慶勇

【摘 要】“互聯網+”背景下,商貿流通業呈現新的發展面貌,傳統商貿流通業同信息技術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對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具有積極作用。商貿流通業發展中,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依托于信息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朝著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就“互聯網+”下商貿流通業發展戰略選擇進行探究,明確新時期產業發展的挑戰,提出合理措施來選擇發展戰略。

【關鍵詞】“互聯網+”;商貿流通業;戰略選擇

在現代社會進步和發展下,“互聯網+”趨勢逐漸深入,對于各個行業領域轉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貿流通業發展中,積極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借助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物聯網、大數據技術與產業融合,有助于實現資源大范圍傳輸和共享,為商貿流通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朝著更高層次發展。通過“互聯網+”下商貿流通業發展戰略選擇分析研究,有助于積極迎合外部環境變化,尋求合理的發展戰略,提升商貿流通企業市場競爭優勢。

一、“互聯網+”的商貿流通業發展環境變化分析

(一)價值鏈主導模式變化

在以往的商貿流通業經營發展中,供給方在價值鏈占據主導,結合上游企業生產情況來提供商品給消費者。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的價值鏈中需求方占據主導,消費者逐漸擺脫消費局限性,開始更加積極表達自身消費需求,以便于獲取個性化服務[1]。在這樣環境下,消費者更加關注消費體驗,互聯網消費模式更受青睞,通過網絡可以幫助消費者了解廠商產品和服務信息,促使消費者的議價能力隨之提升。商貿流通企業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優勢,開始關注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優質服務,獲得更大市場競爭優勢。

(二)實體交易環境變化

商貿流通業主要是在現實世界進行交易,但是電子商務興起后,商貿流通業中的很多環節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進行,尤其是網絡談判和網絡支付環節。近些年來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出現,商貿流通業可以在網絡上開展的業務越來越多,相較于實體環境更為便利。尤其是當前消費者網購傾向越來越明顯,在商貿流通中占據的地位隨之提升,可以實現信息的傳輸和共享,切實提升客戶服務質量。

在當前智能手機產業快速發展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急劇增長,移動端消費力隨之提升,成為電子商務的主要途徑。通過信息技術和商貿流通業整合,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打破實體店鋪的束縛,獲得新的業務增長潛力[2]。

(三)實體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界限變化

在“互聯網+”背景下,可以改善傳統商貿流通業信息傳輸和共享不暢通問題,盡可能規避信息不對稱。但是,商貿流通業與信息技術融合是一個長期過程,隨著“互聯網+”在經濟發展中作用的不斷顯現,必將有更多的傳統商貿流通業企業參與其中,積極拓寬互聯網業務,打破實體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界限變化。

二、“互聯網+”下商貿流通業發展戰略選擇

(一)推行社群商貿流通模式

為了積極迎合“互聯網+”大發展趨勢,大力推行社群商貿流通模式,有助于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挖掘消費者消費共性,以便于降低流通成本,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在商貿流通業鏈條中,各個環節的廠家信息不對稱,加強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有助于改善信息不足問題,提升商貿流通企業市場競爭優勢。依托于社群模式支持,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商貿流通中,依據消費者消費特征和消費行為劃分不同社群區域,引導消費者積極參與到產品設計和生產中。消費者通過與產品直接對話,提供具有社群屬性的產品[3]。此種模式可以滿足消費者習慣化需求,定制生產,結合后續物流體系配送到消費者手中。較之傳統商貿流通模式精簡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實現各個獨立利益體之間信息傳輸和共享,針對性研發成本,提升銷售成功率。

(二)推動線上線下融合運行

商貿流通業發展中,推行線上線下融合運行,即O2O模式,線上將商品展示給消費者,吸引消費者來購買,線下為消費者提供產品體驗,更好的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通過線上線下分工協作,全方位提供給消費者優惠服務。在線上線下融合運行中,明確線上服務通過互聯網建立供應鏈網絡體系,實現信息資源及時傳輸和共享,反饋消費者需求;另一方面,整理線上信息,傳遞給線下供應鏈環節,指導實際工作展開。通過市場反饋,結合庫存信息來確定產品產量,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如,結合市場反應來確定產品生產量,結合消費者需求動態調整;銷售商根據庫存信息,反饋消費者消費傾向,及時調整貨物數量和種類[4]。

(三)加強跨界平臺聯合商貿流通

加強跨界平臺聯合商貿流通,加強上下游企業合作與交流,消費者處于鏈條最下層,議價能力和市場信息掌握水平遠遠不足,更多的是被動式聽從商家安排。而借助跨界平臺聯合,打破這一界限,結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進行定制,深入挖掘潛在的消費價值。借助信息技術,優化商貿流通業各個環節,結合消費者需求,創新性整合元素,以便于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選擇,實現資源共享。推行跨界平臺聯合模式,發揮互聯網來加強信息共享和傳播,實現供應鏈快速反應,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占據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推動商貿流通業與信息技術融合,有助于整合和共享資源,加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聯系,反饋消費者消費傾向,針對性定制產品,以便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優勢,推動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發展。

【參考文獻】

[1]黎星池,龔雪.互聯網與商貿流通業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19,21(03):22-24.

[2]郭崇,李曉梅.基于“互聯網+”的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11(20):41-43.

[3]方巍巍.“互聯網+”背景下我國商貿流通業與GDP增長的協同發展研究[J].價格月刊,2017,31(03):71-74.

[4]宋則.論零售企業自營——“十三五”時期商貿流通業改革、發展新方向[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03):25-37.

猜你喜歡
戰略選擇商貿流通業互聯網+
基于創新理念的我國核電可持續發展思路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