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的組織力,促進居民小區和諧發展

2019-07-24 10:33程蓉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組織力和諧發展

程蓉

【摘 要】“治國安邦,重在基礎”。小區是城市的細胞,也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基礎。小區的和諧發展直接關系著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關系到實現社會和諧有序發展。本文以重慶市璧山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為例,從黨的基層組織組織力的內涵解讀、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組織力的路徑探索以及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的組織力,促進居民小區和諧發展的效果評價三個方面,談如何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的組織力,促進居民小區和諧發展。

【關鍵詞】小區黨組織;組織力;和諧發展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個城市各類住宅小區紛紛拔地而起,成為了城市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區也成為老百姓居家過日子的重要家園。老百姓都希望居住在一個和諧、安寧、彼此能相互照應、幸福感、安全感強的小區。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小區治理成為社區治理的基本單元和前沿陣地,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的微觀層面。因此,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小區治理的模式,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模式是一個很有效的模式,這一模式既符合“十四個堅持”的第一條“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也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小區治理還需要不斷探索以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的組織力為重點,促進居民小區和諧發展的路徑。

一、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內涵解讀

《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五章對黨的基層組織的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務講得非常清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它的基本任務有八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好群眾的工作,動員群眾參加黨所領導的各項工作。黨的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基本任務的完成都要求提升組織力。

(一)組織和組織力的含義

組織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紡織品經緯紗線的結構和編織的意思,后來引伸到社會管理上來,是指為特定目的把分散的人或事物組合成有機整體。

所謂組織力是一個組織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對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聯系起來形成有機整體,并對這一有機整體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進行動態的配置、監督和管理的能力。

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主要指基層黨組織為完成其承擔的職責任務、實現黨組織的工作目標,憑借自身的組織體系和組織資源,把廣大人民群眾以及社會各方面力量組織起來、動員起來、整合起來的能力。這種能力應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能力,主要由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群眾凝聚力、社會號召力、發展推動力和自我革新力組成。二是基層黨組織中每位黨員的組織能力,黨員的組織能力與黨員素質、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自覺性有關。

(二)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意義

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強弱直接影響黨的執政根基是否穩固,它是黨組織生命力的具體體現,是其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的重要來源。沒有強大的組織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就得不到有效落實。長此以往,基層黨組織就會逐步虛化、弱化甚至邊緣化,黨的執政基礎就會被動搖。因此,組織力的提升不僅是當前基層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關鍵所在。

二、在“黨建引領 小區治理”試點工作中,探索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組織力的路徑

1、重慶市璧山區“黨建引領 小區治理”試點工作情況

2019年璧山區區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指出,把“黨建引領 小區治理”作為今年基層黨建工作的1號工程,“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有效路徑,把黨的組織和宣傳陣地延伸到小區、樓棟,引導小區居民自治,實現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促進城市基層群眾生活圈、服務圈、管理圈高度統一,力求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璧山區自“黨建引領 小區治理”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在試點小區開展專題調研,明確了工作思路,構建了制度體系,并將璧城街道天湖花園、璧蘭河1號等四個小區納入試點小區。鼓勵機關在職黨員通過加入居住地業委會發揮作用,要求居民小區的黨員爭當小區黨小組長、樓棟(層)長、業主代表肩負一定的責任。在參與小區建設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相關部門和街道也在積極配合、快速行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2、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組織力的路徑

一是在加強對居民小區政治領導中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黨的十九大強調,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加強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的政治功能的關鍵是教育黨員在居民小區的治理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并做好小區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發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做好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動員群眾、引導群眾工作,及時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天湖花園小區的支部委員、黨小組長、樓棟(層)長入戶走訪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并多次召開了支委會和樓棟長會,討論小區建設事宜。

二是在強化居民小區的組織覆蓋中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小區的治理也離不開黨的領導。隨著城市發展的步伐,小區已演變成為黨組織服務人民的前沿陣地,迫切地需要在小區建立“小區黨組織-樓棟(樓梯)黨組織-居民黨員”組織體系,將黨組織下沉到小區,覆蓋到小區,走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璧山區的天湖花園小區作為“黨建引領 小區治理”首個試點小區,成立了天湖花園小區黨支部,確定了在23名樓棟長和20名黨小組長,讓所有的居民黨員亮身份參與小區治理,讓政治思想素質好、組織協調能力強、服務群眾熱情高的社區的黨員在小區發揮積極作用。

三是在增強對居民小區群眾服務功能中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增強黨組織的服務功能,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情感支撐。要強化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就要貼近群眾、深入群眾去了解群眾的需求傾聽群眾的呼聲,通過創新并完善服務載體、服務方式、服務機制,有效協調,有效引導社會力量的參與為居民群眾的服務活動。在璧山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基層黨建工作中,鼓勵多方面的社會力量參與小區建設,調動開展知識講座、學生課外輔導,小區的志愿服務等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廣度、深度和厚度。

四是在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中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習總書記指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扎實做好抓基層強基礎的工作,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調查顯示,當前,在住宅小區中,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中的黨員占了小區黨員總數的60%以上,這批黨員工作之余都生活在小區,是黨的形象在小區居民中最直接的“代言人”。 (下轉第1101頁)

(上接第1099頁)而現實中,小區幾乎是黨員管理的“盲區”,多數黨員滿足于當“8小時黨員”,回到小區后不愿亮明身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居民,甚至落后于普通居民,個別黨員錙銖必較、與民爭利,在一定程度上傷害群眾感情,給黨的形象抹黑。長期蓄積起來,必然會影響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侵蝕黨的群眾基礎。加強對小區黨員的教育管理,迫切地需要將黨組織建到小區內,實現對在職黨員的監督管理,并引領黨員在小區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從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璧山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中,對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在璧居住小區詳細地址進行全覆蓋摸底,分類建立小區黨員臺賬,成立小區黨支部加強對小區黨員的教育、監督和管理,還建立了《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到居住小區黨組織報到承諾踐諾制度》進行規范。

三、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組織力,促進居民小區和諧發展的效果評價

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組織力,促進居民小區和諧發展就是在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在滿足小區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就是在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落實得如何、滿足得如何、踐行得如何,其效果評價就是看群眾是否滿意,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否增強,群眾的口碑如何好,因此,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組織力,促進居民小區和諧發展的效果評價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小區人際關系的改善

一是讓小區居民相互“熟”起來。由于社會發展,通訊網絡、學習工作生活節奏、住房模式和居住環境等等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有很大變化。人們更喜歡維持獨立的自我,對自我的空間十分關注,對他人和公共空間不太在意。這樣導致了很多人住在小區樓里,同一個單元,同一層樓,甚至門當戶對,多年了,都不認識。相互不熟悉就談不上交流和相互照應幫助。這就需要基層黨組織行動起來,通過走訪面談、微信、QQ和會議等方式增進相互了解,讓小區居民相互“熟”起來。

二是讓小區居民人心“暖”起來。在小區黨組織帶領下,小區黨員同志積極參與小區治理和建設,開展主動親近鄰居,結對小區業主,開展政策宣傳與解釋工作,化解小區矛盾糾紛。貼近群眾,了解群眾的需求,幫助和解決群眾的困難,管理好小區的公共事務,構建好小區的服務體系,發揮好服務功能,溫暖小區居民的心。

三是讓業主與物管關系“好”起來?,F實生活中很多小區的業主與物管之間矛盾糾紛,導致兩敗俱傷,物管干不下去,丟了飯碗;業主失去了物管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垃圾無人清掃,公共設施公共環境無人維護,個別小區因欠供電公司電費,還造成了停電停水…。情況嚴重的個別小區,成了社會不安定的因素,因此處理好業主與物管的關系尤為重要。處理業主與物管的關系關鍵是處理雙方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通過小區黨組織發揮協調作用和小區黨員發揮表率作用,來帶領小區居民增強權利義務意識:既維護自身的利益,也必須履行好自己的義務;既注重自身的權利和利益,又尊重對方的權利和利益,業主與物管關系會逐漸“好”起來。

(二)小區人居環境的改善

一是讓居住環境“美”起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都希望居住的小區環境優美有序,這是大家的共識,僅有共識不夠還需要凝聚共識,齊抓共管,共享共治。在小區黨組織的帶領下共同創建和維護干凈整潔,優美有序的環境,會讓居住環境“美”起來。

二是讓小區資源“活”起來。一般居民小區都有一些公共資源,如健身設施、休閑活動場地等,也有來自不同職業,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各種人才。讓小區資源“活”起來關鍵在于讓小區的人才活躍起來,為此可以通過小區黨組織牽頭,根據這些人才的特長激勵他們分別擔任信息收集員、政策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小區治安秩序和清潔衛生監督員、文體活動協調員等,并在小區黨組織的引領下組織開展聚會、比賽、文體娛樂、志愿服務等豐富的活動,這些資源用起來,活躍起來,從而強化鄰里的友善溝通、互相認同,加深了解,增進理解。

總之,小區是城市的細胞,也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基礎。小區的和諧發展直接關系著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關系到實現社會和諧有序發展。在小區治理促進和諧發展的過程中,不能缺失小區黨組織這一重要主體,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的組織力,促進居民小區和諧發展。

猜你喜歡
組織力和諧發展
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提升路徑探究
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領頭雁”作用
如何提升二級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
基層黨組織如何提升組織力
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著力點
加強林業經濟管理促進林業和諧發展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慢生活:快節奏時代的減壓良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