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2016-12-23 17:49吳鵬婷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和諧發展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吳鵬婷

摘要:人類在經過漫長的奮斗歷程后,在改造自然和發展社會經濟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與此同時,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已構成了現實威脅。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緊迫而艱巨的任務。因此,環境保護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只有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護,保護生態環境,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

關鍵詞: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7-0088

一、可持續發展的實質

可持續發展既是滿足當代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沙掷m發展包含兩個重要的內涵:一是需要,指滿足人類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將基本需要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二是限制,指人類的發展和需要應以地球上資源的承受能力為限度,通過人類技術的進步和管理活動,對發展進行協調與限制,要對環境滿足眼前和將來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與自然環境容量相適應。沒有限制的發展,便不能持續。生態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經濟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手段,社會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的最終目標。隨著環境問題的出現,倡導可持續發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一系列重大問題??沙掷m發展概念是在人類深刻認識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能力基礎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環境保護的。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必須與自然協調才能持續生存。不適當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環境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自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國家競相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通過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資源,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維持較高消費水平的需要。工業生產雖然增長了幾十倍,但出現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破壞、貧困加劇和各國發展失衡的社會矛盾??梢?,經濟要持續發展,社會能夠和諧發展,保護好環境是關鍵。

二、環境功能和環境問題

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可能脫離周圍環境而孤立地進行。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必要的條件之一,趁著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進程的作用,環境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促進或阻延的作用體現了生產力不斷提高和自然資源不斷開發,社會與其周圍環境的聯系便日益加深。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開發利用的對象。主要功能有:1. 提供人類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種生物生存的重要條件。人類從自然地理環境中開采煤、石油、天然氣等,利用土地資源生產谷物,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經濟活動。因而,環境資源的多寡、優劣決定著經濟活動的規模和速度。當人類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自然供給的能力時,便難以維系和持續發展。2. 消納和同化人類活動產生的產品,同時也會有一些一時未能被利用的副產品排入環境,成為廢物。而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也產生各種廢棄物歸還給周圍自然環境。當廢物排放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時,環境質量會下降。3. 滿足人類生存的精神享受。環境不僅能為人類提供物質資源,而且還能滿足人們對舒適的要求。清潔的空氣和水是農業生產必需的要素,也是人們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優美舒適的環境,使人們心情輕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體素質,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保護環境的目的在于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面對諸多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加強環境保護。

三、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一種文明如果把掠奪和征服自然視為自己的價值實現,那么,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的出現就是必不可免的;人為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危機,不是源于科學技術提供資源的速度慢于人類消費資源的速度。與以往的歷史相比,人類目前所掌握的技術無疑是最先進的,但是,環境危機正是在我們擁有如此空前的技術力量的背景下產生的。因此,環境危機不能通過單純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承認技術手段在保護環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認科學技術在保護環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論科學技術在保護環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們突破技術決定論的局限,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放在文明轉型和價值重鑄的大背景中來加以思考。承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尊重并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美麗和穩定。無論以全球范圍,還是以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人類文明都發展到了保護生態環境階段。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要實現保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人有權利利用自然,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這種權利必須以不改變自然界的基本秩序為限度;人又有義務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實,保持自然規律的穩定性,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向自然提供相應的補償。當然,如此確定權利和義務的范圍,是以人與自然之間原本存在著和諧為前提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的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已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在這個事實中,人對自然的權利和義務的范圍必須相應調整。在達到新的和諧之前,人對自然的開發方式、開發深度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人在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的同時,應當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補償,以恢復其正常狀態,使人與環境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猜你喜歡
和諧發展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之重大(點)工程
慢生活:快節奏時代的減壓良方
加強校園人本管理 營造和諧育人氛圍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新《環境保護法》4個配套辦法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