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從民眾視角看馬克思主義中生態發展的中國化

2019-07-24 10:33惠筱雅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生態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

惠筱雅

【摘 要】生態環保的話題是這個國家民眾一直關注的重點,也關系著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議題。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是可以找尋出有關于自然、人和社會關系的一系列內容。通過結合當前中國實際來討論馬克思的生態觀,對于解決當前重大民生問題有著重大的長遠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理論;生態思想;生態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這些年來一直備受民眾關注,其主要原因在于關乎當前我們生存環境以及下一代將要面對的生活。我們的有關職能部門也將生態環境作為首要的重視目標,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政策、法律法規、相關管理體系建設等積極舉措。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國家成立組建了生態環境部,地方有關部門則相繼建立了河長制、五水共治等辦法用于環境的治理當中。這些措施都展示了這個國家在治理環境生態發展所遇到挑戰時的積極態度,而這些問題的解答其理論依據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的生態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后的得出寶貴經驗。在解決問題的實際操作當中,自然使用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的自然辯證法和辯證唯物主義,中國化則是在解決中國自身的問題當中恰到好處,這樣才使得問題得以解答,提升了處理問題的有效度。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的指導

首先,馬克思主義理論,就為我們做出了正確的思想引領。一百七十年前,馬克思發表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當中,“關于環境和教育起改變作用的唯物主義學說忘記了:環境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隨著人類活動,人類將進行大量的樹木砍伐,導致大量的森林資源被破壞。樹木被人類生產成木制品、紙制品和能源燃料。雖然從其中得到諸多,但是卻無忽略由于人類砍伐森林造成的一系列后果。由于樹木的匱乏,大量土地裸露在外,土地沙化隨之增加。前些年幾乎每年春季我們國家北方地區都會遇到大量的沙塵暴。水土流失嚴重不僅僅會帶來沙塵天氣,也造成地表水資源的匱乏。北方大多數城市所用到水資源均屬于地下深掘開采,由于水位的降低,造成了水位的開采越來越深,導致了用水困難的情況。如何理解馬克思對于人類和環境關系的基本含義?由此看來,這其中涵蓋一系列基本含義:首先,是這個人類所居住的環境創造了人類。人和環境的關系實際上就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人類作為主體,與客體之間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層次。主體在認識客體的時候,對于客體的實質和發展規律以思維的形式內化于主體的理解體系當中,這個發展的脈絡實際上就是環境人化和客體主體化的進程,這個進程等同于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主體,在這個進程中人類的主觀世界得以提高與改變。其次,人類也去創造了環境。人類在改變環境的過程當中,由于自身所具備的主觀能動性,將主體的本質對象化,外化于客體當中,這樣就能夠使外部的環境也能夠具有主體的目標意志和本質能力,轉變成一個具有自在自然之中沒有人化影響的自然,變成為一個新的屬于人類的世界,展現出了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目標。最后,人類和環境是相互影響的關系,由于人類的主觀實踐活動改變了環境,但是在這個環境當中,它又能改變人類。所以必須正確的理解人類和自然相處的哲學思想,這也就是為何馬克思在一百七十多年前提出這一觀點的初衷。人和自然的相統一,人和自然、社會的統一關系給我們的思維就是我們人類和自然需要在和諧善待的出發點基礎上才可以做到人類全面的發展,而環境的好壞程度多少也決定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所以馬克思主義的生態觀點所引出的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中國化思想就特別的重要。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出發來看,它本質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的情況有機結合,更加具體的來講,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解答中國的革命、建設與改革過程當中的實際難題?,F實當中,如何處理和人民生產生活與之相關的生態環境難題就成了目前亟待解決,獲得一個美好的生態環境是每個中國人心目當中的美好夙愿,所以更加需要將生態觀思想與當前實際相結合。如果不去結合實際,中國化思想就變得教條,當然也無法解決一系列問題。

二、中國化生態觀的提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盵2]而當去理解生態環境的問題其實本質上就是這個國家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當中的方式問題。所以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去解決當前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需要讓綠色持續發展的理念融進全社會的各方面發展之中,推動綠色發展形式和生活節奏。自從1978年我們國家實施改革開放,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念,由于一些地域未能將綠色發展理念很好貫徹,導致出現為求發展破壞資源環境的違法行為,砍伐資源、污染排放造成大量水土污染的情況屢次出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3]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英國出現過嚴重空氣污染事件,就是由于當時英國在進行工業大發展時,未能將環保重視。但是值得反思的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一旦將環境破壞了,制造出一些沒有意義的產業,再去修復的話,則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和財力。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敏銳的洞察力、遠見的戰略定力,充分發展繼承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關于人和自然關系的思想精華和理論品格,深度把握新時代人和自然的矛盾特征,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4]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內涵非常豐富,全面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一系列關乎國家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告誡大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思想。這些都是我們國家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鮮明體現,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十九大提出的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讓我們更加理解新時代生態思想的重要意義。

環境美好關乎著國人的必要生存條件,實現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就是需要我們巨大的付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每個人的付出和努力,所以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同時,始終牢記科學綠色的生態文明理念將會讓我們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的同時,帶給我們無限美好的未來。

三、民眾視角下的生態發展

1、正確的生態文明理念

思想先于行動,所以干什么事情都是思想在支配著。只有將正確的思想觀念注入到實際中,才能夠實現目標。所以,在民眾的視角下,為了生態的發展必須要有正確的生態理念,不能像過去一樣奉行人要“戰勝自然,征服自然”,“人類的一切大于自然”的錯誤觀念。生態發展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僅要為自己考慮也要為自己的后代創造文明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離我們并不遙遠,而是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正確的生態理念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要為了生態的發展樹立正確的理念,并以正確的理念指引我們的發展。

2、理性的消費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能夠享受的物質財富也越來越多,正是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的改善促使人們的消費能力也提高了。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方式變得不合理。在過去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對生態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危機,現在我們不能像資本主義那樣引發生態危機,所以理性消費至關重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不僅僅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每個人民的事,要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浪費和消耗,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也要做到多次利用和合理安排。為了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提高生產效率也是重中之重;消費觀念的轉變主要是綠色消費、理性消費、合理消費也是對生態發展有利,倡導人們培養勤儉節約的消費觀,更大限度的來推動人們對消費方式的改變。

3、健全的體制機制

對于生態文明的發展也需要有完善的體制機制作為保障,具體的進行一系列的建設事宜,完善的監督機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動力。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評價機制,對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導向和約束。GDP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標準,不具有唯一性,資源消耗程度、生態效益等標準也在不斷的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并且逐步成為評價體系之中的一個要素,進而促進生態的發展。對于破環生態環境的問題要有與之相對應的法規,并且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完善的機制體制對生態的的保障作用非常重要,要不斷健全和完善有關制度和規章,推進生態文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7.

[2]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04:233

[3]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04:234

[4]中共生態環境部黨組.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堅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J].求是雜志,2018.12

猜你喜歡
生態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
道教土地倫理思想探析
關于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導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考
試論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生態思想研究
論新媒體視野下高校德育中的理論“漂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