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初探

2019-07-24 10:33歐陽鳳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新課程小學數學

歐陽鳳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加強學生邏輯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當立足于基本學情,重點做好教學創新工作,使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能夠取得積極效果,進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發展,促進學生學習水平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傳統的“你說我聽”式教學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得仍是比較廣泛,教師忽略學生需求,統一授課、刻板教學,這使得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淡薄。數學與其他科目相比較而言本就相對枯燥,數字與幾何的交縱常常令學生頭疼不已,這也是當前數學教學面臨的一大問題。數學難以理解加上教師教學枯燥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懼怕數學的學習,這是不利于其長久發展的。教師不能夠抓住學生學習心理特征,也無法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迫切需要將這些問題解決。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新時代素質教育要求在教育學生時必須將學生看作是獨立的人、發展的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意識到學生是獨立發展的個體,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學習特征。教師不應該將學生看做一整個大體,而要依照不同學生的學習特征通過課堂小組合作就縮小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提高小學生互幫互助精神。

(二)突破傳統教育模式,具有時代意義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傳統“你說我聽”式教學已經不符合時代意義,如果一堂課全程是由教師主導完成,學生只負責摘錄筆記與接受信息,那么學生的思維會越來越硬化,從而逐步喪失思考能力。當今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速度之快大家有目共睹,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并不缺少生搬硬套的“機器人”,真正缺少的是那些有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的人才。而分層次教學是培養新型人才最適合的教學方式。這有利于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因材施教的理念?!耙虿氖┙獭笔侵袊鴰浊陙淼慕逃虒W文化,實施因材施教能發揮學生們的長處,補足學生們的短處,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三)拉近師生距離,提起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化教學可以讓數學課堂變得充滿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小學數學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歡快,學生們也變得樂于與教師溝通。當學生感覺到數學的學習不再枯燥時,他們便能漸漸發現數學中蘊藏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他們才會愿意自主去學習,自愿去探索。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而教師還在不斷逼迫其接受新的知識,這就會降低教學效果,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厭學心理。

三、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科學預設教學流程,進行有效性教學

1.準備充分教具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有所欠缺,因此我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提前準備好相關教具方便學生理解一些數學概念。長方形是小學生們比較熟悉的圖形,因此我將提前準備好的圓柱紙模與長方形紙模剪開,讓學生們發現圓柱與長方形之間存在的關系。圓柱的高實則為長方形的高,而圓柱的底面積,正是長方形的底面周長。再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演出圓柱的表面積公式讓學生更好理解公式的含義。除了準備模具外,我還提前做好了PPT或者Flash動畫,在教學中適當插入課件進行講解,相對板書陳述更容易讓學生領悟。小學教室教學設備已經比較完善,作為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具進行教學,在備課時全方面思考出最適合學生理解的教學方式。

2.補充趣味課外知識

小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它們更愿意在游戲中學習。寓教于樂也是有效性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我在備課時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在課堂中隨時補充一些與所教內容相關的趣味知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一年級二冊教學百以內的加減法時,我在教學時插入補充了一道經典的趣味數學題——“21+22+23+24+25+26+27+28+29=?”。這道題既沒有超過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范圍,又具有啟發意義,值得學生們思考。通過課堂創新提高有效性教學,提出趣味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解答,以此幫助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樂趣所在。

(二)依托分組教學,進行有效性教學

1.小組教學,組織學生互幫互助

由于教師的時間與精力有限,難以在一定的時間內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進行一對一教學,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們以小組形式互幫互助學習。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一般在極短時間內就能理解教師所教授的內容,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還需要一定時間研磨體會。在分組時我將學習能力有差異的學生交錯搭配,考慮學生的性格的特點,將內向與外向的同學安排在一組,讓外向的同學激勵內向的同學敢于提問,從而讓每個學生的問題得到恰當的解決。

2.自主探索,鼓勵學生上臺演練

教師驅趕式的教學,不僅會讓教師覺得教學索然無味,還會讓學生在學習時疲憊不堪。教師只是引路者而不是驅逐者,蜿蜒漫長的學習之路需要學生們自主探索。在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再過分依賴教師。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具備充足的精力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3.實驗教學,從實驗中獲得真知

數學本就來源于生活,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針對數學這一特點展開實驗教學,從實驗中推導出數學公式,明晰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上僅僅依靠口頭講述是難以讓學生明確抽象的數學概念的,有時過于復雜的概念甚至還會讓學生的頭腦混亂不已。因此采用實驗教學法勢在必行。

比如我在進行圓柱與圓錐的體積關系教學時,帶領學生門一起開展實驗。教材上指出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等于圓錐體積的三倍。因此我提前準備好教學模具,通過指導學生用兩個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模具進行實驗——首先在圓錐中裝滿液體,再將圓錐中的液體倒入圓柱中,同樣倒入三次后觀察圓柱中的液體情況。這時學生們會發現液體剛好注滿整個圓柱。

(三)通過實踐性作業提高課后有效性教學

傳統的書面作業能夠讓學生在下課后繼續查漏補缺,通過做作業的形式發現自己的不足。除了書面作業外,實踐性作業對于小學生而言仍然不可或缺。教師可以在下課后讓學生們去親身實踐,感受數學的魅力。比如在二年級一冊教授學生認識幾何圖形時,我通過布置課后作業——找出家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進行課后有效性教學。讓學生自主動手測量家中幾何體長度并計算面積。學生課后完成實踐作業是檢驗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最好方式,活學活用才算學有所得。

四、結論

總之,在進行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需深入合理把握教材,聯系生活,以學生實際為立足點,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堂情境,啟發與誘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獲得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掌握學習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主動地、富有活力地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教師要經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門繼華.怎樣在教學中構建小學高效課堂[J].甘肅教育,2018(20).

[2]侯艷玲.芻議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9).

[3]陳海峰.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8(10).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新課程小學數學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