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英語多模態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

2019-07-24 10:33沈晚笑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多模態優化教學高職英語

沈晚笑

【摘 要】多模態英語教學模式能夠給學生以多感官體驗,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為充分發揮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最佳效果,高職英語教學實踐應遵循多模態選擇原則,避免模態間相互抑制;營造多模態適用環境,發揮多模態教學效果;優化多模態教學活動,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善教學考核制度,順利推進多模態教學。

【關鍵詞】多模態;課堂教學;高職英語;優化教學

一、研究背景

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在《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用)》中被著重指出,“教、學、做”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日益成為教學的中心,學生的聽說能力成為高職英語教學需要重點培養和訓練的一種能力。由于計算機和網絡在高職院校的應用日益廣泛、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尋找和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培養。這一環境為多模態教學應用到高職英語教學中提供了契機。

何謂多模態教學?這是一種構建動態交替的、多樣化的感官刺激,來創造對學生形成感官刺激,達到創設逼真情景,以提交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教學理論。在學生對語言理解和掌握時,該理論主張運用聽說法、交際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將教學環境和教學目標相結合,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其他諸如情景教學法、聽說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也可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情境環境的真實性通過多媒體手段而得以實現,學習者在多模態課堂,受到了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視覺刺激、聽覺刺激、觸覺刺激使得學生身臨其境,必將提高其學習積極性,進而對語言的應用變得看得見、摸得著,不知不覺中對詞匯的運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策略等方面影響著高職學生,,高職教學質量的難點是學生群體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在錯綜復雜的外語教學中,不能做到過程的環環相扣,不能使用一刀切的方式使得所有的教學對象滿意,調動學習積極性是面臨的教學困境。當前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存在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

第一,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教師為單一主導者。在課堂上仍然還是只能聽到教師一個人的聲音,沒有學生的回答,所有的知識以灌輸的方式教學。使用語言“輸入”知識被教師注重,但忽視了應用的“產出”;忽視情感投入、忽視教學趣味性、忽視學生應該怎樣學;僅僅注重教學環節準備、知識傳授,如何教學生未被深入思考。老師是講課課堂的絕對權威順理成章成為現狀。在師生缺少互動,學生僅僅是盲目地筆記的情況下,學生的主動參與可想而知是非常低的?!皢“陀⒄Z”現象極為嚴重,筆試成績的學生,其口語表達卻結結巴巴,不能適應高職英語所強調的實用性,不能均衡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應試型人才顯然不是我們期望取得的教學效果,單一教學模式負有重要的責任。當教學內容不能及時創新時,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興趣堪憂,逐漸降低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不能有效應用教學的設備。盡管多媒體教學已越來越多地引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但是在數字技術普及的今天,仍然有許多老師僅在PPT課件播放時,才使用多媒體設備。課件設計被忽視,有些教師或者僅僅在課件中插入“不知所謂”的媒體信息,有的則因為過于追求炫酷效果,反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第三,形成性評價沒有納入到教學評價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沒有科學構建。教學效果需要評價來完善,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也需要評價來發展。評價應當成為教學的組成部分,且是保障高職英語課程順利開展和持續質量提高的手段日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評價應作為質量控制指標予以應用。傳統的評價是老師只以測驗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一考定終身”的考評體系偏離了素質教育和能力為本的宗旨,也挫傷了英語水平薄弱的學生,加大了兩級分化。

三、高職英語多模態課堂教學的應用

真實的語境平臺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而在高職英語課堂中得以實現?!罢Z言是在一定的環境中學習和運用的”。因此,對于學生語言學習而言,在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下是至關重要的。人們通過各種感官與外界進行交互,這種互動方式稱之為模態:單模態、雙模態和多模態分別對應使用單個感官、兩個感官還是三個及以上感官進行互動。在1984年,在電氣工程領域 “多模態”的概念被提出,這在國內為首次出現。在其后的發展過程中,多模態概念逐漸被航空航天領域采用,并進入了醫學等多個領域。New London Group 教授在1996年開始,將多模態引入教學領域,提出了多模態化教學概念。在中國,2003 年李戰子教授首先將這一概念引入英文教學中。綜合應用語言系統和符號資源是多模態教學的特色,所謂符號資源是指音像、聲言、圖像等,而空間構造和顏色等也可作為符號系統予以應用。

“市場和就業”引導著高職教育,要求學生掌握較高的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但目前高職英語通常硬件教學條件不足、教學模式單一,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這就對多模態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了需求。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核心,要求各種模態形式的使用為之服務;多模態應當能強化教學內容、促進教學內容快速、高效的轉化為學生的語言能力。多模態課堂教學應構建多模態的學習環境和多模態的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前要收集各種多模態素材,采用針對性強的圖像、音頻、文本、視頻或PPT等;在課后,同樣可采用多媒態的方式來鞏固學習知識,采用模仿、復述和角色扮演等。多模態的教學任務和課程設置也會取得良好效果。

學生會通過教師的多模態教學,感受到溫暖、開朗、充滿自信,有助于培養學生閱讀技能、多文化意識和發散思維能力。不斷地轉換和模擬,代入感使得學生感知并進而理解知識,通過自身內在的再編碼和對圖樣、聲音的解讀,使得知識存儲,轉化為能力。學生獲取知識能力通過教師的多種模態教學而被顯著提高。

關于多模態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重點在于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創造多模態環境。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調整各模態,避免出現模態間的相互沖突,或者相互抵消的情況,以取得多模態教學的有效性。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已經越來越注重使用多模態教學,多媒體被廣泛應用于各科教學中。目前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多模態教學模式及其作用,發現針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教師在各個環節中對數字化的理解和應用的問題。

不少學者認為,“互動導學”的關鍵所在是將數字化與多模態有機結合。它可以更加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真實的環境進行英語交際,建立共同合作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在高職英語聽力教學時,由于種種原因,教學效果難以擺脫費時低效的結果,應充分發揮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最佳效果。

多模態選擇也并非越多越好,要避免互相沖突、抑制的情況,或者以次充主,顛倒了知識和技能之間的關系,營造的是合適的多模態環境。如何平衡和尋找合適的模態,最優化刺激學習者的感官值得探討。針對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特點,迫切需要通過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討,構建立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完善課后評價方式,為高職院校提高學生素質教學提供有益參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Mayer, Richard E. Multimedia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a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張玉田.學校教育評論[M].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35-68.

[4]崔衛紅.通過形成性評價培養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行動研究.[J] 中北大學, 2011.

[5]李戰子.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J].外語學刊,2007(1):1-10.

猜你喜歡
多模態優化教學高職英語
多模態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課堂的構建
新媒體環境下多模態商務英語課堂教師角色定位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